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弗兰克的《白银资本》在中国风靡一时,其主要观点认为:自古以来,这个世界便存在着一个贸易圈:非洲—亚欧贸易圈,新航路的开辟只是为这个古老存在的贸易圈带去了白银并形成了资本,从而开拓并形成了世界市场。而中国由于是世界上最大的白银吸纳国家,全球大概最终有1/31/2的白银最终流入中国,这个数字大概是700010000吨。

材料二   1567年)福建巡抚都御史上书曰“请开市舶,易私贩为公贩”。明穆宗当即批准了这一奏请,宣布解除海禁,调整海外贸易政策,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史称“隆庆开关”……从1567年到1644年这段时间,海外流入大明国的白银总数大约为3亿3千万两,相当于当时全世界生产的白银总量的三分之一。


依据以上两则材料总结一个围绕中国的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作出历史解释。(要求:论从史出,观点正确,论证准确)
2022-05-17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江津第五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下表为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一些状况。造成这些状况的主要因素是
领域发展的状况
农业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
手工业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进步明显
A.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B.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
C.农业与手工业的结合D.经济结构的逐步调整
3 . 古徽州因独特的地理环境留下了富有特色的民间文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徽州古村落利用天然的地理形势进行设计,通过适量采用花墙、漏窗、楼阁、天井等建筑手法,沟通内外空间。无论大小聚落,因是聚族而居,微州古村落均以宗祠为中心来营建民宅、园林、牌坊等。民宅所建的天井,可以采光通风,无形中将天人合一的观念引入其中。民居院落相套,造就出纵深自足型家族的生存空间,形成左右对称、长幼有别、尊卑有序的住家格局。

——摘编自王星明《微州古村落》

材料二   徽州文书是指宋朝到民国徽州所属六县及与之相毗邻的淳安等县遗存的契约文书,呈现出以土地文书(土地所有权、经营方式的变动等)商业文书(商业合同、账簿等)宗族文书(祭祀、族规、家法等)为大类的特色。

——据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九卷(明时期)》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徽州建筑中包含的民族文化特性,并援引材料予以佐证。
(2)根据材料二,指出徽州古文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021-06-07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江津中学2021届高三5月全真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西汉昭帝时召开盐铁会议,代表政府的桑弘羊与代表民间的贤良文学,就西汉以来的财政经济政策等问题展开辩论。会后政府颁布法令,改酒业官营为向卖酒者征税,又下令罢关内铁官,部分地允许私人采炼和贩运铁器。这反映出当时
A.政府抑商政策发生异变
B.盐铁官营不利于国家统一
C.民意左右着政府的决策
D.官营经济由膨胀转向收敛
2019-08-22更新 | 127次组卷 | 20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重庆市江津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黄虞稷《千倾堂书目》所录明代经济史著作统计(节选)如表所示,根据材料可以推断,明朝
田赋类漕运类水利类荒政类盐政类钱法类
13本57本50本22本30本4本

(注:漕运指利用水道调运公粮以供中央政府支配)
A.农业税的比重大大上升
B.漕运推动海外贸易发展
C.经济国家主义明显
D.白银外流引起货币改革
6 . 西汉初年,民营工商业经营相对独立。但在汉武帝之后,民间资本大量由工商业向农业转移,以田庄为代表的以农为主、辅以工商的混合型经营模式逐渐壮大。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垄断经营和实施专卖制度
B.土地兼并现象的日益加重
C.民间资本的经营方式较为落后
D.私营工商业承担高额赋税
2019-03-16更新 | 1785次组卷 | 21卷引用:重庆市江津中学2021届高三5月全真模拟历史试题
7 . 《中国清代科技史》中写道:“如果把中国科技发展史比作一只航船,那么当我们翻开它几千年的航行日志时,顺治元年至宣统三年(1911年),这268年的航程是如此艰难曲折。鸦片战争前,水浅风弱,驶速迟缓……”鸦片战争前中国科技发展“驶速迟缓”的主要原因有
①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
②专制集权的官僚体制
③闭关锁国政策的实行
④漠视私有产权,没有专利权观念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太祖认为,“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自然家给人足。”清雍正皇帝也说,“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摘编自《明实录·太祖实录》《大清会典事例》

材料二(明朝中后期)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

—摘编自《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六七六引《苏州府志》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明太祖和清雍正皇帝的认识有何共同之处?这种认识对明清时期的工商业发展有何影响?

(2)材料二从本质上反映了城市经济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方面分析明清之际这种新现象受到了哪些因素的阻碍?

(3)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出哪些认识?

9 . 1651年英国颁布《航海条例》,规定凡出入英国或英国殖民地的货物都必须由英国船只载运;1656年清政府颁布《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州沿海的居民内迁三四十里,“寸板不许下海。”这两条政令
A.是依据各自的经济基础而制定
B.不利于两国海外市场拓展
C.都禁止各自国民进行海外贸易
D.增强各自国家的经济实力
2018-07-08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校级联考】重庆市江津中学、合川中学等七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据学者统计,我国农业生产的亩产量在战国时期为79.41斤,西汉初年为93.68斤,汉武帝时117.11斤,到1938年为115斤,1949年为130斤。这主要反映出中国农业生产具有
A.脆弱性
B.封闭性
C.落后性
D.渐进性
2018-07-08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校级联考】重庆市江津中学、合川中学等七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