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明朝万历年间以来,雇工的身份有所变化,其人身自由度增加,与雇主的依附关系减轻。反映到劳动市场上,雇主主要依靠“劝”的方式激励雇工努力干活。清朝时期,在雇佣工人很普遍的江南,雇工不是贱民,与雇主之间存在着权利义务的关系。

——摘编自邢铁(论中国资本主x义萌芽的特殊性》

材料二   明清时期中国国力昌盛,经济对外依赖校小,因此可使政府实施大量对外贸易政策也无法显著促进中国经济发展。虽然郑和下西洋对我国当时对外贸易有一定影响,但其出发点却并非发展本国济,朝贡贸易所得商品大多为奢侈品,不利于市面流通。西方国家发生工业革命时最主要的原材料为铁、煤炭等物品,由于海上运输局限性,上述商品无法大量输入中国,因此我国错失大力力发展综合实力的最佳时机。

——摘编自张恋绮《明清时期期我国对外贸易特殊洪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明清时期江南经济领域的新现象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我国错失大力发展综合实力的最佳时机"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鼎、圭是工商食官制度下的产品,这些产品主要服务于国君,几乎不在市场流通,但在考古中发现,春秋时期的庶民墓葬中普遍出现用鼎和石圭陪葬。这说明当时
A.传统礼制彻底破坏B.官营手工业出现商品化
C.世俗奢侈之风盛行D.官营手工业规模的扩大
3 . 清乾隆二十二年谕令,只准洋商在广州一口通商,这种做法
A.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B.长期保护了国家独立和安全
C.促进了中国海外市场的开拓D.是宋元以来对外政策的延续
2021-04-15更新 | 15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贵港市立德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历史试题
4 . 古代中国手工业并存的三种基本形态分别是
A.家庭手工业、官营手工业、田庄手工业B.民营手工业、田庄手工业、家庭手工业
C.田庄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官营手工业D.家庭手工业、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读书人加入商人队伍,将儒家思想运用于商业经营中,经商不再被视为不体面的事,反而成为致富的好途径。中国十大商帮在嘉道时期都获得了一定的发展。材料意在说明
A.商人社会地位明显提高B.“工商皆本”思想得以提出
C.清代弃儒从商的风气盛行D.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解体
2021-04-15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贵港市覃塘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如图为成都出土的东汉薅秧画像砖拓片。画像中图为薅秧,两个农夫手扶竹杖用脚将杂草踩入泥中;如图为耕作,两农夫高举尖嘴锄,奋力农作。该文物图片可反映
A.精耕细作的农业传统B.土地所有权属的变化
C.铁制农具的普遍推广D.刀耕火种方式的延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表为两汉时期农业发展概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著作概况
《汉书·食货志》汉武帝时,搜粟都尉赵过在陕、甘一带“以人挽犁”,提倡“代田法田多垦辟”
《后汉书》“建武年间,(任延)诏征为九真太守,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
《后汉书》王景迁庐江太守,“教用犁耕垦辟倍多”
A.牛耕技术已普及全国B.犁耕技术已经基本定型
C.耦犁是牛耕主要形式D.政府注重犁耕技术推广
8 . 鱼鳞图册制度缘起于南宋绍兴时期的土地经界。元代继承之,延祐年间实行土地经理,造有鱼鳞图册。明洪武和万历时期两次在全国进行大规模土地清丈,攒造相关图籍,鱼鳞图册制度趋于完善。其目的是
A.不断清查土地,便于土地分配B.确定土地所有,防止逃避赋税
C.明晰土地产权,防止官员贪污D.防止隐瞒土地,打击富农经济
9 . 读下表,表中呈现的变化说明了
项目1685年—1757年1758年—1838年
欧美到达中国的商船312艘5107艘
中国开放的口岸4个1个

A.中国扩展了对外贸易B.清朝闭关锁国政策有所松动
C.欧美海上航运业发达D.中国仍坚守固有的经济政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据农业部研究统计,春秋战国时期我国耕地面积不断扩大,约有2.3亿亩。其原因是
A.水利的兴修B.战争的频繁
C.分封制瓦解D.铁质农具和牛耕推广
2021-02-17更新 | 215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贵港市立德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