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大街小程叫卖食品的小贩‘吟叫百端',大小商店铺席连绵不断,夜市直至三更尽。五更又开市。”上述现象最早有可能出现在
A.西汉长安B.唐前期的洛阳C.北宋开封D.清朝北京
2 . 《清世宗实录》中记载:“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唯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其主张实行什么样的经济政策(     
A.“重商主义”政策B.“重农抑商”政策
C.“闭关锁国”政策D.“自由放任”政策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统治者也自称受命于天,君临天下,统驭华夏,扶绥万邦,构建起以中国为中心、以中国四邻国家为藩屏的封贡体系。明太祖告诫:“吾恐后世子孙,倚中国富强,无敌兴兵贪一时战功,致伤人命,切记不可!”乾隆帝坚决拒绝苏禄国以户口、人丁编入中国图籍的恳求。明清皇帝对藩属国进贡的礼品从不计较,还体谅该国情形,逐步减少贡品数量和进贡的次数,厚往薄来。藩属国内部事务由各国自主处理,中国不加干涉。藩属国受外来侵略,中国政府有义务保护其安全。中国还出面调停藩属国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避免战争,使和睦相处。封贡体系各国之间,经济、技术和人员广泛交流,互通有无,共同发展。因封贡使团来往交流及学者互访并留学肄业等,中国传统文化广泛传播到藩属各国,各国优秀文化也传到中国,共同构筑了中华文化圈。各国对海难船货互助互救,乾隆时,政府建立了动用公款抚恤沿海各国难船的制度,进一步加强了海上互救的力度。

——摘编自:张顺洪、高翔等《明清时代的中国和世界》

材料二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国家率先踏上对外殖民扩张的道路。18世纪,拉丁美洲已经完全处于欧洲列强的殖民统治之下。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化和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欧洲列强的海外殖民活动愈演愈烈。19世纪中后期,伴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资本主义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把亚洲和非洲的广大地区变成了它们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列强已经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建立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了人类历史上由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奴役和控制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极不合理的状态。

——摘自:《中外历史纲要》(下)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统治者建立封贡体系的原因,概括明清封贡体系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西方殖民主义与明清建立封贡体系在目的和方式上的不同,结合有关史实,分析西方殖民主义的主要后果
2021-04-07更新 | 21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2021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古代浇铸青铜器温度的控制至为关键,决定铸造成功与否。青铜的浇铸需要在1200℃左右,但对于古人来说,他们没有任何仪器,只是靠经验,凭肉眼观察熔化合金的颜色来判断。这一技术
A.表明我国青铜铸造工艺领先世界B.推动金属冶炼技术达到成熟
C.反映了农业生产工具的精湛工艺D.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西汉农书《氾胜之书》指出:“凡耕之本,在于趣时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即是要及时耕作,改良土壤,重视肥料和保墒灌溉,及早中耕,及时收获。由此反映出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是
A.小农经济B.铁犁牛耕C.精耕细作D.男耕女织
6 . 《史记.货殖列传》载:(汉化)“陈夏千亩漆,齐鲁千亩桑麻,谓川T由竹,及名闰万家之城,带郭千出,市钟之田,若干而卮茜,千啡麦韭,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其中“千亩”,“千畦”的经营者多是家强地主。这反映出,当代
A.重农抑向收策的改变B.商品生产已在乡村盛行
C.农业经济在多元发展D.地方割据势力不断发展
2020-12-14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2021届高三12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7 . 汉武帝时,除有市籍的商贾不得为官外,又颁布了“贾人有市籍者及其家属,皆无得籍名田以便农”的法令;接着又颁布“初算商车”“算缗钱”等诏令,对商人所拥有的车辆、商品、资产征税。汉武帝时期这些举措
A.意在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B.表明汉初商业发展促进了经济恢复
C.体现了商业管理十分严格D.打击了依附于王国的各地商人群体.
8 . 道光《怀宁县志》载:“农民一由烟之获较厚于一亩田,人之耽烟者视为用不可或缺之物。”因此,烟草种植快速推广。宿松县“清中叶,东南两乡居民各就高阜地土试种烟草,续种植愈广,西北两乡间亦有栽种者。”这说明该地区
A.自然经济在逐渐解体B.农业主导地位开始动摇
C.农业商品化趋势明显D.重农抑商政策趋于松动
9 . 乾隆时期,江南地区“至蚕忙之月,官长停其征讼,里民停其婚丧,亲友息其往来,专心事蚕。...来侗者成都市,即日用百余人,登时俱有。.... 多之家,佣工者甚众,即饭食亦是雇觅人做。”这表明当旺江南地区
A.封建人身依附关系增强B.社会贫富分化日益加剧
C.农民与市场的联系密切D.经济发展颠覆传统观念
10 . 材料:在国有专营体制方面,历代进行了不同模式的实验。到了宋代,则在牌照制度上又有了创新,在当时有两种模式,一曰“买扑”,一曰“钞引" 。

“买扑”类似于后世的招标承包制,政府拿出一块资源,向民间公开招标,价高者得之。招标办法有很多种,最普遍的是“实封投状法”,也就是现在的暗标制:“钞引”相当于后世的特许经营制,主要出现在暴利性的盐业。简而言之,就是商人先向官府缴纳一定数量的钱物换取凭证——时称“交引”“盐钞”。然后,拿凭证到指定机构支取食盐,再到指定地点销售。这样,“盐钞”就成了当时一种硬通货,在当时就出现了以买卖“盐钞”为主的各类交易市场——专业商铺、交引铺和买钞场。后世把货币成为“钞票”,始自于此。

——摘编自《历代经济变革得失》(吴晓波著)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买扑”“钞引”这一制度创新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买扑”“钞引"这一制度创新的历史影响。
2020-05-10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安徽省池州市高三5月教学质量监测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