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清初,闽浙总督兴永朝推行粮户归宗改革。据(合户始末)记载,其主要内容为“册内各去里甲名色,听均甲.立户自便"。所谓“各去里甲名色",指的是废除了里长户和甲首户的区分;所谓“均甲”,是均匀里甲的赋役负担;所谓“立户”,即是准许设置花户,直接向政府交纳赋税。这一改革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废除了里甲制度B.刺激了人口增长
C.促进了商业发展D.保障了赋役征收
2 . “五行八作”这一成语源起南宋,是都城对各行各业的民间泛指和传统俗称。当时,市肆各种行业分别称为“团”“行”“市”“作分”等。“团”“行”“市”多为商业,“作分”则是小手工业。与该成语出现最有可能相关的是
A.宋朝奉行“工商皆本”政策,促进了城市商业、手工业的发展
B.宋朝不抑兼并,破产自耕农迁往城市,促进城市工商业发展
C.成语从侧面说明当时东京行业之多以及手工业的发达程度
D.南宋推行抑商政策,只允许都城有五种商行和八种作坊存在
2018-12-16更新 | 3823次组卷 | 33卷引用:重庆市綦江南州中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图1、图2分别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和清朝前期移民方向示意图,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口迁移的趋势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1

图2
比较图1、图2,提取两幅图中有关人口迁移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表述成文,史论结合,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4 . 明中后期,因外国贡使日益增多,朝廷恢复了洪武年间一度在福建泉州、浙江宁波和广东广州设立的三个市舶司作为安顿之处,泉州名“来远”,宁波名“安远”广州名“怀远”。郑和下西洋时流落在外的中国流入,或受感召,或被强行遣回。明廷的这些措施
A.有利于中国商民在海外发展
B.政府的海洋意识在逐渐加强
C.是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开始
D.导致民间海外贸易削弱萧条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5 . 2010年《诗经》在德国莱比锡书展中被评为“世界最美的书”。其中一首《周颂·载芟》云:“载芟(割除杂草)载柞(砍除树木),其耕泽泽(松土)。千耦(二人并耕为耦)其耘(除草),徂(往)隰(洼地)徂畛(高坡田)。”从中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A.井田制下奴隶集体耕作的情形B.铁器牛耕已经普遍使用
C.土地大量开垦、私田大量出现D.封建小农经济已经盛行
2017-03-03更新 | 1688次组卷 | 22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6 .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七月,颁布律令指出:“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径八分,重二铢四系,积十文重一两,一千文重六斤四两。”这一做法突出反映了
A.商品经济出现繁荣B.金属货币使用量增加
C.统治者重视中央集权D.国家钱币规范化
2017-05-08更新 | 1037次组卷 | 15卷引用:重庆市九龙坡区杨家坪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7 . 下表显示了战国至东汉铁犁铧文物分布状况(单位:件),此表可以证明

中原

西北

东北

江南

岭南

战国

117

29

西汉

238

54

13

47

东汉

467

95

41

138

29


A.汉代农业生产力有一定的发展
B.汉代的铁犁技术普及全国
C.农业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差异
D.汉代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相对于欧洲的这些新变化,宋代中国尽管拥有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人口最多、商业最繁荣的城市集群,建立了遥遥领先于同时期欧洲的经营模式和工商文明,但是,在社会制度的创新上却开始落后了,相反,王安石的变法更空前强化了政府的管制能力。在欧洲所出现的“自由民”、“自治城市”、“私人财产的合法性原则”、“对君主权力的限制”等法权思想,对于强调中央集权的中国而言,根本没有萌芽的土壤。在中国漫长的封建专制时期,城市与学校一直为政权所牢牢控制,这是东西方文明走向不同演进道路的根本性原因。放眼未来中国,能否真正建设好现代政治文明,城市与大学的自由度仍是重要的观察指标。所以,11世纪至12世纪常被称为中西方文明的大分流时期,是“世界时间”的钟摆从东向西摆动的关键时刻。

——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从材料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9 . 宋代地主利用农民之间的矛盾,用增租转佃方式试图增加地租,而农民则利用地主之间的矛盾,用转佃他人之田的方式来达到降低地租的目的。在这一斗争过程中,地租剥削自然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材料意在强调宋代
A.商品经济的繁荣
B.封建租佃制的积极作用
C.完成了土地关系的变革
D.传统经济结构发生改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10 . 下表为明清时期各地集市数量变化统计表(单位:个),由此可推知,明嘉靖到清道光年间
A.广东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B.经济重心已逐渐南移
C.南北经济发展差距拉大
D.农民与市场联系加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