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漕运是关系中国古代王朝兴衰的重要因素,是王朝权力中心得以生存和运行的物质输送线和生命线。漕运线路方向一直处于变化之中。秦汉时期,漕粮通过黄河、渭河由东向西运抵长安。唐代,朝廷逐渐把漕运重点放在南方。唐宋期间,漕运逐渐转变为由东南而西北。元、明、清三朝,漕运则转变为南北方向,由南而至北。元代海运、河运并行,以海运为主,明永乐十三年后,重开会通河,依托京杭大运河,停止海运,由于运河淤塞,1901年清政府废止漕运。

——摘编于吴琦《中国古代漕运空间变动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后,英国、荷兰等国为发展海上贸易,开始在北大西洋的高纬度地区寻找通往亚洲的航路。1497年,英国卡伯特父子发现了一块"新发现的大陆",即北美大陆东海岸的纽芬兰岛;16世纪,法国人卡蒂埃到达拉布拉多半岛(北美洲最大半岛),17世纪初,效力于荷兰的英国人哈得逊曾多次向西北航行,探索经北冰洋通向亚洲的航路。17世纪初,俄罗斯人在北太平洋和西伯利亚地区进行了多次海上和陆上探险,开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西欧人还不断探索南半球的新世界。1578年,英国人德雷克到达美洲南端的合恩角。1642-1643年,荷兰的塔斯曼环航澳大利亚时,到达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


(1)根据材料一关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漕运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人寻找新的海运航线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15世纪中西方经济发展方式的差异。

2019-04-09更新 | 762次组卷 | 20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栟茶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冲刺卷历史试题
2 . 早在明洪武年间的严格海禁时期,“缘海之人往往私下出番贸易香货”,某些官员也不顾禁令,以权走私。上述材料意在说明(     
A.海禁政策名存实亡B.明朝政治黑暗腐败
C.民间贸易并未断绝D.官府独占海外贸易
3 . 由于生产力水平和土地制度的差异,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古代专制国家财政收入的侧重点有所区别,分为以“人丁为本”和以“地产为本”两个阶段。下列各项税收制度中,属于以“人丁为本”阶段的是
A.租庸调制B.两税法C.一条鞭法D.摊丁入亩
2021-01-29更新 | 464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苏省天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战国时期,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可以养活六到九人,甚至十人,这就使得“五口之家”或“八口之家”的小农经济发展起来。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铁犁牛耕的推广B.统一趋势日益增强C.商鞅变法的推动D.各诸侯国兴修水利
2021-01-25更新 | 342次组卷 | 36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战国时期,商鞅把原来田界统统破除,重新设置田界,不许私自移动,并把土地授给农民,允许土地买卖。这种做法实际上
A.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B.巩固了奴隶主的权力
C.进一步推广了井田制D.将所有土地公有化
2021-12-27更新 | 292次组卷 | 56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淳辉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6 . 唐律规定“奴婢比之资财”,“律比畜产”,地位低下。宋代除少数官奴婢外,私奴往往订立契约,约以时限,付以雇值,又称“女使”。这反映了宋代
A.宗法等级观念淡薄B.人身依附关系弱化
C.女性政治地位提高D.雇佣劳动开始出现
2020-11-03更新 | 505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唐代以前,耕犁需要两头牛才能牵引,对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水田来说难于使用。唐代以来,下图所示耕牛耕具逐渐被长江下游的农民所接受,该变化受益于唐代
A.唐朝大一统政权推动B.曲辕犁技术传入江南
C.耕犁技术进一步发展D.安史之乱后北民南迁
2022-03-21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明清时期徽州地区自然灾害频繁,对地主而言,定额租比分成租更有利于规避风险。在《康雍乾时期休宁黄氏公堂租簿》《嘉道实际祁门廖姓租簿》等史料中,记录了近180年中89宗租田的情况,全部为定额租。据此可推断,这一时期
A.徽州人地矛盾较为突出B.徽州地区商品经济发达
C.政府鼓励租佃关系发展D.定额租制利于缓和冲突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米价表

期间

皇帝年号

每公石平均价格(单位:公分银)

每公斤银所能购得之米(单位:公石)

16世纪前半期

正德一嘉靖

20.19

49.52

16世纪后半期

隆庆一万历

23.00

43.48

17世纪前半期

万历一崇祯

32.19

31.07

平均

18.00

52.9

一—彭信威《中国货币史》

材料二   白银货币化促使中国与世界联系起来,几乎绕地球一周的贸易结构,以白银为轴心建立了起来。当世界市场的白银滚滚而来之时,它已成为正在变革之中的中国社会经济增长的助动力。白银货币量的增加,无疑提高了商品的产出和销售,加速了社会经济增长发展;同时,它也加速了社会转型期的动荡。崇祯年间社会出现了通货危机,银贱物贵,既缺少白银,米谷等实物也相当匮乏,市场一片萧条。与此同时,美洲和日本银矿的开采量却在减少,流入量也在减少,于是社会动荡加剧,内忧外患迭起的明王朝便在中外互动的作用下灭亡了。

一一摘编自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中国与世界连接的新视角》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从16世纪一17世纪前半期白银购买力变化,简析白银购买力变动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白银货币化对中国和世界产生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表是中国古代冶金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史实。据此可知
春秋时期发现人工冶炼的铁器
秦朝秦始皇兵马俑坑中出土铜、铁兵器约4万件
汉朝汉武帝推行冶铁业官营;冶铁以煤为主要燃料;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
南北朝出现灌钢法,制作的兵器更加坚韧锋利
A.铁器出现的时间不应早于东周时期
B.秦汉时期大规模制造兵器成为可能
C.军事战争导致冶金技术的突破
D.官营制度推动冶金业服务于社会生产
2021-01-04更新 | 328次组卷 | 22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新丰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