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02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东京梦华录》可看出北宋城市和唐时面貌大不相同。在汴京,街面店铺、作坊、旅馆、50余炉的饼铺、二三层楼的酒家(官营或私营都有),与住宅、寺宇杂然并见。很多大城市里每日天未明到深夜,甚至通宵都有营业。夜市上除了有大众化的食品和用品,便于夜间“勾当公事”的人和一般平民购买食用。批发商业的组织形式在北宋也有新的发展。“行”不但是批发交易的场所而已,并且是一种新起的批发机构。在城市内外河畔桥头交通方便之处或街道广场上都有各种“行”的设置。

——摘编自马媛媛《从〈东京梦华录〉看北宋经济发展》

材料二   明清时期中国国力昌盛,经济对外依赖较小,因此即使政府实施大量对外贸易政策也无法显著促进中国经济发展。虽然郑和下西洋对我国当时对外贸易有一定影响,但其出发点却并非发展本国经济,朝贡贸易所得商品大多为奢侈品,不利于市面流通。西方国家发生工业革命时最主要的原材料为铁、煤炭等物品,由于海上运输局限性,上述商品无法大量输入中国,因此我国错失大力发展综合实力的最佳时机。

——摘编自张恋绮《明清时期我国对外贸易特殊浅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朝商业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我国错失大力发展综合实力的最佳时机”的原因。
2 . 发展农业需因地制宜,亦需科技创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绩(部分)

时期内容备注
春秋战国牛耕、铁农具
都江堰、郑国渠
测知二十四节气有利于安排农事
秦汉耧车提高播种效率
选种、育秧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
魏晋南北朝翻车
《齐民要术》
隋唐筒车、曲辕犁
宋元踏犁由人力操作,弥补耕牛的不足
《农桑辑要》元朝政府研发的农业指导用书
《十二气历》
明清《农政全书》

材料二 中国掌握了某些基本的生活艺术时,西方仍然对此浑然不知。就如中国的农民,欧洲使用木制农具时,他们已经用铁犁耕田。而当欧洲也使用铁制农具时,他们仍在使用铁制农具。中国人把一种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运用到很高的水平,却没想到要改善和替代它……打破这种平衡的是大工业的兴起……

——H.R.托尼《中国的土地和劳工》


(1)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显著特点。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
(2)材料三中“经济体制”指什么?“大工业”“打破这种平衡”给中国经济结构带来了哪些影响?
2022-08-04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城市的发展折射出社会的变迁。回答下列问题。

唐代扬州是大江南北水陆交通的枢纽。自安史之乱起,北人大批南下,扬州人口急剧增加。手工业的发展为市场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很多外地甚至外国产品也源源而来,遂形成国际性经济都会。由于人口增加和工商业活动的集中,市民及工商业者很多都“侵衢(街)造宅”,结果不仅在扬州沿官河两岸出现了“十里长街市井连”的繁华商业街,夜市也随之兴盛起来。

——摘编自李廷先《唐代扬州工商业的发展》


(1)依据上述材料概括唐朝中期以后扬州商业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原因。

英国城市人口数量与比例变化

年份英国人口(千人)城市人口(千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百分比
17517390165722%
180110755348832%
1851208791119454%

(2)阅读上表,概括1751~1851年英国人口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相关因素。

(3)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城市的发展。结合史实,以上述两幅图片为例进行说明。
2022-08-03更新 | 51次组卷 | 6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湖北省襄阳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载体,城市在宋代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但城市的发展也带来了许多新问题,使执政者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其中矛盾最集中的又莫过于对商业的管理。面对新形势,宋廷没有囿于传统,而是积极应对,在牙人、行会和伪钞等方面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丰富了政府的管理职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摘编自王伟超《宋代城市新兴商业管理制度》

材料二   从清代前期江南省、府、县三级官员的若干政令文告集中,可以看到地方政府对于田土、房屋产权交易俗例的规范,货币与度量衡、牙行的管理,市场秩序的维持,以及某些市场活动的管制,均给予了一定程度的关注。但总体而言,商业与市场管理在明清地方行政中的地位并不突出。地方官员面对商业经济问题时,基本都提不出具体的应对方案,多数情况下只有类似“严拿究处”“置之重典,决不姑容”等疾言厉色的训诫,即便佐以枷号、杖责、徒刑之类的威胁,在行政上仍缺乏实施细则、有效的监督和执法力量,只是一纸空文。

——摘编自黄敬斌《清前期江南地方政府商业管理初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城市商业管理政策调整的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地方商业管理出现困境的原因。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汉时期的长久统一为农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保障。秦、汉政府鼓励农民垦荒,调动了农民开发土地的积极性,而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也使更大面积的土地开发成为可能。土壤耕作技术、水利灌溉技术、作物栽培技术和蚕桑培育技术都比前代有了明显的提高。此外,黄河流域出现了水稻的种植,麦、菽也在南方有了一定推广,单位粮食生产量较先秦时期也提高了3倍左右。黄河套区、河湟谷地、河西走廊、天山南部以及长江中下游等地区逐渐成为新的粮食产区。

——摘编自王双怀《关于秦汉农业的若干问题》

材料二:1981年是农业生产责任制多变的一年,有些社队开春是小段包工,中途变为联产到组,最后又变为联产到劳、到户或大包干。这说明群众经过观察、比较和实践一阶段后,积极选择更适合实际情况的责任制形式。1982年第一个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各种责任制,包括联产到劳,包产到户、到组,包子到户、到组,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不论采取什么形式,只要群众不要求改变,就不要变动。19826月,以双包为主体的联产责任制在生产队总数中占到了93.7%,1983年这一比例升至99.4%,至此形成维持至今的农村土地经营方式的基本格局。

——摘编自《再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汉时期农业快速发展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80年代初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中国推行的原因及其推行的意义。
6 . 将人类历史分为采集渔猎时代、农耕文明时代、工业文明时代,这是我们看待历史的一种视角。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摘自黄梅戏《天仙配》选段

材料二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时,自以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无须与外国互通有无”。并下令关闭沿海其他口岸,只留广州一个口岸对外通商。

材料三   大国之谜,当然还有另外的答案,那就是体制创新。……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什么经济模式?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经济模式的特点。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对外政策?这一政策的产生与小农经济有什么关系?
(2)根据材料三,指出英国和美国在经济体制方面分别有什么创新之处。20世纪30年代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3)20世纪90年代初,为全面突破计划模式,中国在思想和经济体制方面的重大举措分别是什么?
(4)纵观中国近代史,分析中国未能成功转型为工业文明时代的根本原因。
7 . “市场”是一种古老的制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市场”不但在或大或小的范围里存在,而且常常扮演着重要角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是一个市镇机能转变的过渡时代。……原有以行政及军事技能为主的城镇,也逐渐蜕变转化为商业及贸易的重要据点,这种商业化的趋势,直到明清,传统的市镇均脱离了它的原始含义,而以商业机能为标准。……到15世纪末(尤其是明成化、弘治年间),出现了江南市镇发展的第一个高峰。

——摘编自《明清时期的江南市镇》

材料二   在马克·波罗时代预言东方代表着城市和文明的未来是合乎情理的。然而到了1600年左右,从漳州的码头和货栈可以明显地看出,中国城市的活力开始消散。……专制集权的强大进一步减缓了亚洲城市的发展进程。……专制政权到处任意征税,没收财产,以宫廷喜好行事,破坏了对企业家的激励机制。……在新儒家学者的影响下,中国限制勇敢的探险活动,使沿海的城市遭受损失。

——摘编自乔尔·科特金《全球城市史》

材料三   1953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速


材料四   当时一般人认为,西方的社会生活……代表着社会进步的方向;相比之下,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则充满着陈旧愚俗,不符合时代潮流,非改革不可。以致在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否则,谁就是保守、顽固之徒。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以来市镇功能的变化。根据材料二,概括17世纪前后中国城市活力“开始消散”的主要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三中A点前后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并分别说明其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2022-07-29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东部新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画家描绘了多个社会问题,孤立地看,是一个个互不关联的偶发事件或可供欣赏的噱头,联系起来看,则是一桩桩有着内在深刻联系的失政之象,特别是画家超出了绘画表现事务的常规,描绘了一系列交通险情如惊马闹市、船桥欲撞等,这绝不是为了赏心悦目,描绘这些,既不是画家创作的突发性,也不是开封生活的偶然性,而是北宋末年日益衰微的朝廷政治必然导致的一系列社会弊病。一个受儒家思想熏陶、善于针砭现实的画家,是不会熟视无睹的。

——余晖《隐忧与曲谏——<清明上河图>解码录》

材料二

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一幅现实主义风俗画卷,仿摹者众多。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清明上河图》版本是在乾隆元年(1736年)由清宫画院五位画家合作画成。清院本对复杂的生活作了集中、生动的概括,以简练的笔法动静结合,再现了当时汴京的风貌,增加了明清时代特殊风俗和情节。同时,由于西洋画风的影响,街道房舍,均以透视原理作画,并有西式建筑列置其中。此卷用色鲜丽明亮,用笔圆熟细致,是院画中极精之作。

——摘编自百度百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期“盛世”、隐忧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院本《清明上河图》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022-07-27更新 | 293次组卷 | 5卷引用: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纲要上同步练测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二   一位阿拉伯商人记述:两宋时期,信用券被广泛应用,富裕商人率先使用印制的纸币,极大地便利了商品的交换。中国商人把钱借给别人时会写下借条,借债人则在纸条上用食指和中指画押。他们主张以信接物,以义为利,市不二价,童叟无欺,不卖假货,不赚黑钱,不会乘人之危而半利。

——摘编自《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是基于哪一历史现象的教训?结合所学,分析统治者鉴于该教训采取了哪些措施?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述宋代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
2022-07-27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六县九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1887年,他(严信原)在宁波北门外湾头,创设了通久源机器轧花厂。初创时,资本5万两,从日本购入蒸汽发动机、锅炉和40台新式轧花机,雇用工人三四百人,并聘用日本工程师和技师。

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470多家,投资近亿元,再加上扩建企业,新增资本达到1.3亿元,相当于辛亥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其中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化工、皮草、卷烟等行业也有相当发展。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整个中国民族工业又迅速萧条。

——摘编自赵世培等编《浙江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及其特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通久源机器轧花厂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产生的。1912~1919年,中国民族工业获得迅速发展的有利外部条件是什么?
2022-07-25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