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日关系正常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央视主持人水均益说:“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讲,日本是我们最近的邻邦。一衣带水这个词几乎成了我们形容日本时必不可少的词汇。然而,在地球上现有的国家中,日本却是离我们最远的一个国家。”中日之间存在着“情感距离”,始终不易被拉近。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日两国在19世纪中叶面临怎样的共同困境?为了摆脱困境,19世纪60年代,两国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分别发起了什么运动?

(2)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起的哪一事件挑起了全面侵略中国的战争?战争期间日军制造了哪一起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侵略战争也使日本人民备尝战争的苦果,如图反映了1945年8月广岛的景象,它是哪次空前军事行动的结果?

(3)今年是中日正式建交多少周年?中日正式建交的标志是什么?

(4)中国和日本是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大国,中日合作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举出两个中日两国都加入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国际或区域组织的名称。

(5)综上所述,你认为怎样才能实现中日关系的友好发展?

2018-01-07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五单元单元检测题

2 . 联系现实,你认为困扰中美、中日关系发展的主要问题各是什么?

2017-12-21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黄陵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普通班)上学期第三学月考试历史试题
3 . 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影响着两国的全局利益,也关系着世界的和平、安全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60年11月4日,尼克松对《纽约每日新闻》发表谈话时说:“我愿非常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接纳共产党中国进入联合国。依照联合国宪章,一个国家必须爱好和平才具有进入联合国的资格。十分明显,中国不是。美国不应该尊敬一个海盗。”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解放台湾是中国的内政,别国无权干涉;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必须从台湾撤走……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和对外政策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双方同意,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根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引自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


材料三:日本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中国政府宣布,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中国政府和日本政府同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两国间持久的和平友好关系,并进行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为目的的谈判。                    

──引自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美国阻挠中国重返联合国的理由为什么不成立?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美国对华政策有何变化?指出其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三分析,中国政府对美国、日本与中国发展友好关系提出的相同条件是什么?
2016-11-18更新 | 5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届河北省定州二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4 . 中日两国政府为了克服不时干扰双边关系的历史问题,2006年起开展共同研究计划,各自派出10名历史学家,一起研究两千年来的中日关系。2010年1月30日,中日共同历史研究中方委员会在北京公布了《中日共同历史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中日学者对历史问题的认识有所接近。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学者井上清在《日本历史》中写道:“公元702年到777年,(日本)曾派使节到唐朝达6次之多。使节的船队大体为四艘。每次都有大批留学生随行,大使以下留学生和水手多达四五百人。”中国史学家周一良在《中日文化关系史论集》中说:“奈良的贵族……举凡学术、技术、文艺、音乐以及佛教和佛教庙宇的建筑、雕刻、绘画、以及有关服饰、器皿、生活方式都在学唐朝。他们的头脑一刻也不忘记“在唐国”。只要是唐朝的东西,无论什么都要尽快地引进来——这是企图让人们看到,日本也是不亚于唐朝的国家。”

材料二:下图为出版于某年12月6日的日本报纸《时事新报》。最醒目的是图画新闻“战争后旅顺的惨状”,该报记者以近三分之一版面描绘了日军侵占辽东、血洗旅顺、屠杀中国军民的场景,其暴行赫然纸上,让人怵目惊心。


材料三:西方学者写的《菊花与刀》,它认为日本文化“知耻而不知有罪感”,形成了日本的耻感文化。只有羞耻之别,没有善恶之分;不懂安心,只知心安,侵略无罪。耻感文化核心依然是天皇。近代历史上所有的侵略都是天皇号召、国民效忠参与下完成的,天皇不谢罪,个人绝不认罪;若天皇投降,全体臣服。

材料四:在二战结束50周年的时刻,我们愿向全世界所有在战争中的受难者,表示哀悼。我们回顾世界现代史上殖民统治和侵略的种种行为,我们承认过去进行这类行为和给其他国家公民特别是亚洲人民所造成的痛苦的事实,深表遗憾。我们作为国会议员,必须放弃我们对这场战争的不同观点,吸取教训,协助建设一个和平的国际社会。

——日本众议员1995年6月9日《终战决议》

材料五: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日本方面重申站在充分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提出的“复交三原则”的立场上,谋求实现日中邦交正常化这一见解。中国方面对此表示欢迎……自本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

——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日本多次向中国派遣大规模使节船队的目的是什么?推动中日交往频繁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2.材料二中日本报纸《时事新报》报道的是中日的什么战争?根据材料三,说明为何日本军队在战争中对平民如此残忍地大开杀戒?
3.日本报纸《时事新报》的战地新闻报道的发现有何意义?
4.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日本众议院1995年6月9日的《终战决议》为什么是错误的?
5.中日联合声明的签署有何重大意义?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清末诗人丘逢甲在《春愁》诗中写道:“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 去年今日割台湾。”
材料二   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现在这个万恶的敌人,已被中、苏、美、英的联合力量所打倒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材料三     1972年9月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访问中国,并在北京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两国结束不正常状态;中国放弃对日本的战争赔款要求;中国政府重申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政府表示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宣布即日起建立外交关系。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丘逢甲的诗写于哪一年? “割台湾”出自哪一不平等条约?联系史实指出台湾的割让带来了怎样的后果?
(2)材料二中“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有何历史意义?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田中角荣首相访华时,国际局势发生了什么变化?中日建交对两国及国际关系产生了什么影响?
2016-11-18更新 | 19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河南省郸城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