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的含义和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8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西欧几乎断绝了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贸易往来,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苏联西欧间以石油换技术为主要特点的贸易才迅速发展起来。这引起了美国的恐慌。美国认为,苏联人进行的石油倾销,会使西方国家的国防和工业渐渐依赖苏联石油,这“或许比军事威胁更危险”。1962年初,美国国会提出修正案,对苏联战略物资进行出口管制。其次,美国歪曲《北大西洋公约》中加强集团内部贸易合作的条款,赋予北约以经济冷战职能。1962年11月,北约组织理事会通过秘密决议,正式拉开了北约对苏联进行输油钢管禁运的序幕。禁运实施后,苏联石油产量年增长率从12.8%下降到8.9%,但联邦德国、意大利、法国等仍继续大量进口苏联石油,且呈连年增长之势。美国企图统一西方贸易管制立场,加强其在东西方贸易管制中领导地位的美梦破灭了。在这种情况下,1966年美国宣布取消禁运。1962年对苏联进行的输油钢管禁运成为北约史上唯一付诸实施的一次禁运。

——据李新华、魏建国《美国与北约对苏联的输油钢管禁运》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约对苏联实行禁运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推动的北约禁运无法成功的原因。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二战后,英法两国已降到了二流国家的地位,美国跃上了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巅峰,形成了取代英法充当世界主宰的基本态势。苏联在二战中虽然损失惨重,但战争的胜利使苏联的军事力量空前强大,政治威望空前提高。伴随着美苏在战后许多问题上的对抗与争斗,冷战就以美国杜鲁门主义出台为标志爆发。

——据沈毅《关于美苏冷战的起源问题》整理

材料二   冷战在愈演愈烈地进行数年之后,于1953年开始减弱。一个原因是在晚年变得越来越多疑和固执的约瑟夫·斯大林于19534月去世了。他的较年轻的继承者们准备缓和国外的冷战和国内的独裁统治。与此同时,在美国,新的艾森豪威尔政府则正在取代杜鲁门政府,这也有利于国际局势的“缓和”。19537月,朝鲜战争宣告结束,从而消除了国际紧张局势中最大的一个根源。在接下来的月份里,苏联政府宣布,它也掌握了氢弹的秘密。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冷战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53年冷战趋于减弱的原因。
2021-02-09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作为二战中唯一未遭战火破坏的交战国﹣﹣美国,成为“民主国家的兵工厂”。美国在战争中大发横财,国力得到空前加强。1939~1944年,美国工业生产增长了近两倍。二战后初期,美国工业产量占资本主义世界的1/2以上,出口贸易占1/3,黄金储备占3/4,美国资本输出占世界第一位,且美国成为最大的债权国,一度垄断了原子弹……与二战前1937年相比,二战后初期的整个西欧工业产量仅为其70%,农业产量为其63%,而且仅存的工业又大多被纳入战争轨道,要顺利实现“军转民”需要大量资金和设备。在政治上,西欧各国也陷入空前的危机之中。各国国内社会动荡不安,人心惶惶,对现有政权越来越失去信心。正是基于美国与西欧当时的现状,美国国务卿马歇尔于1947年6月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说,宣布了美国“援助欧洲”的计划,即有名的马歇尔计划。

——摘编自傅华丽《剖析二战后初期美国对西欧的政策》

材料二   冷战结束后,欧洲的安全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美欧联盟的政治基础严重动摇,双方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矛盾日益凸显,于是美欧关系的调整势在必行。1991年5月19日,德国总理科尔在访问美国时表示:统一的德国将把发展与美国的关系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希望美国消除对德国的疑虑。1992年,当乌拉圭回合谈判和欧盟农产品补贴陷入僵局时,科尔从中斡旋,促成妥协,同时科尔呼吁美国停止削减在欧洲的驻军,英国也做出了行动。1991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访问美国,英国女王在国会发表讲演,强调英美之间传统的纽带关系。

——摘编自张文杰《冷战后欧美关系的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马歇尔计划提出的背景及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冷战后欧美关系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4 . 二战后美苏之间的“冷战”严重影响国际关系的正常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冷战”中美苏双方往往通过意识形态的棱镜来看待对方,把对方视为敌人……美苏的意识形态斗争同它们争夺战略优势与利益结合起来,从而具有更强的攻击性和欺骗性……共同的战斗未化解美苏之间长期存有的互相猜疑。美国谴责苏联的帝国野心和俄罗斯扩张主义情结,苏联指责美国在世界扮演宪兵、行使霸权。

——摘编自刘金质《冷战史》

材料二   不结盟运动于1961年在贝尔格莱德成立,25个国家参加了其第一次会议,但是到了第二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时,参与国家数量几乎翻了一番。贝尔格莱德会议的关键政治内容是强调成员国的团结,警告超级大国不要把“冷战”带入第三世界当中,并呼吁所有的国家不要将战争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到20世纪60年代末,国内政治的不稳定使得不结盟运动履行支持民族解放运动承诺的工作陷入困境。

——文安立《全球冷战》

材料三   在过去的50年里,欧洲一直存在两个联盟,一个侧重经济领域,一个侧重政治军事领域,它们共同维系着欧洲的稳定、和平和发展……在21世纪可预见的时间内,欧洲仍然是两个联盟共存的欧洲。

——姜宪明何苗《国际关系与大国战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美苏“冷战”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苏“冷战”开始和结束的标志性事件。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并分析不结盟运动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
(3)材料三中的“两个联盟”分别指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影响国际关系变化的主要因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47年,苏联与东欧八个社会主义国家决定组成情报局,任务是""组织经验的交换,并在必要时在相互协议的基础上,配合各党活动"。斯大林曾表示,情报局的目的是提高工人阶级的生活水平和保卫各国的独立自主。这一组织成立的背景是
A.凡尔赛体系的建立B.社会主义阵营形成
C.美苏冷战已经开始D.美苏对峙局面形成
2022-01-18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美国在20世纪国际格局的演变中起到重要作用。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18年1月8日,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提出《世界和平纲领》,即“十四点原则”。其要点为:公开的和平条约,必须公开缔结;领海以外,无论平时或战时,必须保持公海航行的绝对自由;尽可能地消除一切经济壁垒,建立平等的贸易条件;各国军备必须裁减至符合维持国内安全的最低限度;为了大小国家都能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必须成立一个具有特定盟约的普遍性的国际联盟。

——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现代部分》第1分册

材料二   世界近代史上,大国往往直接采取武力征服领土、奴役人民、强占资源的形式,确立和维护其霸权。二战后,美国则更多地采取“借力”的方式,通过各种军事集团、条约组织构建、形成一个包围对手的网络来推行其霸权主义。美国以所谓的自由和民主为号令,并凭借各项实力,在整个西方世界极力推广其价值原则。美国政府凭借经济、军事强势不仅将其消费文化、娱乐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而且将对外文化宣传置于全球战略的高度。美国各大基金会、各种民间学术机构和高等学府的对外交流活动一直是美国政府战略推行的得力助手。

——摘编自徐珍华《二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三大特点》

材料三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开始推行尼克松主义。其主要内容包含:宣布减少美国驻外部队;通过军事和经济援助,使较小国家得以自卫。除此之外,还包含“五大力量中心说”,即美国、欧洲、苏联、中国和日本强大而健全,互相平衡,而不互相作对,从而形成一个稳妥的均势。在尼克松主义的影响之下,美国从越南全部撤军,打开对华关系的大门,缓和苏美关系,协调与盟国的关系。

——摘编自王杏芳、金正昆《尼克松主义的主要内容及美国的战略调整》


(1)根据材料一,概括“十四点原则”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指出“国际联盟”的宗旨。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后美国推行其“霸权主义”的举措。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尼克松主义出台的背景。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7年6月,针对欧洲国家普遍出现的经济困难,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欧洲经济援助计划,即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对西欧国家的经济复苏起了很大作用,为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朱汉国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一册》

材料二 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将通过切实提高“一带一路”的实施质量,稳步走向世界,致力于更加开放、包容、联动、可持续和以人民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与人类发展。有人热衷于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一带一路”倡议及其实践,相关杂音不时花样翻新,如“中国版马歇尔计划”“输出模式论”“债务陷阱论”“建立势力范围论”“经济掠夺论”“另起炉灶论”等等。

——摘编自阮宗泽《“一带一路”:塑造共享的21世纪》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歇尔计划提出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有关“一带一路”“杂音”中的某一个观点简要评说。(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正确,符合逻辑)
2022-07-10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8 . 1950年,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一项指令称,“我们别无选择,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建设性地实施‘自由’这个理念来证明其优越性”。美国发出此项指令的背景是
A.欧洲走向一体化趋势加快B.苏联对美国构成制度挑战
C.中国实行“一边倒”外交D.战后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9 . 电影往往是社会现实与舆论的一种反映。1943年,好莱坞拍摄了一些歌颂苏联的电影,比如《光荣的日子》《出使莫斯科》等。1948年,苏联对美国的威胁成为好莱坞电影的重要主题之一,这类影片有《铁幕背后》《红色威胁》等。这一时期电影主题转变的政治背景是
A.二战的结束B.雅尔塔体制的确立C.美苏冷战开始D.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2021-10-13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0-21高二上·江苏南通·期末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马歇尔计划对二战后初期的西欧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一战后初期西欧各国经济的困难引起了政局的激烈动荡。饥寒交迫的人民群众对本国政府的不满和反抗情绪与日俱增,阶级矛盾急剧上升。1947年上半年,法、英、意、比等西欧国家的罢工浪潮和工人运动风起云涌。在反法西斯斗争中得到锻炼和成长的西欧各国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不断扩大,威望越来越高。尤其是法共和意共,在战后初期的大选中,法共获选票1/4,成为国会中第一大党;意共获得选票达1/3

——斯帕尼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外交政策》

材料二   “我们的政策的目的应该是恢复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在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之前,欧洲国家……事先应获致若干协议。这是欧洲人的事情,最初的意见应由欧洲提出……这个计划必须是联合性质的,假使不能商得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得商得一部分国家同意。

——摘自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19476月)

材料三   下图是20世纪50年代的苏联政治讽刺画。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提出马歇尔计划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歇尔计划对欧洲的影响。
(3)史料大体分为文献、实物、口述、图像、音像、数字六类,分别指出材料二合材料三的史料类型。如果用材料三研究马歇尔计划,请说明它的史料价值。
2021-02-03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历史试题(选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