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的含义和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下列表格是某国际组织的文献资料,该国际组织是
成立时间1949年
组织宗旨成员国在集体防务和维持和平与安全方面共同努力,通过政治和军事手段,促进欧洲—大西洋地区的民主、法治和福利,保卫成员国的自由与安全。
总部驻地布鲁塞尔

A.欧洲煤钢共同体
B.华沙条约组织
C.欧洲共同体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2 . 阅读如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次战争和过去不同了:无论谁占领了土地,也就在那里强加它自己的社会制度。不可能有别的情况。
——斯大林
材料二 吾国因拥有道义、政治、经济及军事各方面之力量,固自然负有领导国际社会之责任,且随之亦有领导国际社会之机会。
——罗斯福(1944年)
材料三 苏联“狂热地坚信,它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的妥协。它坚信,如果苏联政权要得到巩固,那么搞乱我国社会的内部和谐,破坏我国传统的生活方式,以及损害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权威,这种做法是可取和必要的”。
——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1946年)
材料四 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就是争夺世界霸权,苏联是美国通往世界霸权道路上的“最主要障碍”,美国正积极扩充军备,准备针对苏联的战争。
——苏联驻美大使诺维科夫
(1)材料一、二分别表明了苏联与美国的什么意图?
(2)根据材料一至材料四概括出美苏战时合作关系破裂的原因。
(3)美国和苏联分别采取对抗措施使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完成下列表格。
2016-11-18更新 | 6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2011学年北京一零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3 . 下表记录了二战结束后的70年以来,美国对中国的6次重大战略误判
第一次误判共产党和国民党,谁能赢得中国?
第二次误判中国人敢出兵朝鲜吗?
第三次误判苏联解体,下一个垮台的是中国
第四次误判“市场化”必然使中国“自由化”
第五次误判中国将在“崛起”中“崩溃”
第六次误判中美关系是“第二场冷战”

这些战略误判反映了(     
A.对抗始终是中美关系的主旋律B.美国长期固守冷战思维
C.美国世界霸主地位的逐步削弱D.中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2023-01-07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冷战史研究是后冷战时期受到国际学术界高度重视的课题。1991年以来,随着前苏联解体、部分档案的解密,国内外关于冷战问题的研究出现了一些新观点。

下表是学术界关于冷战史研究一览表

研究领域研究观点
冷战起源1.美国对外政策的必然产物
2.冷战是由美苏双方在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方面差异而形成的
3.冷战是美苏双方对战后国际形势错误判断造成的
4.英国在冷战起源上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冷战性质1.美国称霸全球的地缘政治与战略
2.意识形态对抗的产物
3.美苏争霸
4.英国重建“光荣与梦想”的一种策略
冷战影响1.冷战以美国的胜利而告终
2.美苏冷战的结局是“双输”
3.冷战时期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4.英国成为北约的重要成员国
据材料提供的中外学者关于冷战的研究,从“起源”、“性质”、“影响”三个模块中,提取一个综合性主题,并进行简要论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2-05-04更新 | 338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献县求实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二)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是美国与西欧对苏联、东欧国家贸易出口额的数据统计(单位:百万美元)。以此表作为直接论据,可用来探究的主题是
年份美国对苏联、东欧国家西欧对苏联、东欧国家
1948年386178
1949年164756
1950年1-6月52274

A.美国主导欧洲贸易B.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C.世界贸易体系形成D.资本主义阵营分化
6 . 下表中所列美国对外政策说明(     
时间事件
1947年5月22日美国援助希腊、土耳其法案经参众两院通过并由杜鲁门签署成为法律
1947年6月5日马歇尔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说,提出了“欧洲复兴计划”
1949年4月4日美国、加拿大、法国、意大利、英国等12国外长云集华盛顿举行北约签字仪式

A.美苏两极格局正在形成B.美国以欧洲为对外战略重点
C.美国推行全球霸权政策D.战后资本主义力量迅速壮大
2022-09-06更新 | 258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表为柏林危机期间的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据此可知,当时(     
时间事件
1958年11月苏联照会美、英、法三国,建议结束西柏林占领状态,西方国家拒绝接受
1959年9月赫鲁晓夫与艾森豪威尔在戴维营举行会谈,初步缓解柏林危机
1961年6月肯尼迪对苏联采取强硬态度,大量东德人流入西柏林
1961年8月苏联在贯穿东西柏林的分界线外筑起“柏林墙”
1961年8月美国派出坦克来到柏林墙下,与苏军坦克对峙,但采取克制态度
1961年8月苏联不再要求西方驻军撤离西柏林,柏林危机结束

A.美苏避免直接军事对抗B.多极力量不断成长
C.美苏加紧争夺“中间地带”D.德国统一趋势明显
2022-08-02更新 | 126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下表中的变化反映了
内容时间文件
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成员国在集体防务和维持和平与安全方面共同努力,促进北大西洋地区的稳定和繁荣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
北约的主要任务是捍卫共同的价值观,不仅运用军事手段,还将运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方法来构筑欧洲安全大厦。北约继续东扩,北约将有权对防区外的危机和冲突采取干涉行动1999年《联盟战略概念》

A.区域性经济集团从封闭走向开放B.北约由防御性组织变成进攻性组织
C.美欧间形成相互借重和制约关系D.美国主导了冷战之后的世界新秩序
2021-04-11更新 | 427次组卷 | 6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南郊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下表为二战后初期美国采取的举措。这说明
A.美国成为世界的霸主B.欧洲成为“冷战”焦点
C.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D.“冷战”程度不断加深
2020-12-14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下表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对外经济援助的基本情况
时间援助情况
1949~1952年经济援助总额的3/4以上流向欧洲
1953~1957年经济援助总额的3/4流向发展中国家
1961年经济援助总额的90%以上提供给第三世界
美国对外经济援助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A.第三世界力量发展壮大B.战后世界殖民体系向瓦解
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D.美苏争霸战略重心发生转移
2020-07-14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武邑中学2019-2020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