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山西票号,又称"汇兑庄",是我国商品生产和流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但从1853年至1863年汉口、扬州、南京等地的票号相继撤庄。该现象反映
A.银行制度取代传统汇兑模式B.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C.清朝政府压制商品经济发展D.社会动荡阻碍南方经济发展
2020-10-17更新 | 450次组卷 | 35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资治通鉴》对某一制度记载:“(政府)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医移退一,使之与居者均,无侥利。”该制度的实施
A.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B.延续了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
C.增加了农民缴纳赋税的经济负担
D.实现了赋税形式由实物向货币转变
2021-07-13更新 | 410次组卷 | 14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3 . 明清时期我国城市化出现“离心现象”——在其它国家,城市人口比重愈来愈高,也愈来愈集中,小城市变大,大城市变得更大;但在中国,明清两代的几个大都市,从人口到城区规模都比两宋和元代时缩小许多。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  )
A.小农经济的发展B.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C.新航路开辟影响D.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
2021-04-29更新 | 421次组卷 | 74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明代中后期,在货币白银化过程中出现了“伪银流通”的经济现象。这期间,万历年间成书的防诈骗的公案类笔记小说《杜骗新书》,将当时市面上的假银类做了一番整理;民间日用类书《三台万用正宗》则专门有《银色》一目。由此可见,这两本书的出现
A.推动了世俗小说的繁荣B.规范了当时的商业资本市场
C.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D.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明清时期,苏湖地区丝织业日趋扩大,蚕桑用地超过稻作用地,震泽镇及近镇村民,乃尽逐绫绸之利,有力者雇人织挽,贫者皆自织,里人贾鬻他方,四时往来不绝。该现象说明
A.商品经济影响农业生产B.家庭手工作坊开始出现
C.经济中心南移趋势完成D.政府摒弃传统抑商政策
6 . 下列文字所描述的经济现象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②“宗庙之牺(指宗庙中用来祭祀的牛)为畎亩之勤”
③“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④“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A.④①②③B.④①③②C.④②③①D.②④③①
2020-03-07更新 | 640次组卷 | 64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清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明代土地买卖契约的基本格式相似。以下是其中的一份。据此可推知明代(     
十西都七保汪牙保承租有山壹片,坐落七保金坑源大坞一千一百卅八号,口口亩,其山东至大丘田随小陇上至降,西方初原,南至降,北至坑。今为无钞支用,情愿将前项四至内山地并苗,尽行立契出卖与同都人李原清名下,面议价钞陆贯文。其钞当日交足,……如有家外人占拦及重复交易,四至不明并是卖人板当不及买人之事。今恐无凭,立此文契备用。
洪武成十陆年十月七二日 出卖人:汪牙保(押)

A.租佃风气盛行B.土地流转频繁C.商品经济繁荣D.社会缺乏诚信
9 . 唐朝薛元超曾说:“吾不才,富贵过人。平生有三恨:始不以进士擢第;不娶五姓(唐代门第最高的五大姓氏)女;不得修国史。”宋代蔡襄则抱怨:“观今之俗,娶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对上述变化理解正确的是
A.科举制的产生瓦解了门阀制度
B.商品经济发展改变了社会观念
C.唐宋妇女的社会地位逐渐提高
D.唐宋开放的社会风气已然形成
10 . 从如图我们可以得知,中国古代早期
A.政治中心不断向西推进B.经济重心已有南移之势
C.空间差别导致文化迥异D.经济发展影响政治空间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