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1 . 下表是宋朝江南地区农村劳动力“溢出”的有关记载。这些现象
文献记载
《夷坚支癸》卷5
《神游西湖》
江南东路“乐平新进乡农民陈五,为翟氏田仆,每以暇时,受他人厢佣,负担远适”。
《夷坚支景》卷5
《郑回答》
“郑四客,台州仙居人,为林通判家佃户。后稍有储羡,或出人贩贸纱帛海物"。
嘉靖《惟杨志》卷8《户口志》扬州坊郭户绍熙年间(1190—1194)有4226户,到宝右四年达7975户,年增长率为13.4%o,远超同期全国人口年增长率。
A.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特点B.推动小农经济走向瓦解
C.动摇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D.导致我国人口分布不均
2021-05-08更新 | 2995次组卷 | 22卷引用: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高考考前押题卷历史试题
2 . 图1、图2分别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和清朝前期移民方向示意图,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口迁移的趋势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1

图2
比较图1、图2,提取两幅图中有关人口迁移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表述成文,史论结合,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3 . 《东京梦华录》记载:“南门大街以东,南则唐家金银铺,温州漆器什物铺,街北都亭骚相对,梁家珠子铺,御街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街东车家炭,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铺,曹婆婆肉饼,李四分茶,街心市井,至夜尤盛。”由此可知宋代
A.城市布局依然保留市坊分离传统
B.商业经营凸显品牌特色
C.商业活动仍未突破时间限制
D.地域性的社会分工明显
2017-10-11更新 | 2632次组卷 | 39卷引用:2017—2018学年高一年下学期检测历史人民版必修II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试题
4 . 中唐以后,农户归附政府的户籍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农户家庭中人口普遍较多,更多的农民在从事农业的同时也开始兼营手工业和商业。这表明当时
A.国家赋税政策发生变化
B.土地兼并得到有效缓解
C.自耕农受到政府的保护
D.商业发展冲击农业生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明代中晚期中西文明接触的历史表明,中国面对西方并不自卑,也没有惊慌。中国文明只是在已有的农业文明基础上做加法——增加一个工业的或商业的文明而已。中国人不会走向另外一种例外,一定会面对西方慢慢改造自己,就像过去面对印度佛教改变自己一样。然而,中西之间的这种文明交流并没有持续下去……相对于中原文明,满洲人的文明形态自然落后。对此最准确的理解是:
A.明清易代,打断了中西文明的正常交流
B.明朝对西方文明实行兼容并包、吸收改造
C.满洲文明落后、固步自封
D.列强入侵,阻碍了中西文明的正常交流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6 . 下图反映了1651~1790年我国货币的流通情况。图中信息反映出这一时期
A.正常的生产秩序无法维持
B.流出海外的货币不断增多
C.商品经济取得了重大进展
D.货币多样化阻得商业发展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7 . 唐前期,府兵制盛行。府兵即民兵,征自分得一定土地的丁男,平时务农、练兵,战时自筹资粮出兵。唐中期变府兵制为募兵制,募兵即职业兵,即由政府招募丁男入伍,供其资粮,免其赋役,直至退隐。募兵制取代府兵制反映了
A.地方割据严重威胁中央
B.小农赋役负担的减轻
C.政府财政危机逐渐消除
D.国家可支配土地的不足
2017-11-12更新 | 1751次组卷 | 19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8届新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文)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8 . 2010年《诗经》在德国莱比锡书展中被评为“世界最美的书”。其中一首《周颂·载芟》云:“载芟(割除杂草)载柞(砍除树木),其耕泽泽(松土)。千耦(二人并耕为耦)其耘(除草),徂(往)隰(洼地)徂畛(高坡田)。”从中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A.井田制下奴隶集体耕作的情形B.铁器牛耕已经普遍使用
C.土地大量开垦、私田大量出现D.封建小农经济已经盛行
2017-03-03更新 | 1688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3届福建省安溪一中、养正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宋时,黄山南麓的徽州以生产笔墨纸砚文房四宝闻名。商人们将其运销各地,后逐步形成徽商。图2是当时徽商的主要经营地区。


材料二   元朝时期,黄道婆从海南岛回到松江,在这里传授擀弹纺织的技术,带动松江地区成为棉纺织业中心。图3是长江三角洲地区棉花种植分布图。



根据材料中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信息得出历史结论,并说明原因。阐释两则材料之间的历史联系。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10 . 明代,苏州府的吴江县震泽镇有“千百家”,到了乾隆年间“居民且三千家”,“株宇鳞次,百货俱集,以贸易为事者,往来无虚日。”由此可见
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商业市镇发展迅速
C.农耕文明渐趋衰落D.城市功能不断完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