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的含义和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1 . 宗教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人类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近代史上,宗教为促进世界整体化起过哪些作用?
(2)16世纪初,欧洲天主教会内部发生了什么变化?简要分析其原因。
(3)《圣经》宣扬神创论,认为各物种和天地都是上帝创造的,而且物种一经造成就不再变化。神创论在19世纪受到什么理论的冲击?这一新理论还有何影响?
(4)1951年,美国驻缅甸大使大卫·基观察到:缅甸85%人口是虔诚的佛教徒,因此,对缅甸佛教事业进行援助不仅会赢得缅甸人的好感,取得“多于军事或经济援助几倍以上的成效”。美国国务院批准了“通过缅甸的佛教计划来加强反共活动”的建议,并拨出款项予以支持。简要分析美国这一措施出台的背景。
2016-11-18更新 | 28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广东省佛山一中等三校高三联考文综历史卷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冷战世界一分为二,不仅体现在“铁幕”两侧以政权组织形式为特征的全方位对抗,也体现在各种社会和文化属性的跨国组织的对抗。1946年,在布拉格举行的国际学生联盟筹备会议上,来自38个国家300位代表达成了共识-全世界学生团结起来防止法西斯复兴。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后,国际学生运动内部的形势变得紧张。1948年,一些美欧学生组织指责国际学生联盟日益倒向苏联,其后,美国、瑞典、爱尔兰等国学生会组织纷纷退出国际学生联盟。1950年,西方国家学生团体在斯德哥尔摩成立国际学生大会,正式发起了对国际学生联盟的反击。双方都希望成为世界学生运动的最大代表者,国际学生运动自此走向彻底的分裂。然而,随着美苏多次制造核战争边缘事件,特别是随着国际层面学生交流的增强,学生群体的立场发生了变化,并且日渐形成反现有冷战国际体制的共识,国际学生运动转而推动了冷战进入缓和的进程。

——摘编自张杨《“学生冷战”及其悖论——以国际学生大会为中心的探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学生冷战”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战后国际学生运动发生的变化。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期

冷战史研究方法

传统史学研究
1950-1990年代)

突出美国、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的主导性作用,认为冷战意味着美苏两个相互对立的国家,不承认对方领土主权、政治制度和生活方式的合法性。

20年冷战史研究
21世纪以来)

冷战史既是美苏史又是全球史。研究冷战时期美苏国内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史是有价值的。但是,如果将冷战史仅仅作为美苏史的一部分,从方法论和史学史的角度来看是有问题的,冷战研究绝不接受任何形式的主导叙事。

冷战研究“去中心化”就是将冷战时期的中小国家放在显著的位置,从冷战时期发生在中小国家的事件中寻找他们与冷战的直接联结,而不只是关注他们与超级大国之间的双边关系和互动,只有这样才能将冷战中的大国美国、苏联和英国的故事放到恰当的位置。这样做需要将一系列问题如非殖民化、民族国家的形成、欧洲一体化等命题一起作综合考察,从而修正传统冷战史标准叙述。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夏亚峰《英文学术界冷战史研究二十年:回顾、批判与展望》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传统史学和近20年冷战史研究方法的主要不同之处,并分析新研究方法出现的背景。
(2)结合所学知识,给冷战时期的中国划分历史阶段,并说明划分的理由。
2022-04-22更新 | 20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4 . 材料   毛泽东:“美国和苏联中间隔着极其辽阔的地带,这里有欧、亚、非三洲的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美国反动派在没有压服这些国家之前,是谈不到进攻苏联的。现在美国在太平洋控制了比英国过去的全部势力范围还要多的地方,它控制着日本、国民党统治的中国,半个朝鲜和南太平洋;它早已控制着中南美;它还想控制整个大英帝国和西欧。美国在各种借口之下,在许多国家进行大规模的军事布置,建立军事基地。美国反动派说,他们在世界各地已经建立和准备建立的一切海军基地,都是为着反对苏联的。不错,这些军事基地是指向苏联。但是,在现时,首先受到美国侵略的不是苏联,而是这些被建立军事基地的国家。我相信,不要很久,这些国家将会认识到真正压迫它们的是谁,是苏联还是美国。美国反动派终有一天将会发现他们自己是处在了全世界人民的反对中。”

——摘自《毛泽东接见美国记者斯特朗的谈话(节录)》(19468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毛泽东发表上述谈话时的国内外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945-1950年间美国为实现对苏联战略企图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2022-04-22更新 | 150次组卷 | 3卷引用:历史-2022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广东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二战后,德国战败,苏、美、英、法4国获得了占领德国和柏林的权力。随后,苏联与西方矛盾加剧。19482月至6月,美国、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六国召开伦敦外长会议,提出所谓的“伦敦建议”,内容为法占德区与英美占德区协调经济政策,共同管制对外贸易,并共同制宪,成立西德国家,以西德为中心复兴欧洲。621日,正式在西占区实行货币改革,发行了“B”记号德国马克。苏联得知后提出抗议。622日,苏联占区也实行货币改革,发行新的“D”记号马克,并于624日,全面切断西占区与柏林的水陆交通及货运,只保留从西德往柏林三条空中走廊通道,史称第一次柏林危机,形成第一次美苏冷战高潮。

——整理自杨捷《美苏对德政策与第一次柏林危机的缘起》


(1)概括第一次柏林危机爆发的背景。
(2)分析第一次柏林危机的影响。
2022-04-13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关于美国对外援助的性质,一直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

观点一“对外援助”是指一个国家的人民或机构对另一个国家的人民或机构所实施的帮助或计划进行帮助的行为。我们是最热忱地、最真诚地、最恳切地企图帮助这些不发达国家达到提高生活水平的目的
观点二一个国家给另一个国家提供多少援助,不取决于后者的需要,也不取决于它以往的经济状况是好是坏,或它的道德状况,而是取决于援助国将从对其援助中在政治上能获得多少好处

——摘编自[美]罗伯特沃尔特斯《美苏援助对比分析》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美国对外援助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在援助的构成比例方面(见表),二是提出“欧亚并重”的“全球战略”。

1946—1953财年部分年份美国对外经济和军事援助

单位:百万美元

年份对外援助总额经济援助军事援助军事援助所占百分比
19463075.73075.70.00
19483179.52864.7314.89.9%
19505971.34799.31172.019.6%
19517612.63426.74185.955.0%
19526814.02408.94405.064.6%
19534979.92246.12733.854.9%

——摘编自娄亚萍《试论战后美国对外经济援助》

(1)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材料一中的两种观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美国对外援助政策发生的具体变化,并说明其背景。
2022-04-22更新 | 11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汕头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主观题
7 . 1950年,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一项指令称,“我们别无选择,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建设性地实施‘自由’这个理念来证明其优越性”。美国发出此项指令的背景是
A.欧洲走向一体化趋势加快B.苏联对美国构成制度挑战
C.中国实行“一边倒”外交D.战后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9年3月,《北大西洋公约》条文拟就并予以公布。4月4日,美国、比利时、加拿大、丹麦、法国、冰岛、意大利、卢森堡、荷兰、挪威、葡萄牙和英国等12国外长云集华盛顿,在美国国务院会议大厅举行北约签字仪式。

《北大西洋公约》的内容包括一个简短的序言和14项条款。它宣布,任一缔约国的领土完整、政治独立或安全遭受威胁时,各缔约国应共同协商。最重要的是第5条:“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各缔约国承担“采取视为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在内。8月24日,各缔约国均按照本国的宪法程序完成批准手续,至此,《北大西洋公约》正式生效,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正式建立。这是美国所组织的最大的一个军事同盟,是其冷战政策的主要支柱。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的背景及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9 . 20世纪70年代,共有超过24.5万人移民美国等西方国家。1979年8月,由美国经济学家詹姆斯·R.米勒提出的研究新近苏联移民的建议通过了可行性论证,“苏联访谈项目”得以设立。对此合理的认知是
A.美国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吸引苏联移民B.苏联与美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取得硕果
C.冷战背景下美国加强了对苏联的调查研究D.电视传媒促进了国际访谈类节目发展

10 . 材料   建立信任措施是一种国家间政治行为,主要通过签订协议的方式限制并规范双方的军事、政治活动。古巴导弹危机加速了美苏信任措施谈判的进程,双方于1963年签署了第一个建立信任措施协定《美苏关于建立直接通讯联系的谅解备忘录》。此后,双方通过无线电和电话方式,确保两国领导人在危机期间保持联系。20世纪70年代,两国先后签署了《美苏关于减少爆发核战争危险措施的协议》《美苏关于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美苏关于防止核战争的协定》《美苏关于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等。1981年里根上台后,制订了反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战略防御计划,该计划违反了《美苏关于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如果要继续这一计划,就要重新解释或废止该条约。美国时任国防部长温伯格和其他官员对《美苏关于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进行“广泛”的解释,声称该条约不适用于战略防御计划的动能武器。后来,里根在回忆录中写道:“我从来没有把战略防御计划视为无法穿透的保护罩。

——摘编自葛君《冷战时期美苏建立信任措施实践述评》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苏建立信任措施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苏建立信任措施的影响。
2020-06-05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广东省广州市高三综合测试(二)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