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3 道试题
1 . 下图是创作于1949年的一组漫画《两国民众逐渐疏离》。漫画中的两国是

第一张图:1945年,“兄弟!”
第二张图:1955年,“我亲爱的表兄弟!”
第三张图:1965年,“啊哈,是的,我们在外国有个很远的亲戚”
A.美国和苏联B.英国和法国C.中国和日本D.东德和西德
2021-06-29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图,对此定义正确的是

正在修筑中的柏林墙
A.冷战局面下的国际关系B.世界多极力量的成长
C.两极对峙格局的瓦解D.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3 . 国外这样评价某一历史事件:20世纪下半叶最有可能成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的事件,危机让人们窥视到一个没有人希望看到的未来图景,即一个充满冲突的未来世界,克制和理性不能约束冲突,冲突导致人类的毁灭。学者们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第二次柏林危机B.古巴导弹危机
C.苏联入侵阿富汗D.美国9·11事件
4 . 冷战结束近30年,人们可以用比较长的历史镜头冷静地回看冷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浮现出的这种两个超级大国并存的国际体系中,其中一个会很容易把另一个确认为唯一的危险敌国。在这种局面下外交上的平衡很难维系,因为一个超级大国会视另一个超级大国的任何行动为可能的侵略和挑衅;而在不了解对方力量的情况下,其中一方会夸大对方的力量和危险性。1945年以后美苏之间的关系就处于这种令人不快的境地。更有甚者,自1917年布尔什维克革命以来,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共产主义之间就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敌对。这种…冲突最终被冠以“冷战”之名,这是因为尽管敌意和对抗尖锐激烈,但却从未导致两个超级大国之间发生公开和直接的军事冲突。

——(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冷战的典型特征。结合所学,列举20世纪60年代美苏冷战的两个突出事例。

材料二   基辛格认识到美国的实力是有限的……新的力量正在逐渐破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从严格意义上的军事实力来看,两个超级大国仍远居前列,但从另一些方面来看,世界已经变得更多极化:从经济上来说,现在至少有5个主要集团;在政治上,已经出现了更多的势力中心……他是欢迎这种变化的。在大国的协作中,相互保持平衡,谁也不统治谁,将出现一个比两极世界“更安全、更美好的世界”。

——摘编自(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新的力量”有哪些?这种变化对国际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 . 如图漫画反映的场景发生于20世纪的
A.40年代B.50年代C.60年代D.70年代
7 . 1969年,美国《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新闻周刊》等报刊的记者、编辑参加反战游行示威;1970年,美国多所大专院校的师生罢课罢教参加反战运动,10多万学生涌入华盛顿进行抗议。与上述现象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朝鲜战争B.越南战争C.古巴导弹危机D.柏林危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发生在远离苏联本土的西半球。11月20日,肯尼迪宣布赫鲁晓夫答应在30天内从古巴撤走全部伊尔-28型轰炸机,同时宣布取消对古巴的海上封锁。这场危机前后历时13天,在短期内迅速解决这表明(     
A.两大阵营对峙从此扩展到美洲B.苏联挑战美国但其实力不足
C.美苏双方结束了全面军事对抗D.二战后国际体系正走向崩溃
9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末,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令人瞩目。请你观察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1(肯尼迪和赫鲁晓夫)                            图2(两伊问题美国在运球)
(1)图1反映的历史信息是什么?造成这种局面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2)有人认为在图1反映的局势下,“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请你结合所学知识给以说明。
(3)图2反映的历史信息是什么?根据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世界多极化趋势表现的认识。
2021-03-15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甘旗卡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彭德怀曾说:“(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这说明抗美援朝战争
A.使冷战扩展到亚洲B.使中美关系彻底破裂
C.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D.造就了国内的稳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