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的含义和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尼克松执政时期(1968-1974)美国外交政策发生转变,美国既要与盟国建立较为均衡的伙伴关系,以此鼓励盟国承担更大的责任,同时面对苏联的核优势,美国提出要采取灵活态度,进行对话或谈判,以此实现力量平衡,这就是所谓的“尼克松主义”。这表明(     
A.美苏之间的关系有所改善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潮流
C.冷战的紧张局势有所缓和D.世界局势正发生重大转变
2024-02-29更新 | 141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中原名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1917—1990年,好莱坞的银幕上出现了大量蕴含冷战意识形态的电影,它们往往抨击苏联的“极权主义”政权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如《铁幕装置》《巨大威胁》等,这些电影成为美国政府在国内外塑造国家形象、宣传国家政策、影响舆论态度的重要手段。这反映出(     
A.冷战始于俄国十月革命B.好莱坞是冷战的发起者
C.意识形态冲突塑造冷战D.美国冷战意识根深蒂固
2023-12-15更新 | 196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1950年3月,美国政府派代表团访问了东南亚诸国后,建议美国援助的每一个项目“以保证不同阶层的人民支持他们的政府”,“这样才能给他们带来直接的和实实在在的利益,以及奠定提高生活水平的良好基础”美国此举意在(     
A.提高东南亚人民的生活水平B.遏制东南亚民主解放运动
C.渗透和颠覆东南亚国家政权D.抵制社会主义国家的影响
2023-07-03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部分学校大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测试(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51年4月,美国成立心理战略委员会(PSB),企图制定“一整套有关人类愿望的准则”,鼓励“从速采取行动来激励思想的创造与传播”,“系统地、科学地为美国生活方式塑造形象”,以打破为“敌视美国的目标”提供了思想基础的另一种学说体系。这表明美国(     
A.发起了对苏联的冷战B.占据了世界文化高地
C.加强了和平演变攻势D.增强了思想的系统性
2022-09-11更新 | 165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豫东名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二战后美国新闻署所属的“美国之音”以53种语言每周向世界广播660小时,内容包括新闻、教育、文化和娱乐节目。由美国中情局创办的自由欧洲电台对东欧、苏联以及新独立的国家,每周用23种语言播出500小时。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美国新闻事业迅速发展B.冷战渗入文化领域
C.国际文化交流日益密切D.美国主导国际舆论
6 . 1961年,美国总统肯尼迪推动达成了这一协定:除古巴以外的所有美洲国家自筹资金约800亿美元,美国提供外来资金200亿美元的一半,在拉美建立“争取进步联盟”。这一做法(       
A.体现了美国的冷战政策B.加剧了南北美洲的对立
C.丰富了美国的扶贫方针D.激发了拉美的民族情绪
7 . 二战结束后,美国政府认为“对美国在欧洲利益构成最大威胁的,不是苏联军事干涉,而是那些可能导致欧洲人把欧洲共产党送上台的饥饿、贫困和绝望等社会因素,那些掌了权的欧洲共产党人可能会服服帖帖按苏联意志行事”。为了防止这些问题的出现,美国
A.实施马歇尔计划B.成立北约组织
C.提出杜鲁门主义D.调和法德矛盾
8 . 1947年,杜鲁门总统渲染“共产主义是对自由世界的威胁”,“极权政体……危害着美国的安全”,他扬言要“全世界采取美国的制度”。苏联领导人则力主“把一国的无产阶级专政变为国际性的专政”。这说明当时
A.美国的民主政治受到威胁B.共产主义成为时代潮流
C.美苏成为两极格局的核心D.美苏意识形态对抗激烈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二战的结束,消除了法西斯的威胁,但是对抗并没有因此终止。苏联尽管在战争中受到很大的损失,但是也因战争而大大扩张了自己的势力范围,一时间成为欧洲无可匹敌的巨人,欧洲,尤其是一直持反共立场的丘吉尔领导的英国将苏联的强大视为头号威胁。与此同时,战后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试图主宰整个世界的野心极度膨胀。以英美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进行遏制和苏联进行反遏制的进程由此开始,双方尽管没有大规模的军事冲突,但形成了长时间的冷战局面。

——摘编自赵立行《世界文明史讲稿》

材料二   二战后的欧洲,可谓千疮百孔,经济凋敝,城乡残破,百废待兴。美国人正是利用这一机会,不遗余力地实现对欧洲尤其是西欧的控制权。冷酷的现实使英国自身也面临危机的边缘。这样,美国借机开展了对西欧的再次“援助大行动”。正是这种“援助”,最终使西欧坐到了美国人的船上,西半球的美国人成了西欧人的盟主。

——摘编自刘景华《人类六千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苏关系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初期欧洲面临的紧迫任务,并列举美国为此采取的重要举措。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初期国际政治格局的主要特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图为1947年7月西方人绘制的漫画。画中苏联外长莫托诺夫化身为一名女教师,当看到学生们(比喻东欧国家)抵挡不住美国诱惑向右转时,大声呵斥:“鼻子向左转”。该漫画
A.抨击了马歇尔计划的实施B.讽刺了社会主义阵营解体
C.体现了意识形态争斗的世界局势D.揭示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矛盾
2022-05-19更新 | 333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浚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