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图为出土于安徽淮南的青铜器鄂君启金节,该金节是公元前323年楚怀王颁发给鄂君启(封地约在今湖北鄂城一带)运输货物的免税通行凭证,金节上的铭文规定了免征数额、运输范围、年限时效以及禁运物资等。这可以反映出当时(     

A.楚王与鄂君的政治经济关系依然严格B.官府垄断商业的局面已被打破
C.江淮流域已出现大规模长途贩运贸易D.青铜铭文成为最早的成熟汉字
2023-02-01更新 | 274次组卷 | 6卷引用:安徽省淮南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粮食安全思想从先秦开始萌芽,至秦汉得以全面发展,隋唐趋于完善,明清最终定型并增加了新的内容。许多思想家开始注意粮食的市场贸易在解决粮食安全方面的作用,并形成了以儒家民本思想为核心的古代粮食安全思想。在这个思想体系中,重农思想是保障粮食稳定、充足供应的基础,储粮备荒是应对粮食危机的主要方式,赈济灾荒是发挥粮食安全作业的重要手段,粮食流通在调剂地区粮食余缺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以粮食为基础的国家政策是重农思想在实践中的体现。

——摘编自吴宾 党晓虹《试论隋唐至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粮食安全思想的嬗变》

材料二 苏联入侵阿富汗之后,美国对其实行粮食禁运,1979-1980年苏联粮食供应量减少了大约600万吨,极大的冲击了苏联的畜牧业,导致了肉类产量的减少,但是其后果与预想的苏联能够找到可以替代大量被禁运粮食的供应来源不可同日而语。禁运也促使苏联意识到粮食自给自足的战略重要性,刺激了国内政策的转向。同时,粮食禁运也导致美国粮食价格大幅下跌,国内市场元气大伤,许多粮食企业面临破产。最终美国政府接受了来自农业界和粮食企业对于撤销禁运政策的压力,于1981年4月取消了粮食禁运政策。

——[英]Tarrant《粮食能不能作为武器?-美国和苏联之间的粮食贸易禁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粮食安全思想的特点及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美国粮食贸易禁运政策。
(3)根据材料并结合当今时代形势,谈谈你对粮食安全的认识。
3 . 清初的赋税因袭明朝的一条鞭法,地有地税银,丁有丁税银。雍正时期摊丁入亩办法推广全国,把康熙皇帝五十六年固定下来的丁银额共计335余万两,全部摊丁入亩,与田赋一起征收。这一规定
A.增加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B.确立以各有土地多寡收税的标准
C.改变了白银原有货币属性D.客观上起到了促进人口增殖作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有学者认为“中国在宋代至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下列符合“第二次商业革命”的是
A.商业活动突破时空的限制B.出现最早的纸币
C.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D.近代工业的出现
2021-09-01更新 | 405次组卷 | 20卷引用:安徽省淮南市2016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沈氏农书》(1640年前后编著)中记载:“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这段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
A.与农业相结合,竞争力强B.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
C.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D.生产方式落后,效率较低
2020-11-01更新 | 139次组卷 | 70卷引用:2014届安徽省淮南二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明朝前期,大部分士人收取酬金为他人作应酬性文章,他们既要看买主的身份及操行,又不写违心的内容。明朝中期后,润笔成为士大夫增加经济收入的重要途径,无论买主品德如何,一律有求必应。这种现象反映出当时
A.阶级矛盾日趋激化B.士大夫阶层逐渐崛起
C.士人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D.儒家伦理道德的影响力增强
7 . 汉代《盐铁论》称“铁器兵刃,天下大用,非庶众所宜事也”。汉初曾禁止商人向岭南地区的南越王国贩卖铁器,迫使南越王赵佗三次谢罪,南方许多农业部落,纷纷请求内附,自愿改为汉郡县。这表明当时汉王朝
A.垄断战略资源,提高财政收入
B.重农抑商,打击工商业经济
C.运用经济手段,维护王朝统治
D.削藩置郡,加强中央集权
2020-09-08更新 | 237次组卷 | 20卷引用:安徽省寿县一中2018届高三第四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朝贡体系是存在于亚洲地区、以中华中原帝国为主要核心的等级制政治秩序体系。在这一体系中,朝贡国向中华帝国称臣,接受朝廷的封号,定期进献贡品,朝贡国由此可以获取巨大的经济利益,学习到先进的中原文化,获得中原王朝的安全保护。而中原王朝对朝贡者往往都采取册封奖赏、“厚往薄来”的态度,并不勒索经济利益,他们只需要通过“万邦来朝”的形式来彰显自身“德化来远”。

这样双方构成了一种仪式化的政治关系,……但至少形成一种和平关系。这使得朝贡体系得以维系千年之久。直到近代,伴随着中华帝国的衰落,朝贡体系才最终解体。

——摘编自简佳星《浅谈朝贡体系》等

材料二   近代以来,西方打着人本主义的旗号,鼓吹所谓的“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等普世价值观,藉此宣扬西方文明优越论。事实证明,这一普世价值体系强调自我为中心,满足西方资本全球扩张的要求,对人口占绝大多数的非西方国家表现出强烈的排他性,反而开启了弱肉强食的“潘多拉魔盒”,带来国际关系的失衡。

——摘自谢文娟《“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基础和现实境遇》

材料三   “世界经济增长乏力,金融危机阴云不散,发展鸿沟日益突出,兵戎相见时有发生,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阴魂不散,恐怖主义、难民危机、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面对全球问题,“世界命运应该由各国共同掌握,国际规则应该由各国共同书写,全球事务应该由各国共同治理,发展成果应该由各国共同分享”。

——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2017年1月)


(1)根据材料一概括朝贡体系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其历史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西方文明优越论的形成根源及所带来的历史危害。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代中国主张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因素。
2020-02-04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届安徽省淮南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9 . 《史记·平准书》记载,汉武帝采纳桑弘羊的建议:“大农之诸官,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即卖之,贱则买之。如此,富商大贾无所牟大利,则反本,而万物不得腾踊,故抑天下物,名曰平准。”这一政策本质反映了
A.打击富商大贾B.鼓励经商致富
C.加强中央集权(中央集权的加强)D.稳定全国物价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明朝前期,消费呈现尚检、务实特征,万历《通州志》卷2风俗载,南直隶通州“弘、德之间,枕有淳本务实之风。”成化《山西通志》卷2载,太原“工商务实勤俭”。然而,中期以降,消费发生嬗变,凸显奢靡之风尚,乾隆《震泽县志》卷25风俗序载,苏州府“万历以后迄于天崇,民多世富,其奢侈乃日甚一日焉。”上至皇室下至民间竞相奢靡,顾炎武认为:“自神宗以来,黩货之风日甚一日,国维不张,而人心大坏,教十年如此矣。”消费奢靡,对明代的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张邦建《明朝中后期奢靡之风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材料二   与16世纪相比,这一时期欧洲消费竞争的特征发生了变化。首先,消费竞争的主体是家庭,竞争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家族的地位和荣耀;到了18世纪,消费竞争的主体则成为个人,消费竞争的目的是为了个人的地位和荣耀。其次,16世纪消费竞争的动力主要在于政治,但18世纪消费竞争的动力主要在于文化与市场,其表现形式就是对时尚的追逐和竞争。而时尚的制造者不仅仅是贵族,市场也参与到时尚的制造中来……时尚的大众参与导致西方进入了“大批量需求”时期。

——李琴《从勤俭节约到消费至上对西方消费主义文化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中后期社会风尚嬗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说明明朝中后期与16-18世纪欧洲消费变化的相同之处,并分析由此产生的主要不同影响及其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