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8 道试题
1 . 唐朝前期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管理。可以作为其直接证据的是(   
A.“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B.“勒坊内开门,向街门户,悉令闭塞”
C.“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
D.“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2020-09-18更新 | 382次组卷 | 24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褚兰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乞巧节”(学习纺织工艺的节日),它起源于我国古代“牛郎与织女”的美丽传说。导致节日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古代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B.人们对此神话传说的钟爱
C.中国古代自然经济长期占主导地位D.人们对牛郎与织女遭遇的同情
2020-07-29更新 | 49次组卷 | 18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褚兰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历史试题
3 . “自汉至唐,犹有授田之制……盖至于今,授田之制亡矣。民自以私相贸易,而官反为之司契券而取其直(值)。"南宋叶适的言论反映出当时
A.地权转让的制度化B.官衙作风的强盗化
C.租佃经营的市场化D.土地兼并的严重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明代前期,政府在服饰上有一系列严格的繁杂细致规定:例如力主汉服和严禁胡服等。到明代中后期,民众服饰呈现出千姿百态风格并有了一定的穿着自主意识。这一变化表明
A.社会发展冲击传统礼制B.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
C.程朱理学失去独尊地位D.外来文化影响了审美观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宋代时期,温州农村“地不宜柒而器用备”、所用漆原料大多来自浙西山区;平江府洞庭湖山区农户以种桑和相橘为生,所需树苗皆由外地输入,而“糊口之物,尽仰商贩”;绍兴等地养鱼之风日隆,所需鱼苗由江州远贩而来。这些现象反映出当时
A.对外贸易已十分发达B.区域间经济分工较明确
C.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D.农村消费以市场为主导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晋商在区域中充当着中介作用,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商品的长途贩运,使商品的流通突破了区域的限制。这反映出晋商
A.促进区域间经济交流B.推动商业市镇的兴起和繁荣
C.主导商品经济的发展D.满足社会各阶层的经济需求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在古代的中西方交往中,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瓷器,五百年前中国的“名片”是茶叶。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
①自然经济长时间内没有根本性突破   ②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
③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   ④对外贸易一直居出超地位
A.①②③B.②④C.②③④D.①③
2020-04-23更新 | 196次组卷 | 76卷引用:2014届安徽省涡阳四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南朝刘宋时期,谢灵运的“田园别墅”一改汉代“千树橘”的单一经营,变成粮食、桑麻、蔬菜、水果等多种经营格局,“春秋有待,朝夕须资。既耕以饭,亦桑贸衣。艺菜当肴,采药救颓”。这反映出“田园别墅”
A.推动了农产品的商品化B.具有鲜明的自然经济特色
C.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D.使世家大族生活日益腐化
10 . 杜甫在田园诗《春水》中写道:“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己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该诗反映当时
A.农业耕作工具改进B.水排用于农田灌溉
C.出现提水机具筒车D.高转筒车普遍使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