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据明朝人张瀚《松窗梦语》记述,明成化年间杭州酒商张毅庵买了一张织机,由于织的丝绸光彩润泽,在市场上卖得很好,后来增加到二十余张织机,雇佣五六十人操作,于是逐渐富裕,“家业大饶”。这则材料①是文学作品,没有史料价值   ②必须经过考证无误后才能作为史料   ③只要研究方法得当,可作为研究手工业的史料
A.①正确,②③错误B.②正确,①③错误
C.①③正确,②错误D.③正确,①②错误
2 . 1975年在陕西岐山董家村出土的青铜器中,裘卫四器中有铭文记载:周共(恭)王三年,裘卫用价值80朋的一块玉璋,换得矩伯的十田;共(恭)王九年,矩伯取裘卫一辆车子和车马的饰件,裘卫另外送给矩妻三两帛,矩伯以一片林地作抵。下列对材料主旨解读最准确的是
A.西周商品经济繁荣
B.铭文是研究西周历史的主要史料
C.分封制度逐渐瓦解
D.我国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被破坏
3 . 据北宋欧阳修等史学家编撰的《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而散。”而唐代诗人王建有诗《夜看扬州市》写道:“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对这两段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前者是正史,后者是文学体裁,应以前者为准
B.前者是后世人编撰的,后者写于唐代,应以后者为准
C.两者所载内容均需经过进一步考证才能确定史料价值
D.两者记载的史实相违背,必有其一是伪史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宋)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后来,又把全国州郡分为十五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安抚使(管军事)、提举常平(管常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四司,统称“监司”,也都由文臣担任,只有安抚使用武人。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北宋)开封以经商为业的有二万多户,囊括米、盐、茶等各类商品贸易。号称“正店”的大酒楼有七十二家,兼具饮食与商品贸易的多种功能,作为商人验看商品质量、商定商品价格、签订契约的场所。……酒楼、茶坊与娱乐场所瓦子,都通宵营业。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三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

——摘编自[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北宋地方官制呈现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该地方官制对北宋王朝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北宋城市商业发展的主要表现。
(3)根据材料三,概括该学者关于宋代科技发展的观点,结合所学找出支持该观点的史实。
2022-12-31更新 | 424次组卷 | 25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据史料载,明代浙江海盐县的沈荡镇,“列廛(街市商铺)五六百家,五谷、丝布、竹木、油坊、贸店,大贾往往云集”;桐乡县的濮院镇,明万历中丝绸业兴起,至乾隆间,已是“万家烟火”的纱绸中心;炉头镇原为炉头村,在乾隆年间成为“以冶铁为业”“釜甑鼎鼐之制,大江南北皆仰赖矣”。这反映出明清时期(     
A.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B.商业的经营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
C.江南工商业市镇兴盛D.手工业的经济主导地位日趋凸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关于交子的产生,有如下记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北宋《续资治通鉴长编》自李顺作乱,遂罢铸(钱)。民间钱益少,私以交子为市,奸弊百出……于嘉、邛二州铸景德大铁钱……民甚便之。
元朝《宋史·食货志》蜀人铁钱重,不便贸易……设交子,富民十六户主之。后争讼不息。转运使薛田、张若谷请置益州交子务,以榷其出入,私造者禁之。
A.材料都记载了交子的产生过程B.交子出现的原因记载相同
C.二者皆为一手史料,完全可信D.北宋纸币取代了金属货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下表反映了明清时期江南地区部分城市的经济情况。据此可知,这些地区
范围经济情况史料出处
苏州吴人好费乐,便无宿储,悉资于匝也王鏊《姑苏志》
南京薪粲而下,百物皆仰给于贸居顾炎武《肇域志》
杭州米珠取于湖,薪桂取于严,本地止以商贾为业,人无担石之储王士性《广志绎》

A.自然经济根深蒂固B.商帮活动颇为活跃
C.商品经济影响较大D.重农抑商政策瓦解
8 . 某同学在收集整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史料笔记时制作了下表,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选项谚语解读
A“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反映了土地所有权变动开始合法化
B“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说明了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C深其耕而熟覆(平整土地)之,其禾繁以滋体现了精耕细作的耕作理念
D“千生意,万买卖,不如翻地块”体现了中国封建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
A.AB.BC.CD.D
9 . 史料记载,蜀地主妇往往到集市买盐需要携带很多铁钱,“小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折大钱一贯,重十二斤,街市买卖,至三、五贯文,即难以携持”“尝使蜀,见所用铁钱至轻,市罗一匹,为钱二万”。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A.宋代放弃了传统盐铁专卖政策B.宋代消费水平和城市功能得到提升
C.市与坊的界限在宋代已经打破D.蜀地现有货币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10 . 据史料记载和《清明上河图》所绘,北宋东京城十分繁华;《清明上河图》局部图中可清晰看到,当时的城门不设任何城防工事,没有驻兵,而是在城门内侧设了一间税务所。这反映了当时(     
A.对外贸易高度繁荣B.民众税收负担沉重
C.城市经济职能凸显D.绘画技术相当高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