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表为《史记》对战国时期相关社会现象的记载。这反映出战国时期

记载

出处

宋国一庄姓商人开了酒铺,他“升概甚平”(称酒公平)“遇客甚谨”,还把酒铺招牌挂得很高,以招徕顾客,多做生意《史记·货殖列传》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史记·田单列传》
A.商贩注重市场经营的技巧B.长途贩运贸易得到发展
C.商业受抑制的境况被改变D.经商理念源于社会生活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公元779年,日本遣唐使布势清直被派往中国进行考察。公元781年回国前,他应邀旁听朝会,听到户部尚书向皇帝奏报,今年朝廷的财赋收入增加到一千三百五万六千七十贯(盐利不在此限),比前几年财赋收入增长显著,他感到非常震惊。会后,布势清直对唐朝实行的赋税制度进行了深入研究,准备回国后向日本天皇汇报。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为遣唐使布势清直拟定一篇汇报提纲。(要求:主题明确,史实准确,逻辑清晰,200字左右。)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至于元嘉末……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繁息,……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材料二 隋唐时期,西北是全国政治中心。西北指陕、甘、宁、青、新五省(区),面积占全国1/3,是丝绸之路的主要通道。因西北少数民族的军事威胁,政府驻戍庞大的军队,并将营农和防边结合。为持久计,隋在陇右、河西、西域等地屯田,唐代严管州军屯政,每年举行“屯官叙功”,以示考核。当时全国屯田992屯,关内、陇西与河西三道占584屯。西北屯田减轻了政府的财政压力和百姓的免输之劳。屯田之外,隋唐还在西北发展官牧业,蓄养的战马数量庞大,还能满足宫廷、政府厩马、祭祀和宴飨之需。唐太宗平定突厥后,对塞内民族“怀柔”,进贡者备尝其值,广设市场,敞开渠道,满足各族不同的物资需求。安史之乱前,西北“自安远门西尽唐境万二千里,闾阎相望,桑麻翳野”。

——摘编自李清凌《西北经济史》


(1)比较材料一中的两则材料,说明我国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这些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唐时期西北地区开发的原因。
2020-11-18更新 | 53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城东中学、南安市华侨中学、石狮市第八中学、泉州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时期的铁锄(1953年于湖南长沙子弹库出土)


《国语·齐语》载:“美金(指青铜)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指铁)以铸锄(锄)、斸(斧)……,试诸壤土。”

——《国语齐语》

在我国,铁器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三千三百年前的商代中期,但当时的铁是自然陨铁,而不是人工冶铁。我国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出现在两千五百年前后,也就是春秋战国之际,铁器已经有了斧、锛、凿各种刀具,中国社会历史进入铁器时代。

——白云翔

材料二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开始使用,耕犁和牛耕技术也随之出现,并首先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实行起来……秦汉以来,随着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耕犁也有所革新,除犁铧是全铁外,还创造了犁壁,从而更有利于深耕和碎土。

——陈文华《农具发展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材料一中三则材料的选取围绕什么共同的主题?其中哪一则最有实证性,为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春秋战国至汉朝农业生产变化发展的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如何?
5 .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下令在盐铁产区设立盐官铁官,盐官设置遍及28郡国,铁官设置遍及10郡国,严禁私人煮盐铸铁。这一举措有利于
A.推广汉初经济政策B.扩充地方郡国实力
C.强化对地方的控制D.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图1、图2选自清代宫廷画师焦秉贞创作的《康熙御制耕织图》。画作反映出
A.创作者对于理想社会的追求B.农业耕作工具取得突破性发展
C.农民社会境遇得到明显改善D.自然经济下的辛勤劳动被推崇
2020-10-14更新 | 355次组卷 | 15卷引用:福建省福州黎明中学2024届高三选择考冲刺(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西汉时期,盐业官营的形式,是在产盐区设置的盐官备煮盐用的“牢盆”,募人煮盐,产品由政府统一收购发放。铁业官营的形式,是由产铁区设置的铁官采冶铸造,发卖铁器。盐铁官营
A.表明政府鼓励工商业的发展B.增加了百姓的赋税负担
C.有利于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D.稳定盐铁价格保障民生
2020-08-19更新 | 202次组卷 | 21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西周时期出观“千耦其耘”的劳动场景,春秋战国时期出观“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的现象。这表明
A.农业经营方式由集体耕作到个体农耕
B.小农经济成为古代社会基本生产模式
C.土地制度由国有制演变为地主私有制
D.精耕细作推动古代农业长期领先世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2019年,在河南淮阳发掘出一处距今约4000年的龙山文化遗址,其中有各种形制的圆形遗存分布于人工垫筑的台基之上,经考古专家初步判断,很可能是当时粮仓的遗迹。如判断无误,这一遗存可实证
A.原始农业的发展B.贫富分化的出现
C.社会阶级的产生D.早期国家的形成
2020-07-22更新 | 902次组卷 | 53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侨育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读下表,这反映出(               
记述出处
三十一年,……米石千六百。《史记·秦始皇本纪》
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汉书·食货志》
(汉高祖)令民铸钱,……而不轨逐利之民,蓄积馀业以稽市物,物踊腾粜,米至石万钱,马一匹则百金。《史记·平准书》
A.秦朝苛政严重破坏社会生产B.汉初通货膨胀现象突出
C.商人逐利是市场失序的根源D.盐铁官营政策逐渐失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