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秦汉至明清,中国人口有过五次大规模的迁移,即南北朝八王之乱引起的“永嘉南迁”(307-312);唐代安史之乱后(公元755年)汉人大规模南迁;北宋靖康”后北人第三次南迁高潮;明初汉人的大规模北迁以及清代人口向山地和边陲的大迁移。这些移民潮,持续时间都很长,规模也很大,每次人数多达数十万,上百万。

       ——丘立本《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人口的国际迁移》

材料二   中国流动人口的规模在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中持续增长,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从1982年的657万人增长到2010年的2.2亿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占全国总人口的17%左右。上海、广州和北京等城市的当地常住居民中,约40%是流动人口。大部分流动人口是从农村流动到城市的年轻劳动力,2010年全国流动人口中约有1.5亿人来自农村,省内流动人口中有54%来自农村,跨省流动人口中则有近82%来自农村。

中国人口流动的主要趋势一直是从中西部向东部和东南沿海一带流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前期,珠三角地区吸引了全国大量劳动力流入。广东省的流入人口规模至今仍在全国居首位,东莞、深圳、中山等城市的流入人口数量已占常住人口的一半以上。……90年代以后,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对流入人口的吸引力逐渐增强,与珠三角和京津冀共同成为流入人口集中的三大都市圈。21世纪以来,长三角地区流入人口增长速度超过珠三角地区,其中以浙江流入人口增长幅度最大。

       ——郑真真、杨舸《中国人口流动现状及未来趋势》


(1)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口迁移对古代经济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态势。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上述情况的产生与我国改革开放的内在联系。
2020-08-21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欲于器用服玩之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且愚民见工匠之利,多于力田,必群趋而为工,则物之制造者必多,物多则售卖不易,必至壅滞(不流畅)而价贱。是逐末之人多,不但有害于农,而并有害于工也。小民舍轻利而逐重利,故逐末易而务本难。苟遽然绳之以法,必非其情之所愿,而势所难行。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崇尚朴实,不为华巧。如此日积月累,遂成风俗。虽不必使为工者尽归于农,然可免为农者相率而趋于工矣。

——摘自《清世宗实录》卷五七

材料二  农业调整法:国会的政策在于──

6 a)兹授权农业部长,如棉花生产者书面同意将其1933年的棉花产量至少较上年减产30%,而且不增加每一英亩的施肥费用时,农业部长均得与之订立特权买卖合同,商定售予该生产者以数量不超过其前一收获年度所减产量的棉花;(c……此项减少棉花产量的协议应载有另一条款,即棉花生产者不得将生产棉花的土地用于生产全国出产的任何其他农产品,以供直接或间接出售……

8  为了实施所宣布的政策,农业部长有权──通过与生产者达成协议或其他自愿方式,规定任何基本农产品的种植面积和减少其供销的产量,或二者并减,并规定与此有关的地租和津贴报酬,按照农业部长认为公平合理的数额,从供此项报酬的款项中支付。

——摘自王春良编《世界现代史文献与要论选编1900—1988

材料三  1953—1962年中国的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年鉴(1953—1962)》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世宗认为“本末”之争的焦点。他主张以什么方式解决“本末”矛盾。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本末”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分析《农业调整法》的直接目的并概括其内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农业调整法》的消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归纳1953年至1961年中国粮食产量的总体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政治因素,并说明1962年粮食产量比1961年增加的主要原因。
(4)综合以上材料,请你提炼其中蕴含的主题并进行简要论证。
2020-08-10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16届高三学业调研抽测(第二次)历史试题
3 .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改革农业经营模式,是实现城乡共同富裕的途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并厉行除旧布新,力求富国强兵。但历代对此褒贬不一。董仲舒说上曰:“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苏轼上书神宗:“睢商鞅变法不顾人言,骤至富强。亦以召怨天下……虽得天下,旋踵灭亡。”

——摘鳊自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


(1)简析材料一中商鞅的变法措施对农业经营模式转变的影响。根据材料一,归纳董、苏二人否定商鞅变法的理由,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出发点。

材料二   张謇为近代著名实业家,曾创办通海等盐牧公司,为大生纱厂等提供原料。

张謇认为,“实业者,西人赅农工商之名,义兼本末,……义有先后而无轻重。……“考之泰西各国,近百年来,讲求农学,务臻便利。”“农以垦荒为先”,“农产之重要,无过于棉”,他说:“我国有小农而无大农,故终岁勤动,往往仅足自给。……当集公司而兴农业。”建议“久荒之地,听绅民召佃开垦,成集公司用机器垦种。

国人能为地主而资力不足,外国人有资力,又有技术,而不能为地主,非合并而利用之,无以收化荒成熟之效。但须不犯土地、尊主国之权。”并亲身实践,于1901年联络汤寿潜等人发起报股,创办通海垦牧公司。……利用沿海滩涂建立起了数十个垦牧公司及其它相关企业,掀起了一个围海造田的热朝。

——摘编自:苑书义《清史研究孙中山与张謇的农业近代化模式述论》


(2)根据材料二,概括张謇“通海垦牧公司”经营模式的特点。为什么该公司在“1911至1925年间,获利尤为丰厚”?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该农业经营模式的看法。

材料三   20世纪以来中美改革农业经营模式的系列举措

国家时间农业文件及其调整措施内容摘要
美国1938《农业调整法》:加强农业计划,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农民收入。
1949《1949年农业法》:调控农产品价格,解决生产过剩,实施环境保育计划。
1985《食物安全法》:降低价格支持成本,减少对市场的干预。
1996《农业完善和改革法》:完善市场导向,减轻财政压力,促进农产品出口。
中国1958《关于建立农村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建立农村人民公社。
1983《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业合作化新发展。
1985《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取消农副产品统购派购的制度。
2005《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加快科技进步。

(3)据材料三,概括中美改革农业经营模式系列举措的共同发展趋势。
2020-04-03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14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时期乡村人口向市镇流动,逐渐形成城镇。以苏州府所属吴江县为例其境内市镇人口越来越多,市镇数量也越来越多,相对的村落越来越小,乡村经济逐渐衰落。通过各大城镇的商人活动,其市场范围扩大及于全国。据上海地方志载:“闽广人于二三月载霜糖而来,买花衣以归,楼船千百”。这对于地域观念的融消与社会群体意识的产生,实具有相当的重要性。

——赵冈《明清市镇发展综论》

材料二   20世纪20、30年代,卢作孚将北碚建设成为了全国闻名的现代化城镇,开创了“北碚模式”。他在借鉴南通经验、青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嘉陵江区域丰富的矿产资源而建设的北川铁路、文笔坨电厂等生产事业,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聚集,为北碚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他极为重视市民素养的培育,“让民众自己起来解决公共的问题”,发动民众修建了北泉公园、平民公园等设施,改善了人居环境,北碚的成功实验推动了周边乡镇公共事业的兴办。卢作孚十分重视科学研究在地方建设中的作用,中国西部科学院的成立使得当时中国科学社的众多学术精英着手“帮助四川做几件事”,这也是抗战后大量科研机构迁至北碚的发端。

——潘洵《卢作孚与中国近代乡村现代化的“北碚现象”

材料三   新中国历史上将城市人口转移到农村,较大规模的有三次。第一次是1960年,农业不堪重负,不得不下放城市劳动力6000多万。第二次发生在“文化大革命”中,城市1600万知识青年到农村上山下乡插队。第三次发生在1988年,中国当时经历的是一有6400万劳动力转入乡镇企业就业,即所谓“离土不离乡”。

——彭有祥《论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时代演进》

材料四   1956—1973年是日本城市发展的黄金时期,期间美国对日投资与援助达到49.6亿美元,为日本城市经济的起飞创造了条件。日本政府为促进城市化发展,在工业用地、交通设施等方面,提供了多种多样的金融支持和帮助。同时为使农户有时间在城市从事非农产业,日本政府设法提高了农业机械化程度,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加强了城镇、城乡间联系,为实现城乡一体化提供了可能。

——高强《日本与美国城市化比较》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发展的特点,并分析这一时期市镇发展对社会经济和社会意识产生了哪些影响?

(2)根据材料二,归纳“北碚模式”的内涵,并指出“北碚模式”的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指出“非城镇化的工业化”的含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和第三次人口转移的政策因素。

(4)根据材料四,概括日本城市化发展的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白圭,用人也……白圭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与:出售)。……趋时若猛兽挚鸟之发。故曰:‘吾治生产(经商之事),犹伊尹、吕尚之谋,孙昊用兵,商鞅行法是也……’盖天下言治生祖白圭。”“吕不韦者,阳翟大贾人也。往来贩贱卖贵,家累千金。”

——【西汉】司马迁《史记》

材料二:元稹《估客乐》一诗生动描述了唐前期商人贩运的商品:“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炎州布火浣,蜀地锦织成。”

——摘编自宁欣《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和特点》

(宋时开封)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第二,三门皆动用什物。卖蒲合、簟席、屏帏、洗漱、鞍辔、弓剑、时果、脯腊之类……两廊皆诸寺师姑卖绣作、领抹、花朵、珠翠、头面、帽子、绦线之类。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材料三:明清两朝,都是延续了数百年的统一王朝,政治统一和社会相对安定。……“(明万历年间)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指徽州),江北则推山右(指山西)。新安大贾,鱼盐为业。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粟。新安奢而山右俭也。”

——摘编自《中国古代商业概貌的发展和特点》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白圭的经商理念。概括战国时期商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宋代的商品种类与唐朝相比有何变化。
(3)据材料三,概括明清商业发展的特点。比较“富室之称雄者”的不同之处。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代开辟了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汉书·地理志》记载,汉代商人的海上贸易已包括了全部南海诸国和整个印度洋区域,并远伸到西亚乃至欧洲。东晋南朝时期,北方战乱,南方政权对海外诸国的贸易呈逐渐上升趋势,“航海岁至,逾于前代矣”。隋唐时期全国统一,陆路丝绸商路除沿袭汉魏时的南路、北路外又增加新路,并出现了登、扬、明、广、泉等著名港口,唐朝在广州首次设市舶使管理海外贸易,广州“江中有婆罗门、波斯、昆仑(泛指东南亚)等舶,不计其数,并载香药、珍宝,积载如山”。两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强大,宋政府对海上贸易采取支持、鼓励的态度,广州、明州、泉州是重要海港,政府设“市舶司”、“市舶务”专管进出港手续,严禁走私贸易,与宋朝有海上贸易往来关系的国家多达60个以上,如北非的勿斯里,有效弥补了财政的不足,刺激了国内商业和商品生产的发展。

——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材料二、广州十三行

材料三、朝贡体系是从公元前3世纪一直到19世纪末存在于东南亚和中亚地区的、以中华帝国为核心的等级政治秩序体系……明时,朝贡制度以“朝贡贸易”的形式出现。“朝贡”往往是强势的中央政权向周边民族和国家宣示自己的国力,带有赏赐和炫耀的意味,经济上受益与否则无关紧要。在朝贡体系的长期影响之下,东亚地区逐渐形成了一个以书写汉字、尊奉儒家、信仰佛教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

——杨宁一《历史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四、清朝以武力迫使朝鲜称臣纳贡之后,琉球、安南、暹罗、缅甸等先后成为清朝的朝贡国。基于中国中心和中外一统的传统理念,清朝亦曾将包括荷兰在内的西洋诸国视为朝贡国。清朝将三跪九叩礼作为最重要的朝贡礼仪,要求所有朝贡使臣觐见时比照中国臣子行此礼,以彰显其共主地位。清代朝贡体制主要涉及朝贡国对清廷的称臣纳贡和清廷对朝贡国的册封赏赐两方面内容。朝贡使团在华期间的活动和清朝遣使册封朝鲜、琉球、安南三国国王等都有一套固定的仪式和礼节。清廷将“厚往薄来”的传统理念用于对外交往的具体实践,主要手段就是开展朝贡贸易。其主体是各国使团在华朝贡期间所进行的贸易活动。

——摘自李云泉《再论清代朝贡体制》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并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比较宋代和清朝对外贸易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三,指出朝贡贸易的目的和影响, 结合所知识分析朝贡贸易长期存在的原因。
(3)据材料四,概括清代朝贡制度的基本内涵并加以评价。
2016-11-27更新 | 19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重庆万州区第二高中高三上期入学考试历史试卷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时期乡村人口向市镇流动,逐渐形成城镇。以苏州府所属吴江县为例,其境内市镇人口越来越多,市镇数量也越来越多,相对的村落越来越小,乡村经济逐渐衰落。通过各大城镇的商人活动,其市场范围扩大及于全国。据上海地方志载:“闽广人于二三月载霜糖而来,买花衣以归,楼船千百”。这对于地域观念的融消与社会群体意识的产生,实具有相当的重要性。

——赵冈《明清市镇发展综论》


材料二  20世纪20、30年代,卢作孚将北碚建设成为了全国闻名的现代化城镇,开创了“北碚模式”。他在借鉴南通经验、青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嘉陵江区域丰富的矿产资源而建设的北川铁路、文笔坨电厂等生产事业,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聚集,为北碚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他极为重视市民素养的培育,“让民众自己起来解决公共的问题”,发动民众修建了北泉公园、平民公园等设施,改善了人居环境,北碚的成功实验推动了周边乡镇公共事业的兴办。卢作孚十分重视科学研究在地方建设中的作用,中国西部科学院的成立使得当时中国科学社的众多学术精英着手“帮助四川做几件事”,这也是抗战后大量科研机构迁至北碚的发端。

——潘洵《卢作孚与中国近代乡村现代化的“北碚现象”》


材料三   新中国历史上将城市人口转移到农村,较大规模的有三次。第一次是1960年,农业不堪重负,不得不下放城市劳动力6000多万。第二次发生在“文化大革命”中,城市1600万知识青年到农村上山下乡插队。第三次发生在1988年,中国当时经历的是一场“非城镇化的工业化”,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进入城市就业的7000万农村劳动力人口,有6400万劳动力转入乡镇企业就业,即所谓“离土不离乡”。

——彭有祥《论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时代演进》


材料四   1956—1973年是日本城市发展的黄金时期,期间美国对日投资与援助达到49.6亿美元,为日本城市经济的起飞创造了条件。日本政府为促进城市化发展,在工业用地、交通设施等方面,提供了多种多样的金融支持和帮助。同时为使农户有时间在城市从事非农产业,日本政府设法提高了农业机械化程度,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加强了城镇、城乡间联系,为实现城乡一体化提供了可能。

——高强《日本与美国城市化比较》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发展的特点,并分析这一时期市镇发展对社会经济和社会意识产生了哪些影响?
(2)根据材料二,归纳“北碚模式”的内涵,并指出“北碚模式”的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指出“非城镇化的工业化”的含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和第三次人口转移的政策因素。
(4)根据材料四,概括日本城市化发展的原因。
(5)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应当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要求:观念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时期,重视维修和治理郑国渠、白渠、成国渠,从而大大提高了原有水利工程的灌溉能力。中唐以后,北方战乱,水利建设停滞,进而衰退。而南方水利却得到发展。当时所用灌溉工具、水利基本建设,形成沟渠路系统,基本上达到了水旱无忧,发明并使用了筒车。唐朝中央工部下设有水部郎中和员外郎,“掌天下川渎陂池之政令”;还设有都水监。唐朝制定《水部式》,规定关于河渠、灌溉、舟楫、桥梁以及水运等法令;《唐律》中对水利也有明文规定。

——改编自微博《唐代水文建设治理》

材料二   唐代水利工程建设统计表

道名关内、京畿河东河北河南、
都畿
淮南山南东、山南西江南东、江南西剑南、岭南
其他合计
前期22.515574371.541212207
后期243312112710111182
不明1216515
合计47.5206170198.5147322407

——根据微博《唐代水文建设治理》整理


(1)根据材料归纳唐代水利建设的特点。
(2)根据材料指出唐朝前后期水利建设的显著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2021-10-08更新 | 136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139年和公元前119年,张骞两次受汉武帝派遣前往西域,使中国了解到了西域的政治、军事情况和商业信息。此后,汉武帝发动了一系列战争,使亚洲中部恢复了和平。但唐宋丝路相继被吐蕃、蒙古等阻断,"背海立国"的宋代逐渐把重心移向东南。特别是在"国家财富鼎盛之时,军威显赫之日"的15世纪,明成祖为郑和配备了医官、文书、通事、火长等军士和后勤人员,两万余人先后七下西洋,以"厚往薄来"的方式"怀柔远人""和顺万邦",建立了庞大的朝贡系统。这种从"西域"到"西洋"的变化成为一个有意义的历史世界,凸显了海上交往的意义。但这种海上优势,很快被西方国家取代。

——摘自袁行案《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因传统商路被阻,西欧人才寻求新航路"的观点至今流行。但当时奥斯受帝国正在燥起,葡萄牙人也尝试探险;葡萄牙人到达印度时,土耳其人尚未控制东地中海的埃及和叙利亚。葡萄牙人在西非的成功掠夺助长了贪欲,他们不愿通过正常商业手段而是通过掠夺获取财富,因此有意避开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保持的地中海贸易秩序。"土耳其人阻断商路"之说源于西欧人对"土耳其威胁"的夸大和对穆斯林的敌意,舆论制造者是后来的欧洲殖民者而非早期的殖民者。

——王三义《"土耳其人阻断商路"说与西方的近东殖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初中国对外交往由“陆路”到“海洋”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材料二中传统观点与现代观点的差异。你如何理解史学观点的差异?
10 . 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

——(西汉)晁错《论贵贱疏》

材料二   明政府规定,政府以钱粮、银两或预先购好的丝料分发机户,机户织毕交官取酬。但钱粮往往“每发后期(延误时期),且多克扣,以浚削(剥削)之余,市腾踊(积压)之料”;“行货有税矣,而算及舟车;居货有税矣,而算及庐舍;……搜刮于五十郡之中,遍及于一百六十州县之内”。

材料三   读下面两幅图片信息


材料四   19世纪70年代前后,中国开始有一部分官僚、地主和商人在通商口岸举办了一些商办的近代企业,但在甲午中日战争前,商办企业始终没有得到清政府正式承认而处于“不合法”的地位,直到1898年清政府才颁布《振兴工艺给奖章程》,表示要“提挈工商”。

材料五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过程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深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与束缚,同时又对它们存在一定的依赖性,这在政治上直接表现为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软弱性。但总体来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革命和进步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发展有利于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


(1)归纳材料一中提到的威胁小农及小农经济发展的诸多不利因素。
(2)依据材料二说明资本主义萌芽在明朝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鸦片战争前中国传统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图2反映的现象对图1中的经济结构有什么影响?
(4)19世纪70年代前后,中国的商办企业为什么最早出现在通商口岸?甲午中日战争前它为什么始终得不到清政府的承认?
(5)如何理解材料五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发展有利于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
2020-04-15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11届高三上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