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表为据《汉书·食货志》简编而成的《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情况表》。该表信息主要反映出西汉
家庭人口项目数量(单位:钱)
5人收入粮食8500
支出赋役2989
日常开支7950

A.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
B.耕织结合的经营方式
C.小农经济的根基脆弱
D.生活成本的居高不下
2019-06-22更新 | 682次组卷 | 18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第三次大练习文综历史试题
2 . 下表为唐贞观、天宝年间南北方户数对照表。据此可知
贞观十三年(639年)天宝十二年(753年)
地区户数占总数之百分比(%)地区户数占总数之百分比(%)
北方道137056945.1北方道492218355.0
南方道167130254.9南方道405145145.0

A.南方人口增长较北方快
B.北方经济得到恢复发展
C.全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D.战争导致人口大量南迁
3 . 有学者总结了汉初的经济政策,如下表所示。这些政策
时期经济政策出处
汉文帝丁男徭役减为“三年而一事”班固《汉书·卷六十四》
“纵民得铸钱、冶铁、煮盐”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定本)·错币第四》
汉景帝复收田租(“十五税一”)之半,即“三十税一”范晔《后汉书·卷一》

A.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确立
B.以.促进了盐铁官营的实施
C.有利于自耕农经济发展
D.协调了农工商业的关系
4 . 明朝湖州市某农户家庭一年的经营状况如下表:
经营项目数量产量收入(白银)
30亩90石90两
10亩养蚕600个(卖出250个,织绢120匹)125两
家禽58头(略)55两

从材料最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这是典型的小农经济B.商品经济比较发达
C.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D.湖州地区丝织业发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对下表中税收信息的解读较为合理的是
A.重农抑商政策因工商业发展而走向终结B.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农业经济逐渐衰退
C.商业环境相对宽松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D.对外贸易税收逐渐成为政府的主要财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下表是1620年和1850年江南八府一州城乡人口统计。据此判断,这一时段该地区 (     
年代城镇人口(万人)农村人口(万人)
16203001700
18507202880
A.基本实现了城市化B.城市经济规模扩大
C.农业经济日益凋敝D.人口增速全国领先
2019-01-30更新 | 1855次组卷 | 29卷引用:2014年1月安庆一中、安师大附中联考文科历史试卷
7 . 时序观念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基础。下表所列,依照历史信息所属的历史时期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时期历史信息
半两钱、标准衡器、直道
“计工受值”、王阳明、铜活字、“通番禁令”
“九市”、市籍、司隶校尉
参知政事、“瓷路”、交子

A.①③②④
B.②③④①
C.①③④②
D.④②③①
2018-11-12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统考(期中)历史试题
8 . 下表是明清两代对于私盐有关规定的不同记述。据此可知
A.盐税已成为国家的主要税源
B.明清注重保持盐业市场稳定
C.清代完整继承了明代的盐法
D.政府注重维护官盐垄断市场
9 . 下表为中国古代各地治水次数的统计。这可以佐证唐代
地区时代陕西河南山西河北甘肃四川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云南
汉代1819451114111
唐代321132245151812442029471

A.治理黄河仍然处于首要地位
B.政府治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C.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至南方
D.江南地区经济地位迅速提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明前中期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出处
洪武八年(1375年)“禁民间不得以金银货物交易,违者罪之”《明史·食货五》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两浙之民重钱轻钞,多行折使”《洪武实录》
宣德十年(1435年)“户部言民间交易,惟用金银,钞滞不行”《明史·食货五》
宣德十一年(1436年)“于浙江、江西、湖广、南直隶等不通舟楫之处,各随土产、折收布绢白金,赴京充俸”《正统实录》

A.民众赋役不断增加
B.纸币退出了市场
C.政府强化经济调控
D.白银渐趋货币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