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6 道试题
1 . 如图是某同学课堂笔记,根据笔记内容,他学习的主题是
A.宋代的农业B.唐朝的金融C.元朝的外交D.明朝的经济
2 . 东汉末年至魏晋之际,关中、中原两大经济区的人口急剧减少,北方士民纷纷背井离乡,举家南迁。此后南方许多荒原变成肥田沃野,荆扬的洞庭、鄱阳、太湖流域成了谷仓地带,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三熟之稻”。这说明当时人口南迁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造成了南方人多地少的矛盾B.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开发
C.加剧了南北矛盾和割据状态D.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2021-10-20更新 | 454次组卷 | 23卷引用:福建省永春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茶马古道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兴于唐宋,盛于明清,藏族聚居区出产的骡马、毛皮、药材等和内地出产的茶叶、布匹、盐和日用器皿等,在横断山区的高山深谷间南来北往,流动不息。这一现象
A.说明政府抑商政策松动B.扩大了中外贸易的范围
C.推动了跨区域文化交流D.反映了西南地区经济交流频繁
4 . 《资治通鉴》对某一制度记载:“(政府)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医移退一,使之与居者均,无侥利。”该制度的实施
A.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B.延续了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
C.增加了农民缴纳赋税的经济负担
D.实现了赋税形式由实物向货币转变
2021-07-13更新 | 409次组卷 | 14卷引用: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明代郑和船队在下西洋航行中,除了使用“针路”(罗盘方位)、“更数”(水上里程)等航海技术,还使用了阿拉伯人的“牵星过洋”(星辰定位)技术,从而到达非洲东海岸一些地区。由此可知
A.阿拉伯人航海技术高超B.地理环境制约东西方交流
C.中国传统航海技术落后D.东西航海技术具有互补性
2021-07-09更新 | 210次组卷 | 20卷引用: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如表是西汉末、东汉中期部分地区民户数量表单位:户,据如表可知,在此期间
都名西汉末东汉中期
代郡(今河北、山西间)5677120123
太原(今属山西)16986330902
南阳(今河南南部及湖北、陕西部分地区)359316528551
汝南(今河南东南、安徽西北)461587404448
豫章(今属江西)67462406496
零陵(今湖南、广西间)21092212284
A.长江以南经济发展加速B.豪强大族势力没落
C.南北经济的不平衡加剧D.个体农耕经济衰退
2021-06-08更新 | 11491次组卷 | 74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枫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战国时期,粮食价格已用铜币来计算;临时雇工即“佣客”工资已用铜币来支付;国家征收的部分赋税已开始用铜币来交纳;当时在各国流通的铜币有“布”“刀”“圆钱”“铜贝”四种形制。这表明
A.重农抑商政策效果不佳B.社会政治影响到货币的形制
C.青铜铸造技术有所进步D.商业发展促使货币广泛流通
9 . 明清时期我国城市化出现“离心现象”——在其它国家,城市人口比重愈来愈高,也愈来愈集中,小城市变大,大城市变得更大;但在中国,明清两代的几个大都市,从人口到城区规模都比两宋和元代时缩小许多。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  )
A.小农经济的发展B.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C.新航路开辟影响D.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
2021-04-29更新 | 421次组卷 | 74卷引用:福建省宁德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商周时期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充分展示出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下图所示青铜器物
A.彰显着统治阶级的权力和地位B.都是西周时期青铜器的代表
C.体现出民营手工业的精美工艺D.在社会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