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后汉书·杜诗传》中载:“……建武七年(公元31年),迁南阳太守,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而见功多,百姓便之。”“冶铁者为排吹炭,今激水鼓之也。”材料中所述发明(     
A.代表古代冶金技术的新发展B.体现了古代灌溉工具的重大创新
C.表明东汉出现新的冶金材料D.直接推动了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
2 . 下表是摘引自古代史书中有关中国农业发展的一些历史叙述。据此可得出的共同结论是
出处论述
《后汉书》杜诗“迁南阳太守……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广拓土田,郡内比室殷足”
《汉书·元帝纪》“以三辅、太常、郡国公田及苑可省者,振业贫民。赀不满千钱者赋贷种、食”;“江海陂湖园池属少府者以假贫民,勿租赋”
《汉书·文帝纪》“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而民或不务本而事末,故生不遂。朕忧其然,故今兹亲率群臣农以劝之,其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

A.汉代政府推行轻徭薄赋
B.汉代区域农业发展不平衡
C.汉代政府实施重农政策
D.汉代手工业技术获得发展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所示


材料二   白居易诗《朱陈村》描写了唐代农村生活景象。“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 机梭声札札,牛驴走坛纺。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率。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请回答:
(1)据材料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农业发达的原因。
(2)据材料概括小农经济的特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
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   ②重视农业的观念
③传统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④出现于春秋时期,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0-06-14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中卫市海原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六街鼓歇行人绝,九衢茫茫空有月。九衢生人何劳劳,长安土尽槐根高。”(唐诗《秋夜吟》)这首诗反映了唐朝
A.城市管理比较严格B.民众生活规律
C.经济发展逐渐萧条D.坊市制度发展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6 . 以下对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正确表述是:
A.东汉杜诗发明灌溉排水工具水排
B.商朝时,江西景德镇已成为著名的瓷都
C.马王堆古墓出土的清代素纱禅衣证明当时已具有很高的丝织水平
D.南北朝时期采用灌钢法冶炼钢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列诗句中,反映了古代中国乡村商品经济发展状况的是
A.“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
B.“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C.“夜行山步鼓冬冬,小市优场炬火红”
D.“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经济发展”这一主题时,得出以下部分结论。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A.曲辕犁的发明是我国古代耕作技术的进步
B.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了灌溉工具水排
C.宋朝的市彻底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D.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成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
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②重视农业的观念
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
④安土重迁的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19-05-22更新 | 490次组卷 | 47卷引用:2011-2012学年宁夏贺兰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乾隆《吴江县志》载明末周灿诗:“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人家勤织作,机杼彻黄昏。”诗中“人家”“机杼彻黄昏”是因为(   
A.水上集市不受时空限制
B.家庭纺织工勤奋“走中原”
C.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
D.尊富崇利意识蔚然成风尚
2019-01-30更新 | 1866次组卷 | 50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