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时期的外交建树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乾隆曰:“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帛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

——梁廷楠《粤海关志》

材料二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走向世界舞台,取得一些重要成果。中国政府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由于美国等对中国实行遏制和孤立政策,中国与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断绝外交关系二十多年。 20世纪70年代,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中国外交从中美关系正常化开始,有了重大突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日建交、中美关系正常化,国际上掀起广泛同中国建交的热潮,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摘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①》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适应新的形势、对外交政策和国际战略作出重大调整,积极参加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取得辉煌成就,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人类共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摘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推行的外交政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美关系发展经历的几个阶段。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举两例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交取得了辉煌成就。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国家安全观以防御为本。中国古代总体上认为在保障国家安全方面,防胜于攻,文胜于武。孔子就曾说“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强调用文德的手段……贞观之初有上书者劝告唐太宗“宜震耀威武,征讨四夷”。唐太宗则说:“唯魏征劝朕偃武修文,中国既安,四夷自服”,因而他认为魏征的修文以治国,安“中国”以服四夷的办法是上策。

——摘编自黄纯艳《朝贡体系与宋朝国家安全》

材料二   欲制外夷者,必先悉夷情始。

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

外夷惟利是图,惟威是畏,必使有可畏怀,而后俯首从命。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以商道为运道,以商舟为运舟,财用不足国非贫,人才不竞之谓贫。

——摘编自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三   邓小平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科学论断。在此基础上,邓小平提出要把国家最高原则和国家安全的首要地位视为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旗帜鲜明地提出要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强调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的同时,不损害别国的利益和安全,要通过和平方式寻求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发展国家关系不以意识形态定亲疏,从而把维护中国安全与维护世界和平有机结合起来;发展是国家利益的核心,只有在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条件下,国家安全才有可靠的保障。

——摘编自车跃丽《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国家安全观的基本特点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的国家安全观主要内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邓小平的国家安全观。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在成立初期所遇到的国际环境,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国家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和善意,一方面是美国为首的反对势力的敌视和侵略……新中国……作为一个新型的国家,要为抛弃旧中国的外交传统,建立新中国独立、自主、平等的对外关系而努力。

——《中国外交史》

材料二   中国将积极同美国发展新型大国关系,同俄罗斯发展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同欧洲发展和平、增长、改革、文明伙伴关系,同金砖国家发展团结合作的伙伴关系。

——习近平在联合国总部的演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为“抛弃旧中国的外交传统”制定了怎样的外交方针?具体概括为哪三个外交政策?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时期中国外交建树的主要表现。
(3)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主要原因。
2022-03-13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中国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步前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四运动之后,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社会危机空前严重的背景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中华人民共国宪法)(1954年)

材料三   今年的中美关系经历建交40多年来最严峻局面。……中美关系呈现的复杂性已经超越了双边范畴,成为多边与单边、进步与倒退、公道与强权之间的较量与抉择。中国捍卫的不仅是自身的合法权益,更是各国的共同和长远利益;中方维护的不仅是规范中美交往的政治基础,更是各方都应遵守的国际关系准则;中方追求的不仅是本国的正当主张,更是为了伸张国际公平正义。

——202012月王毅《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下的中国外交:为国家担当对世界尽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会议名称,概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此外,构成具有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还有哪些主要制度?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外交的目标。你认为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阔步前进”的征程中,我国应该怎样做?
2022-01-24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洋外交初期亦有其力争主权和反对列强干涉内政的篇章,不可全盘否定。北洋初期外交不是简单的排外与制夷思想,而是积极地妥协思想和对外依赖思想的结合。北洋政府初期外交多集中于满蒙藏地区中外利益冲突上……一战后,中国作为战胜国力图抓住时机争取独立、自由和平等、自主的国际地位。从巴黎和会到华盛顿会议,北洋外交尽管没有获得完全成功,但争回了部分主权。“九国公约”的成立、“蓝辛一石井协定”的取消及英日同盟被拆散,均有利于中国。这些斗争的成果可以充分表明北洋外交思想及实践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北洋政府在民意推动下,主动争取失去的国家权利,也说明依赖主义的外交思想已开始向国际平等主义外交思想转变。

——魏延秋《北洋军阀政府前期的“维持外交”》

材料二   中国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需要超越事务层面来思考和构建未来的国际社会。为世界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不仅需要中国拿出更多的物资贡献,还需要提出有价值的思想和学说,要发挥大国的“引领和塑造”作用,则要求中国的外交不但是“中国本位”,还要是“世界本位”。只有如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与和谐世界的理念形成真正有意义的价值关联

——崔立如《国际格局转变与中国外交转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洋军阀时期外交的主要特点,说明当时政府能够取得一定外交成就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外交政策,谈谈你对我国当前外交成果的认识。
6 . 国家的对外事务既是一国政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内政的延续,也是其综合国力的体现。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中国在成立初期所遇到的国际环境,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国家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和善意,一方面是美国为首的反对势力的敌视和侵略……新中国……作为一个新型的国家,要为抛弃旧中园的外交传统,建立新中国独立、自主、平等的对外关系而努力。

——《中国外交史》

材料二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为“抛弃旧中国的外交传统”制定了怎样的外交方针?具体概括为哪三个政策?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四幅图片分别反映的新中国外交成就及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成就。
2021-04-06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吴忠市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外交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加强对外交往有利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与毛泽东、周恩来等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一起,共同打破了中美两国关系的“坚冰”,成为20世纪影响国际关系格局的最深远事件之一。

——周正平、刘东凯《冀朝铸:见证中美关系史上关键时刻》

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中国领导人开始接受国际贸易中“国际分工”的理念,认识到在国际市场上开发自身“比较优势”的重要性。东亚“四小龙”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为中国提供了效仿的榜样。中国几乎同时与所有的国家改善关系,加强了与世界市场的交往和联系。

——摘编自郝雨凡《中国对外经济政策50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与建国初期相比,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美国方面分析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80年代以来“中国几乎同时与所有的国家改善关系”的原因。
8 . 二战后,世界局势发生了深刻变化,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6年2月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向美国国务院发回一份长达8000字的电报凯南认为,苏联是“深厚强大的俄罗斯民族主义潮流孕育出来的”。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是水火不相客的,美苏之间无法建立“合作”关系,必须把苏联看作是政治的对手。而不是伙伴

——长建华《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

2013年9月

习近平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

2013年10月

习近平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014年10月

中国,印度、新加坡等21国决定成立“亚投行”

2014年11月

兴业证券研究报告认为“中国版马歇尔计划”启动

——整理自“百度百科”:“中国版马歇尔计划

材料三   前联合国秘书长加利说:“日前的多极化趋势将成为未来世界新秩序的墓础,多极化为各国提供了机会,使它们能够在国际社会表达自己的意愿,希望及雄心。只有通过国家间持线的时语,流观点,才有可能促进国际美系民主化。而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则是世界和平的基

——岳麓版《政治文明历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凯南对美苏关系的认识是基于什么原因。
(2)某些国际熨论对“一带一路”倡议存有疑虑,称其为“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结合材料二,从实质上谈谈你对“中国版马歇尔计划”观点的认识,结合所学举2例说明21世纪之交中国政府在外交领域为世界和平发展所作的贡献。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世纪70年代末之后,中国大规模的对非援助逐渐停缓,不再过多强调“无产主义国际精神”和“同志加兄弟的友谊”,而是突出“互利”的原则,因此在之前占主体的无偿援助比列逐渐下降,贴息贷款和政策性补贴援助的比列不断上升。与此同时,中国从本国和非洲国家实际情况出发,在原有成套项目基础上增加了技术合作、减免债务、人道主义援助等方式。

——摘编自蔡欣然《中国对非援助模式研究》等

材料二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中国对非援助政策发生了新的变化。在中非双方共同倡议下,2000年10月10-12日,中非合作论坛第一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召开,标志着中非合作论坛正式成立。新世纪中非合作论坛成为中国提倡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的先行者,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积极、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引领国际对非合作、提升南南合作的一面旗帜。

——摘编自张忠祥《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挑战与应对》等


(1)根据材料一,概况中国援助非洲在20世纪70年末之后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非合作论坛成立的历史背景。

2019-09-18更新 | 59次组卷 | 2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10 . 中国近代的外交是屈辱的。但是,随着抗战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的国际地位逐步提高,外交也逐步走向自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抗战支援了苏联和美国的“先欧后亚”战略,使他们有可能集中力量在欧洲战场先战胜希特勒。在最后打败日本法西斯的战争中,中国人民更是起了不容抹杀的巨大作用。在这种情况下,盟国在最后战胜法西斯及对战后世界秩序的安排等重大国际事务上,没有中国的参加,是难以真正解决的。

——齐世荣、吴于廑《世界史现代史下编》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三   1955年4月24日,亚非会议举行最后一次全体会议,在《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言》中提出了10项原则,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引申和发展。亚非会议是世界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里程碑。在万隆精神的鼓舞下,亚非国家汇成一股新型的政治潮流,为20世纪60年代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奠定基础。

——张建华《世界现代史》

材料四   20世纪70年代中国以加入政治性国际组织为重点,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逐步加入联合国专门组织和附属组织,并与国际奥委会、欧共体等建立合作关系。20世纪80年代,中国参加国际经贸和科技组织的活动剧增,先后加入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亚洲开发银行等组织。中国还开始参加联合国裁军谈判会议,逐步签署了一系列裁军、军控文件和协议。

——据王逸舟《中国外交六十年》、王玲《世界各国参与国际组织的比较研究》等整理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中国取得世界大国地位的原因,并概括中国世界大国地位的体现。
(2)指出材料二反映的新中国的外交方针,并分析其实行的国内背景。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在万隆会议中作出的外交贡献;概括万隆会议对现代国际关系的影响。
(4)依据材料四,概括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参与国际组织活动有哪些新发展?
2019-01-15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长庆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