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顺治十六年四月,松江知府就无良商人非法经营假冒品牌与商标案,在衙门口刻石立碑《苏松两府为禁布牙假冒布号告示碑》,要求“商贾贸易布匹,唯凭字号识认,以昭信义”。康熙四十二年、乾隆元年均重申该此禁令。这反映出当时政府
A.限制同行业之间的竞争B.注重规范商人诚信经营行为
C.严格管控商业经营行为D.压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在古代的中西方交往中,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瓷器,五百年前中国的“名片”是茶叶。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
①自然经济长时间内没有根本性突破   ②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
③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   ④对外贸易一直居出超地位
A.①②③B.②④C.②③④D.①③
2020-04-23更新 | 196次组卷 | 76卷引用:2014届安徽省涡阳四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日本学者宫崎市定在《东洋近代史》说:“中国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都市的发达,知识的普及,与欧洲文艺复兴现象比较,应该理解为并行和等值的发展,因而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

中国现代历史学家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认为“宋代对外之积弱不振、宋室内部之积贫难疗。”


评析材料中有关宋代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多角度充分论证,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2020-04-06更新 | 590次组卷 | 3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阚疃金石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唐朝诗人王建在《汴路即事》中写道:“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这表明(       )
A.草市在当时开始出现了B.市已经突破了时空限制
C.草市成为地方商业中心D.当时征收的商税非常重
2020-03-01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毫州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5 . 在棉纺织业中心松江,一些商人开暑袜店,利用雄厚资金购进大量的有尤墩布,分发给当地男女居民缝制暑袜,计件付给工钱,再将暑袜拿到店里出售获利。这反映了( )
A.当地男女成为独立的手工业生产者B.暑袜店已成为手工工场
C.当地男女成为专门被雇佣的生产者D.商业资本进入生产领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据统计,宋朝耕地面积为5.6亿亩,明朝增加到8.5亿亩,清朝又增至1l亿亩——12亿亩。在新增加的耕地中,不少是“瘠卤沙冈…‘陡绝之地”。其反映(       )
A.人口一直在快速增长B.新农作物不断引进
C.疆域辽阔且不断拓展D.农业生产技术落后
7 . 据史料记载,公元8-10世纪时,每年进入广州的外国人超万人次,广州出现了专门供外国人居住、经商的“蕃坊”,还出现了一些将舶来的商品进行加工的新型行业。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海上丝绸之路形成并得到发展B.中国南方的经济开发向深度发展
C.中国的海外贸易地域更加辽阔D.广州外贸发达已成为国际化都市
8 . 西汉末年以后,豪强地主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田庄,田庄内部自给自足。考古发现在东汉豪强地主的墓中有许多陶风车、陶水井、短辕一牛挽犁画像石、曲柄锄石刻、水利灌溉模型等陪葬品。这主要说明
A.田庄威胁个体经济发展B.汉代的土地兼并十分严重C.汉代厚葬风气比较盛行D.田庄经济具有一定进步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秦法规定:“布袤八尺,福(幅)广二尺五寸。布恶,其广袤不如式者,不行。”汉法也规定:“贩卖缯布不盈二尺二寸者,没人之。能捕告者,以畀(给予)之。”材料反映出秦汉时期
A.注重立法规范市场秩序B.商品市场秩序比较混乱C.通过立法确保产品质量D.政府鼓励发展商品经济
10 .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征收的正规关税是相当低的,约在值百抽二和值百抽四之间,但海关官吏经常索取一倍于此的钱财勒索高达三、四倍的事件也非罕见。这种状况
A.有效维护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B.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来侵略
C.有利于缓解清廷的财政负担
D.妨碍了中外之间的正常交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