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日关系正常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 道试题
1 . “过去有一段时间,针对美国威胁,我们和苏联结盟。后来针对苏联威胁,我们搞了‘一条线’战略,就是从日本到欧洲一直到美国这样的‘一条线’。现在我们改变了这个战略,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在“一条线”战略时期,中国
A.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包围、封锁B.实行了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C.改善了与西方国家间的关系D.形成了“求同存异”的新思维
2 . 20世纪70年代中日双方签署了一份文件:“(一)自本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二)日本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该文件签署的根本原因是
A.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B.日本对华友好团体的推动
C.符合中日两国的国家利益D.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3 .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出现重大突破,该时期的外交文件见证了这些突破。下列文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联合国第2758号决议   ②《中美联合公报》
③中美《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④《中日联合声明》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①③④D.②④①③
4 .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文化同源,有过友好交往,也有过战争厮杀。作为21世纪的大国,面向未来,中日关系将往何处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是役后,日人资中国赔款以兴百政,培力既厚。俄、法、德以仗义归辽,责报疏奢,而中国复乖于应付,于是俄据旅顺、大连湾,英据威海卫,德据胶州,法据广州湾,以互为钤制。中国乃不国矣。

——杨奎松《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

此战实际上是分界线,“未战也,千人醉而一人醒”,但是“一战而人皆醒矣,一战而人皆明矣”。

——选编于《(1898)新政始基》


(1)材料一中的“役”与“战”是近代中国的哪一场战争。依据材料一分析这场战争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   1940年以后,日本的实物、日用品、衣物等生活必需品被迫实行配给制。1941年,成人每人每天的粮食定量为330克。到1943年,这个定量也难以维持,不得不以杂粮掺食,蔬菜、鱼、肉十分匮乏。1945年7月,日本每人供应粮食定量仅有280克,其中尚有17.8%的杂谷、薯类等代用品。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军民伤亡人数在3500万以上,直接损失达1000多亿美元,间接损失达5000多亿美元。

——摘编自人民版《历史》教材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国的抗日战争在二战中的地位。面对战争带来的后果,中国民众认为日本是加害者,而在日本民众看来。日本也是战争受害者,请就这种不同谈谈你的看法。

材料三   2019年6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日本大阪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四次峰会,并会见了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习近平强调,推动中日关系始终沿着和平、友好、合作的正确轨道持续向前发展。双方要深化经贸、投资、第三方市场、科技创新等广泛领域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中日互利合作开辟了广阔天地,欢迎日方积极参与。双方要拉紧人文纽带,加强两国青少年交流,促进两国民众相知相亲。启动中日高级别人文交流磋商机制。希望日方恪守迄今共识和承诺,妥善处理好历史等敏感问题,共同维护东海和平稳定。

——摘自中国新闻网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日双方结束不正常状态,开启“和平、友好、合作”关系的标志,并简述中日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意义。
2020-01-07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新东方】2019新中心五地068高中历史
5 . 2015年9月19日,日本参议院全体会议通过了被指为“战争法案”的系列安保法案。这严重违背日本和平宪法精神,引起了国际国内社会的广泛关注。回顾20世纪以来的中日关系,发人深思。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安事变可以说是一件不幸中的幸事,既帮助统一了国家,也停止了内战。蒋中正(介石)不再被看作是抗击日军的绊脚石,而是具有新使命的民族英雄,领导祖国统一战线抵抗外来侵略。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1949年苏联在审判日本战俘时,据川岛清少将供认:从1941年起七三一部队每年用于实验的人数是400到600人。据此推算大约有3000人死于七三一部队的活体实验。

——于小军《日本侵华罪行若干史料摘编》

材料三   1972年9月29日,日本外务大臣大平正芳在北京记者会上宣布:“虽然《联合声明》中并未提及,但由于日中关系正常化的结果,日台和约已丧失其存续意义,可认为已终止。这是日本政府的见解。”大平正芳的谈话使在日的台方人员目瞪口呆,有些人竟大声谴责日本政府。当日午后,台湾“外交部”发出对日断交声明。

——《台日“断交”30年—东京最长的一日》

材料四   根据日本观光厅发布的最新数据,2015年1至10月,到日本旅游的中国游客,达到428.37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加大约一倍,成为日本最大旅游客源。2015年7月至9月,人均旅游支出为28万日元(约合14870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期增加19%……而自1979年开始中日经济关系有了突破性进展,到2004年中日贸易额首次超过美日贸易,成为日本最大贸易伙伴。

——陈景彦《喜忧并存——中日建交以来的历史回眸》

材料五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5年10月9日发布的消息,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第12次会议经过4日至6日在阿联酋阿布扎比的评审后,决定为《世界记忆名录》新增47个项目,其中包括中国申报的《南京大屠杀档案》。日本文部省科学副大臣义家弘介19日表示对此事不满。中方则表示,这是作为历史而决定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献汇编》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说蒋介石承担了“领导祖国统一战线抵抗外来侵略”的使命,请以国民政府正面战场抗战的史实举例论证。
(2)据材料二,分析日军侵华战争犯下的罪行。结合所学知识,除此之外,日军还有哪些罪行。
(3)据材料三,指出“台方人员目瞪口呆”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近代台湾两次与大陆分离的原因。
(4)据材料四分析,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影响。
(5)据材料五,指出《南京大屠杀档案》“申遗”的重要意义。综合上述材料,你对20世纪以来中日关系的发展有何重要认识?
2019-12-05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必修)试题
6 . 中美关系的突破为中国打开全新的外交格局创造了重要条件。毛泽东曾说,中美关系正常化“是一把钥匙。这个问题解决了,其他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下列属于他说的“钥匙效应”的是
A.中国重返联合国
B.中苏关系正常化
C.台湾问题得以解决
D.中日两国正式建交
7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对华长期实行军事围攻、政治加压、经济制裁,中美甚至在朝鲜和越南直接或间接战争,对美敌视和仇恨的情绪弥漫中国的各个阶层。日本则长期充当美国敌视中国的急先锋和桥头堡,中日之间的敌视、仇视情绪也曾经达到无以复加的程度。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初,根据新的国际形势和党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毛泽东高屋建瓴地从乒乓外交和斯诺传话开始,逐步实现对美、日外交正常化的战略性转变。这是一个出乎当时国人预料的重大转变,如何统一全党与全国人民的认知,成为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在毛泽东、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对统一全党全国对国际形势和外交政策的看法实行了强有力的“核心领导”,稳妥有序地解决了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较好地统一了全国意志,顺利实现了外交战略的重大转变。当时采用的先上级后下级、先党员后群众等做法取得了良好效果。在重大外交战略问题上统一全党和全国认识,形成代表国家意志的观点和政策,这种做法对于今天认识国际形势、推行重大外交决策,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以上材料摘编自石源华《应对重大外交问题需要统一国家意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日本对华政策的相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指出毛泽东对中美、中日关系做出的战略性转变,并概括毛泽东为此采取的主要措施。
8 . 近年来钓鱼岛事件再次引发了中日之间摩擦与博弈,严重影响两国关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清帝国大皇帝陛下及大日本帝国大皇帝陛下为订立和约,俾两国及其臣民重修和平,共享幸福。

第二款中国将管理下开地方之权并将该地方所有堡垒、军器、工厂及一切属公物件,永远让与日本。第一;下开划界以内之奉天省南边地方。……辽东湾东岸及黄海北岸在奉天所属诸岛屿,亦一并在所让界内。

第二、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

第三、澎湖列岛。即英国格林尼次东经百十九度起、至百二十度止及北纬二十三度起,至二十四度之间诸岛屿。

——摘自某条约

材料二   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此朕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1945年《日本天皇停战诏书》

材料三   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日本方面重申站在充分理解中华人民共扣国政府提出的“复交三原则”的立场上,谋求实现日中邦交正常化这一见解,中国方面对此表示欢迎。……自本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布结束。

——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判断该条约的名称是什么?它是哪一场战争的产物?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驳斥日本对外宣战的理由。
(3)材料三中推动日本深刻反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中日关系改善对国际关系有何重要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实现中日两国关系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9 . 在2006年底于北京召开的中日共同研究历史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中,两国学者对中日两千多年的交往史,对近代发生的不幸历史以及战后半个多世纪中日关系发展的历史进行了共同研究。下列关于不同时期中日关系发展变化的认识正确的有
①古代中日关系历经了由友好交往到敌对战争的转变
②近代中国遭受的日本两次大规模侵华战争都是其推行既定方针的结果
③二战后日本追随美国,中日关系处于冷战对峙时期
④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发展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0 . 20世纪70年代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主要有
①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②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③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中日友好条约》签订。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