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的含义和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一位著名黑人爵士乐演唱家,在美国新闻署的资助和安排下,多次赴非洲等地巡演,赢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他的演唱知道了美国。美国政府机构支持该演唱家海外巡演的主要目的是
A.争取国内黑人选民支持B.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
C.抵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D.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
2019-01-30更新 | 6441次组卷 | 81卷引用:2016-2017学年甘肃省嘉峪关市酒钢三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逐渐走向政治、经济、军事领域的全面对抗,苏联在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协调和促进社会主义阵营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此举主要针对的是
A.杜鲁门主义B.马歇尔计划
C.北约组织D.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2019-01-30更新 | 2747次组卷 | 43卷引用:【全国百强校】甘肃省嘉峪关市酒钢三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表,由表推知战后苏联
战后苏联军费开支状况
赫鲁晓夫时期勃列日列夫时期戈尔巴乔夫时期
增速3.8%—4.2%4.1%—5.3%4.1%—5.0%
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9.8%—10.1%12%13.8%—14.6%

A.军费开支与经济发展相协调B.体制改革彻底失败
C.军备竞赛加重政府经济困难D.计划经济优势不再
4 . 1947年,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说:“这是欧洲人的事,主动必须来自欧洲”,“这个计划必须是联合性质的,假使不能商得所有欧洲国家同意,也应商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据此可知,马歇尔计划的目的之一是
A.稳定资本主义秩序
B.促进欧洲经济恢复
C.推动西欧国家联合
D.利用西欧对抗苏联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有人认为,尽管“冷战”期间,美苏进行着激烈的意识形态的对抗。但是,“冷战”也包含着强大的稳定因素。其中“强大的稳定因素”主要是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B.第三世界的崛起
C.美苏势均力敌,旗鼓相当D.雅尔塔体系的长期存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美国人布热津斯基在谈到美苏对抗时说:“苏联的军事力量,以及它在西方人中间引起的恐惧,长期地模糊了这两个争夺者之间根本的不对称性。"这种"不对称性"主要表现在
A.意识形态的不同B.经济水平的差距
C.军事力量的失衡D.国家利益的冲突
7 . 二战后欧洲工人生活状况急剧恶化。1947年4月,法国雷诺汽车厂工人掀起罢工浪潮,随即波及全国。英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国工人运动也此起彼伏。针对这种情况
A.英国丘吉尔发表了铁幕演说
B.美国政府制定了马歇尔计划
C.美国政府提出了杜鲁门主义
D.法国联合欧洲六国成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
8 . 我国史学界曾就二战后某一事件的影响出现了战然不同的两种看法,一种观点认为该事件是欧洲经济的“强心剂”和“及时雨”,是促进西欧走向联合的“黏合剂”:另一种观点认为该事件是欧洲分裂的“加速器”和“绝缘体”。这一历史事件是
A.欧洲经济共同体建立
B.北约建立
C.美国推行杜鲁门主义
D.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
2016-11-27更新 | 151次组卷 | 2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甘肃省嘉峪关市酒钢三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冷战风云》世界知识出版社
回答:
(1) 结合史实说明“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材料二 有一种观点认为,“苏联的极权主义、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扩展以及斯大林的偏执狂是冷战产生的根源,美国是为了对付苏联威胁才不得不做出必要的反应而采取遏制政策的。”
(2)你同意材料二中的观点吗?说明你的理由。
材料三


美国“罗斯福”号航空母舰参与空袭南联盟


“9•11”事件


(3)材料三反映了当今世界的什么特点?请分析出现这一特点出现的原因。
10 . 1949年美国发起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其目的是
A.拉拢东欧国家
B.压制殖民地独立运动
C.军事上遏制苏联
D.与华沙条约组织对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