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联解体和走出低谷的俄罗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22-23高三上·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俄罗斯科学院一名院士说:“将苏联送进停尸间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苏联人自己。”那么,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     
A.苏联僵化的体制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B.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
C.西方“和平演变”政策D.民族矛盾尖锐
2022-10-06更新 | 267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宁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8)
2 . 德国学者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1918年)中认为西方文明必然走向没落和灭亡;英国学者汤因比在《历史研究》(1934-1961年)中指出西方文明仍有一线希望,可以避免解体的命运;美国学者福山在《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1992年)中认为人类历史以西方文明在全世界的胜利而“终结”。上述学者对西方文明的看法
A.反映了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化B.突破了以西方为中心的心理优势
C.源于对西方文明的深刻反思D.揭示了西方文明发展的客观规律
2021-05-11更新 | 436次组卷 | 37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有学者在研究苏联共产党1991年溃散之时发现,“无论是在中央还是地方的历史档案中,人们都没有发现在敌对势力取缔共产党时遇到来自党的各级组织进行抵抗的记载”。该学者认为苏联共产党执政失败源于
A.苏联共产党逐渐脱离群众B.西方国家对苏联的渗透
C.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方向D.共产党员理想信念丧失
4 . 新华网发表《国际关系的三重镜像》一文,将二战后国际关系演变概括为“见山是山,界线分明;见山不是山,世界变平;见山还是山,利益优先” 三重镜像。由“界线分明”到“世界变平”的标志是
A.美日西欧三足鼎立B.欧盟成立
C.东欧剧变、苏联解体D.两极格局的形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解放全人类的阳光大道上,国际工人运动经历了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程。下列关于国际工人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苏联的解体标志着社会主义道路的彻底失败
D.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2019-04-23更新 | 344次组卷 | 29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江油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苏联解体表明
A.苏联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后于西方国家
B.苏联社会主义体制的自我调节功能丧失
C.苏联社会主义运动暂时进入低潮时期
D.苏联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激化
7 . 俄罗斯现任总统普京曾说:“谁要是不为苏联解体而感到遗憾,他就是没心肝;谁要是想恢复原来模样的苏联,他就是没有头脑。”这里的“遗憾”主要是指
A.社会主义制度的结束B.高度集中体制被打破
C.超级大国地位的丧失D.人民生活水平的降低
2019-01-30更新 | 860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3-2014年四川成都树德中学高二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8 . 1990年11月21日,有34围参加的欧洲安全和合作会议通过了被誉为“新欧洲”宣言的《新欧洲巴黎宪章》,它在“东方”认同于“西方”价值观念的前提下,宣告“欧洲对抗和分裂的时代已经结束”,各国今后的关系将“建立在彼此合作和尊重的基础上”,这几乎成为所有欧洲国家的共识。这表明
A.冷战格局在欧洲的结束
B.“新欧洲“是东西方妥协的产物
C.欧洲开启了一体化进程
D.冷战时代以西方的胜利宣告终结
9 . 下图漫画中的人物为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叶利钦、普京、梅德韦杰夫,下列与图片反映的主题相符的是

A.沉重脚步—俄国走向现代化的曲折探索历程
B.八位领袖—苏联社会主义的曲折探索
C.大国兴衰—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加强
D.体制弊端—高度集中的体制阻碍苏联发展
2016-11-29更新 | 388次组卷 | 23卷引用: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以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为契机,苏联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出口国和粮食进口国。1985年,美国里根政府向世界市场注入大量石油,导致世界油价下跌了129%,苏联损失惨重。这反映了(   
A.苏联经济模式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B.美国和平演变政策导致苏联实力下降
C.石油利益争夺使苏联经济全面崩溃D.国际政治格局即将进入重大调整阶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