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有学者指出:“(唐代)社会对财富与财富拥有者(给予)普遍尊荣,朝廷对富商大贾(给予)礼遇优容”,巴蜀地区表现尤盛。“小儿学问止《论语》,大儿结束随商旅”的现象比比皆是。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唐代
A.富商大贾开始积极参与政治B.商品经济发展环境较为宽松
C.儒家重义轻利观念发生异变D.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被废止
2021-03-10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三十一中学等三校2021届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2 .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表中史实与推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推论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真实地反映了中国社会从兴盛到衰败时期的历史面貌
葛洪《抱朴子·仙药》中已经提到“火药”火药发明于东晋时期
《清明上河图》描绘大量商人、商船、店铺画面北宋东京是繁华的商业都市
沈括《梦溪笔谈》记载了活字印刷术中国人最早发明了印刷术

A.①B.②C.③D.④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示意图
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经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300多卷,精炼而准确。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
鉴真(688--763),深明佛学,50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12年,经6次努力,最终到达日本。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2019-01-30更新 | 5314次组卷 | 71卷引用: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市第三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丝绸之路兴起于秦汉,此后一度衰落;隋唐时期再度兴盛起来;两宋时期陆上丝绸之路萎缩,但海上丝绸之路却呈现繁荣景象;直到元朝,陆上丝路再度兴起;明清时期,丝绸之路日益衰落。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A.明清时期丝绸之路完全消亡
B.丝绸之路兴衰与统治政策无关
C.政治统一有利于丝路的畅通
D.少数民族政权不重视丝路贸易
2019-01-19更新 | 706次组卷 | 19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黑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明朝晚期,中国江南生产的大量生丝、丝织品、棉布、瓷器通过汪直、郑芝龙等私商转运到闽浙海岛,进入以澳门为中心的全球贸易网络。澳门--里斯本、澳门--长崎等“丝银对流”航线,每年平均流入中国约300万两白银,流入总量约占美洲和日本所产白银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明朝晚期政府不再实行海禁政策B.刺激了中国江南商业经济的发展
C.与此航线相关的航海家是哥伦布D.标志着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6 . 图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这表明当时
A.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B.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
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D.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
2018-06-09更新 | 13941次组卷 | 120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史学家钱穆先生说:“租庸调制的精神,不仅在于轻徭薄赋,而尤重为民制产。”下列对“租庸调制”解读正确的是(     
A.“调”是指缴纳一定量的谷物
B.“租”是指缴纳一定量的绢和布
C.“庸”是指缴纳一定的银子代役
D.在租庸调制下农民生产时间具有一定的保证
2016-11-18更新 | 1083次组卷 | 19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重点高中协作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