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的含义和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 道试题
1 . 1956年,赫鲁晓夫指出,“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竞赛中,社会主义体系必将取得胜利”,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国家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内政进行干涉”。由此可推知
A.赫鲁晓夫改革取得积极进展B.苏联已取得冷战主动权
C.苏联主动放弃霸权主义外交D.美苏关系出现缓和迹象
2021-04-28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1950年,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一项指令称,“我们别无选择,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建设性地实施‘自由’这个理念来证明其优越性”。美国发出此项指令的背景是
A.欧洲走向一体化趋势加快B.苏联对美国构成制度挑战
C.中国实行“一边倒”外交D.战后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3 . 1959年赫鲁晓夫应邀访美会谈时提出了两个要求:一是与好莱坞明星梦露共进晚餐,二是参观迪士尼。赫鲁晓夫与梦露的照片一经发布,立即引起世界哗然。这说明
A.苏联着意于对美缓和B.美苏构建了亲密关系
C.苏联搁置了争霸计划D.文化消解了制度分歧
4 . “麦卡锡主义”兴起于1950年至1954年间,参议员麦卡锡在美国大肆反共、排外、极右的行径,它恶意诽谤、肆意迫害疑似共产党和民主进步人士,乃至一切有不同政见的人。由材料可知,麦卡锡主义
A.是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B.是冷战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体现
C.因中美关系缓和而破产D.实现了美国构建单级世界的企图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83月,杜鲁门政府着眼于扩大和强化对苏联集团各国的出口管制,禁止和限制战略物资、紧缺商品直接或间接地输入苏联集团各国。在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美国将中国作为经济遏制战略的重心。1979年美国《出口管制法》规定:将“技术及对该种技术转移有重大作用的物资”的管制作为“特殊重点”;还提出要“与美国缔结防务条约的非巴统(编者注:巴统即对共产党集团出口管制统筹委员会)成员国国家合作,加强对技术转让的管制”。在苏联出兵阿富汗(1979年末)以后,卡特政府和里根政府先后宣布对苏实行粮食禁运和天然气管道设备技术禁运,并对苏联实行“无例外政策”,即美国将不再考虑或向巴统组织提出输出巴统管制清单物品,此种“无例外政策”只适用于苏联,不包括其他共产党国家。

——摘编自崔丕《美国经济遏制战略与高新技术转让限制》

材料二   2019819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将对华为的临时采购许可证延长90天,并决定将会把46家华为附属公司加入“实体名单”。针对这一表态,华为公司发布媒体声明称:“华为反对美国商务部将另外46家华为实体列入‘实体名单’。美国这种做法违反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原则,不会使任何一方从中受益,包括美国公司在内。美国也不会通过打压华为获得技术领先的地位。”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经济遏制政策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遏制政策的差异。
2021-07-18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尾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1975年,苏联政府积极向非洲安哥拉“安人运”政党领导下的军队提供军事援助,并且还派其盟友古巴出兵安哥拉。与美国政府关系亲密的南非“白人政府”也以“苏联和古巴的军事.援助危害了南非在这个地区的安全利益”为由出兵安哥拉。对此合理的认知是
A.两大阵营在非洲的对峙加剧B.冷战格局不利于世界和平与稳定
C.非洲成为美苏争霸重点地区D.美国政府对外实行战略扩张政策
2021-07-03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他公然宣称,希腊正受到“武装共产党分子”的威胁,这将对土耳其乃至中东、欧洲和整个“自由世界”产生影响,要求国会授权,向希腊和土耳其提供4亿美元的援助,并派军事人员前往。这表明
A.两极对峙格局已经正式形成B.西欧各国依赖美国资本
C.美国欲遏制苏联、称霸世界D.欧洲援助计划全面开展
2021-07-10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普通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9国会通过(出口管制法》:主要管制对象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禁运范围扩大到与战略物资密切相关的技术资料。
1949联合部分欧洲国家成立“对共产党国家输出管制委员会”(简称“巴统”).标志美国牵头的西方世界整体行动正式开始。
1957适当放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非战略物资管制。同时.进一步划清了对社会主义国家有直接军事意义的物资及先进技术。
1972美苏在改善经济贸易关系和科技合作方面签署一系列协定。增设机构解决商务部和政府面临的技术出口、管制清单以及批准出口申请。
1976国防科学委员会提交“布西报告”,标志着经济遇制重点正式转向高新技术。
1979国会出台《出口管制法》修正案,增加国会在出口管制方面的权力,标志着限制高新技术转让成为美国的一项长期国策。
1980对苏联经济遏制与高新技术转让管制力度进一步加码。
80年代中期成立国防科技安全管理局,专门审查并制止有助提高苏联军事能力出口。

——摘编自朱启超朱博顺《冷战时期美国是如何进行科技遏制的》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全面对华禁运,禁止中国获得美国的任何技术。到尼克松时期,随着中美交往的大门开启,两国的科技联系多了起来。1981年,美国宣布对华出口产品管制的技术标准逐渐放松。1983年,中国被定位为“友好的、非盟国”国家而与美国的许多盟友同组,如西欧、日本,但在80年代末戛然而止。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有些人试图全面遏制中国科技发展。但美国政府对华的科技竞争更多的是强调自强型战略。其主要观点是通过扩大对华出口,美国科技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市场.因而获得更多的资金来进行再投入和研发,因而维持领先的优势。21世纪以来,美国调整一系列的政策,在出口管制、外国投资管制、人员交往等方面不断设置新的障碍,对华科技政策全面转向了遏制型战略。

——摘编自唐新华《美国对华科技遏制战略趋势观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冷战时期美国对苏联科技遏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国尼克松时期以来对中国科技遏制的阶段特征及其历史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对外科技遏制战略的历史启示。
2021-06-19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6月联考历史试题
9 . “二战后欧洲经济的重建很明显地需要一个更长的时间并且需要比已经预见到的更大的努力……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为此,美国的行动是
A.发表“铁幕”演说B.实施马歇尔计划C.促使德国分裂D.组建北约组织
10 . 20世纪70年代,共有超过24.5万人移民美国等西方国家。1979年8月,由美国经济学家詹姆斯·R.米勒提出的研究新近苏联移民的建议通过了可行性论证,“苏联访谈项目”得以设立。对此合理的认知是
A.美国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吸引苏联移民B.苏联与美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取得硕果
C.冷战背景下美国加强了对苏联的调查研究D.电视传媒促进了国际访谈类节目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