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的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美国和苏联都很愚蠢地卷入到一场死亡舞蹈之中,尽管各自都清楚手中的核武器永无使用的可能,但还是以此恐吓对方。这是史无前例的,这是一段虽无核战,却胜似核战的历史。这段历史发生于
A.1917~1921B.1922~1944
C.1945~1991D.1992~2017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英国约翰.W.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指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
A.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B.冷战期间各国避免了直接武装冲突
C.美苏冷战维护了世界的和平
D.美苏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2020-04-02更新 | 306次组卷 | 68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云南省个旧市2018届高三复习第二次统一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20世纪60年代,美苏双方商定在对方首都举办展览。苏联人举办了关于其宇航技术的展览,美国人看了很害怕;而美国人举办了美国家庭厨房展,苏联人大为震惊:原来生活可以这样!他们觉得美国人很幸福。这反映出
A.美苏冷战的新形式B.美苏关系趋于缓和
C.苏联科技上占优势D.美国军事上占优势
2020-04-01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民族中学2020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六)文综历史试题
4 . 20世纪80年代,美国和苏联先后拍摄了一部题为《入侵阿富汗》的电影,美版结局是“阿富汗勇士虏获苏联士兵”;苏版结局是“苏军歼灭美国军官指挥的阿富汗游击队”。导致同一主题不同结局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对立B.电影导演历史知识的差别
C.美苏两国民众文化需求不同D.美苏国际关系的亲疏远近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1972年,美苏就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达成协议,规定今后不再建造陆基洲际导弹发射器,导弹拥有数量限制为美国1710枚,苏联2358枚。这一协议
A.表明美苏努力维护世界和平
B.使美苏两极格局受到了冲击
C.说明苏联综合国力超越美国
D.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国际局势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有学者说,冷战是“漫长的和平”时代,美苏关系以其最低限度的共同利益和准则维护着“隐蔽的俄美非战公约”。此观点意在说明
A.冷战使美苏实现了军事平衡
B.美苏借冷战实现了和平相处
C.美苏冷战是共同称霸的烟雾
D.美苏两国极力避免战争冲突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有人认为,尽管“冷战”期间,美苏进行着激烈的意识形态的对抗,但是“冷战”也包含着强大的稳定因素。整个“冷战”时期,也就是20世纪最长的一段和平时期。此说法的依据是
A.美苏进行的冷战只是表面形象
B.美苏的合作大于分歧
C.“冷战”期间没有爆发过战争
D.美苏势均力敌相互制约
8 . 冷战时期,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提出:我们非共产主义世界的人……必须保证非发达国家,在民主世界的范围内,通过我们的大力援助,顺利进入经济成长时期,并且不受共产主义讨好和利诱。罗斯托的言论
A.意在确保发展中国家的独立性
B.反映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劣势
C.满足了新兴国家的愿望与要求
D.与马歇尔计划的本质非常相似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指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
A.马歇尔计划推动欧洲重建
B.冷战时各国无武装冲突
C.美苏两国在利益上避免冲突
D.新的世界大战得以避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2010年4月10日,载有波兰总统卡钦斯基的客机,在俄罗斯摩棱斯克附近坠毁。客机上包括波兰总统夫妇以及众多波兰高官政要在内的96人无一生还。客机坠毁事件发生后,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高度关注。关于波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北约组织的创始会员国之一B.二战后初期为苏联马首是瞻
C.二战后被美苏等国分区占领D.二战后其总统首先发出冷战信号
2016-11-18更新 | 3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2011学年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