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 道试题
1 . 学者王洪军根据相关史料,统计了唐朝政府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分布情况(见下表),据此可知
时间工程
总量(项)
工程分布
南方北方
唐前期1133182
唐中后期776116

A.北方水利技术明显领先于南方B.经济重心完成了南移
C.政府政策影响经济格局的变化D.南方政治环境更安定
2 . 下表为汉代耕牛图画像砖的出土情况统计表,根据该表可以说明汉代
出土地点陕西山东内蒙古江苏山西
出土数量74121

A.铁犁牛耕技术开始出现
B.北方农业发展相对发达
C.铁器已经广泛推广使用
D.政府重视农业精耕细作
3 . 我国第二次大一统帝国(隋唐)出现时的客观形势,和第一次大一统(秦汉)时有些不同。第二次大一统帝国面临一个新的问题(如下表所示)。为解决这一问题,第二次大一统帝国
A.通过加强中央集权来巩固国家政治统一
B.开通了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经济
C.推动南北物资交流以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D.通过运河把经济重心和政治重心相连接
4 . 下表是关于汉代南北方的几项统计数据。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项目北方南方
两汉粮食亩产量(市斤/市亩)96.4864.32
两汉治水活动(次)47(陕豫晋冀甘)7(川苏皖浙赣闽)
两汉户口数(万户)1122274
西汉郡数7429
A.南方耕地面积远低于北方
B.北方是当时经济发展中心
C.中央对南方的控制比较弱
D.北方人口出生率高于南方
5 . 下表清朝人口与耕地变化情况
年代人口(亿)耕地(亿亩)人均耕地(亩/人)
16501.0—1.56.006.00—4.00
17502.00—2.509.004.50—3.60
18504.1012.102.95

上表表明清朝该时期
A.南北人口结构趋向平衡
B.精耕细作的农业传统受到破坏
C.国家赋税收入日趋减少
D.人口增长给社会带来巨大压力
6 . 下表所示为南宋前期绍兴府部分地区每年征购盐额情况

由此可推知,当时
A.商业税率比较低
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C.商品经济占主导
D.特色手工业市镇的兴起
7 . 下表为“清初直隶获鹿县八类丁银负担情况”。从中可以看出
丁别丁数土地(亩)丁银
100亩以上671.91873130.012.222.7
60~100亩671.949297.920.024.5
30~60亩3169.11280420.569.7515.5
10~30亩113132.52006432.1154.1534.3
10亩以下12513659349.5128.4328.6
0亩84818.80064.7314.4
总计348010062462100449.3100

A.人头税在清初税制中已不重要
B.清初人口剧增使人地矛盾尖锐
C.土地兼并使赋税收入明显失衡
D.清初的丁银制度负担严重不均
2019-09-26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安徽省阜阳市颍上二中等三校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表宋代明州鄞县酒坊
乡名酒坊名数量
阳堂韩奥、天童、东吴、下水、屯棣、大嵩、富浦7
翔凤盐场、管江、上水、韩岭、隐学、单步、平水7
手界青山、张村、邓桥、郑湾4
丰乐道陈、横溪、张濠、板弄4
鄞堂甲村、鄞堂、石支、善训、新塘、大狄、茆山7
总计29

表素材可以用来论证宋代
A.农村商品经济有所发展
B.市坊界限已经彻底打破
C.酿酒业已成为主要行业
D.政府摒弃重农抑商政策
10 . 下表是部分先秦思想家的经济主张
主张
将粮食看成是社会财富最重要的部分
只有原始的采集、渔猎和农业才是本业
粮食的生产和储备关系到国家的存在
农、战是国家兴盛的根本

这些主张反映了
A.封建土地私有制基本确立
B.重农抑商已经是社会共识
C.农业生产获得了较快发展
D.工商业的社会作用被忽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