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5 道试题
1 . 在事死如生的唐代中上层人士的墓葬中,陪葬的骆驼俑蔚成风尚。许多陶骆驼背上驮着丝绸,驭手几乎都是表情各异的胡人,做工精美异常。由此可见,唐代
A.海上丝绸之路畅通B.民间制造瓷器技术高超
C.汉藏文化交流频繁D.经济交流影响社会习俗
2020-01-17更新 | 608次组卷 | 40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北宋文人文同在诗中写道:“读书不求官,但与耕稼亲。”南宋士人余芑舒交代其子孙“治生不求富,读书不求官”。这可以佐证两宋时期
A.抑商政策有所松弛B.价值观念趋向多元
C.士农工商地位平等D.科举制度高度发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唐初,继续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唐中期以后,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难以维持。780年,唐朝改行两税法。这一变化表明唐朝中期以后
A.赋税制度改革能够有效缓解土地兼并
B.土地制度变化影响赋税制度变化
C.抑制兼并是政府增收的主要途径
D.赋税制度变化影响土地制度变化
2022-06-25更新 | 265次组卷 | 57卷引用:江苏省江阴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汉惠帝时)复弛商贾之律,然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至“孝文皇帝临天下,通关梁,不异远方”,同时,“弛山泽之禁”,“纵民得铸钱、冶铁、煮盐”。于是出现了“富商大贾周游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的繁荣景象。由此可见,这时期
A.商人政治地位逐渐提高B.重商政策推动经济繁荣
C.政府放弃盐铁官营制度D.国家干预促进商业发展
5 . 白居易笔下的“卖炭翁”,清晨从“南山”前往长安,进城后“牛困人饥日已高”,但他却在“市南门外泥中歇”。这一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是
A.重农抑商的传统B.专卖政策的实施C.坊市制度的实行D.朝贡贸易的制约
2022-01-22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道光二年的某碑刻中记载:苏州民间各机户将经丝交给机匠工织,“计工受值”;机匠“稍不遂欲,即以停工为挟制”,机户若与之理论,即“另投别户。”该碑刻内容体现出当时苏州
A.纺织业出现雇佣关系B.农民大多在经营副业
C.小农经济仍占据优势D.阶级矛盾已十分尖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三国志》载:“旧时冶作马排,每一熟石用马百匹;更作人排,又费功力;暨(人名)乃因长流为水排,计其利益,三倍于前。在职七年,器用充实。”材料中所述发明
A.代表古代冶金技术的新发展
B.是古代灌溉工具的重大创新
C.表明古代冶金材料的新创造
D.是古代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2019-02-03更新 | 976次组卷 | 2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2018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明末,一位来自欧洲的神父拉斯戈台斯曾记录说:“每个中国人在购买东西时都会随身带着一把钢剪,根据货物的价格把银锭铰成大小不等的银块,再用戥子称出小银块的重量。人们在做这件事情时非常熟练,如果需要二钱银子或者五厘银子,他们往往一次就能凿下准确的重量。”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繁荣B.白银产量高
C.经济作物的种植D.商帮的兴起
9 . 苏州碑刻博物馆《永禁机匠叫歇碑》记载∶清雍正十二年,苏州城内从事纺织业的机匠发动大规模聚众"叫歇"(罢工),最后以机户在改善机匠待遇的基础上,呈请官吏行文"永禁""叫歇"告终。这反映了(     
A.统治者镇压人民的反抗B.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C.新生产关系中的矛盾性D.西学东渐影响下的反应
10 .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又东十字大街,曰从行裹角,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材料可用来佐证
A.东京汴梁成为了国际大都市B.商品经济从城市向农村扩散
C.市的发展突破了时间的限制D.商业行为不再受官府的管辖
2020-01-09更新 | 617次组卷 | 32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