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2 道试题
1 . 在四川出土的大量汉代画像砖中有很多是有关酒肆的,其中最典型的是在四川彭州出土的汉画像砖《酒肆》(见下图),图中有酒具、运酒者、卖酒者、买酒者等。作为一项史证,画像砖《酒肆》从一定角度反映了当时四川地区(       
A.商品经济有了一定发展B.城市经济职能十分显著
C.饮食服务设施比较完备D.平民饮酒习惯成为流行
2 . 以下文物可用于探究(     
A.早期国家经济制度B.夏商周时期礼乐文化
C.原始社会农耕生活D.春秋战国的农业生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有学者认为,均田制是中国封建土地制度的一种补充形式。它是在北方土地特别荒芜、自耕农特别稀少的情况下产生的特殊的土地制度。与均田制相关的赋税制度是(     
A.两税法B.庄园制C.租调制D.初税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唐朝两税法实施以后,“主户”和“客户”的区别,系指是否土著。到宋朝,政府把全国人口分为主户和客户两类,其主要区别是是否缴纳税赋。唐宋主客户的变化
A.强化了人身依附关系B.反映了租佃关系的发展
C.制约了商品交换行为D.减少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东晋元帝大兴元年(公元318年)下诏日:“徐、扬二州,土宜三麦,可督令模地,投秋下种,至夏而熟,继新故之交,于以周济,所益甚大。”这一措施
A.促使农业摆脱自然束缚B.导致了中原优势地位丧失
C.推动了北方劳动力转移D.有利于江南地区经济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宋代,“田宅无定主,有钱则买,无钱则卖”,农民“轻去乡土,转徙四方,固不为患”,“自农转而为士、为道、为释、为技艺者,在有之”,其中还有不少“转客于市,佣力以食”。这反映出宋代
A.农业经济发展衰退B.政府放松了对社会的控制
C.社会阶层流动加剧D.城市的商业功能逐步增强
7 . 下表为唐玄宗与唐代宗时期与商业有关的部分诏令。据此可推知
时间诏令
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禁九品以下清资官置客舍、邸店、车坊。
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六月禁百官置邸货鬻。
大历十四年秋七月诏王公卿士不得与民争利,诸节度观察使于扬州置回易邸,并罢之。

A.官员垄断邸店经营B.政府鼓励民间经商活动
C.坊市界限已被打破D.不少官僚涉足商业活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宋刑统》与《唐律》相比新增了很多民事律条,对女子继承、户绝资产、死商钱物、典卖倚当、负债出举、不当得利等均有详尽规定。这反映出宋代
A.社会环境比唐代混乱B.法律比唐代严酷全面
C.商品经济比唐代繁荣D.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9 . 下图反映唐代:


唐代墓葬出土的波斯、阿拉伯、东罗马金银币图
A.中外经济贸易繁荣B.货币体系多元
C.朝贡贸易发达D.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2022-01-03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区县普通高中联合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管子·地员》篇把土地分为三等十八类九十物(种),并记述了各种土壤上栽培的作物。如粟土,"尽宜桐柞,莫不秀长。其榆其柳,其糜其桑……群木蕃滋数大.条直以长。"此外,对其他十七种十壤,也有类似的记载。这反映出我国早期农业
A.作物种植趋向多元化B.已产生了因地制宜的思想
C.生产关系正发生质变D.生产力发展呈现不平衡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