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的含义和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美国独立之初就将欧洲视为美国文化上的对立面,政治上奉行远离欧洲纷争和排斥欧洲影响的大陆主义。一战后,美国精英逐渐开始突出美欧文化的同源性和一致性,强调美欧休戚与共。二战后,“马歇尔计划”名义上是帮助欧洲经济重建,但通过资本、技术和设备的输出,将欧洲纳入美国的全球经济体系。美国国家身份的重塑(     
A.表明美国与欧洲文化本质上是相通的
B.意在与欧洲争夺世界政治和文化霸权
C.标志着美国从大陆主义走向全球主义
D.反映了不同时期美国发展战略的需要
2 . 1947年,美国副国务卿建议政府在未来三年内提供大规模经济援助,以满足欧洲的紧急需求。他认为:“如果欧洲经济还像今天这样,继续分裂成若干小的防水碎片的话,欧洲就不可能从这场战争中恢复过来。”这一主张目的是
A.强调欧洲集体自救B.推动欧共体的成立
C.利用欧洲对抗苏联D.建立美欧经济联盟
3 . 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B.“北约”的成立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D.“华约”的成立
2022-04-23更新 | 217次组卷 | 37卷引用:甘肃省庆阳市合水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文)试题
4 . 1947年,美国在“反对共产主义扩张”的旗号下,对苏联实行遏制政策和敌对行动,率先挑起了冷战。可见,冷战的特征之一是(     
A.竭力避免武装冲突B.局限于欧洲地区
C.意识形态色彩强烈D.美国掌握主导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48年,杜鲁门的一名顾问强调:“美国已经证明(对日本)拨款是正当的,既因为一个胜利者对其前敌人承担了某些义务,又因为在经济上稳定的政府是进行战争和确立军事占领的长期目标的先决条件。”该顾问所说的“长期目标”指的是(       
A.扩大经济援助B.遏制共产主义C.对日去军事化D.单独占领日本
2022-08-02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庆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说“中国因此在国际上陷于孤立,又被联合国打上‘侵略者’的印记,从此它被排除于联合国之外达20年之久。它也由于美国第七舰队的插手而无限期地延缓了它解放台湾的目标。”这一事件的发生
A.使中国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B.使冷战从欧洲扩大到亚洲
C.使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优势
D.使美苏冷战出现第一次高潮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受莫斯科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

材料二:我认为,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的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

材料三: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之路。

材料四:本公约各缔约国……决定联合一切力量,进行集体防御。


回答:
(1)材料一是谁说的?这个演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形成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2)材料二、三、四反映了美国的什么意图?
(3)材料二、三、四反映了冷战政策的哪些内容?
(4)针对材料四所反映的内容,苏联采取了什么措施?它意味着什么?
9 . 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B.经济互助委员会的建立
C.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D.南斯拉夫联邦的解体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45年,杜鲁门总统在致国会的咨文中郑重宣布:“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材料二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那种挑战”。

材料三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向多极化发展。中国不但经受住严峻的考验,而且始终抓住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成为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

——引自《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美国战后的什么战略意图?对国际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在这样的国际形势下,新中国在外交领域内采取了怎样的方针?
(2)材料二中“美国遇到的挑战”主要指的是哪些力量的崛起?对国际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影响两国关系的因素有哪些?
(3)材料三中两极格局解体的标志是什么?这样的国际环境下,中国的外交目标是什么?试举一例加以说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