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宋)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后来,又把全国州郡分为十五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安抚使(管军事)、提举常平(管常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四司,统称“监司”,也都由文臣担任,只有安抚使用武人。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北宋)开封以经商为业的有二万多户,囊括米、盐、茶等各类商品贸易。号称“正店”的大酒楼有七十二家,兼具饮食与商品贸易的多种功能,作为商人验看商品质量、商定商品价格、签订契约的场所。……酒楼、茶坊与娱乐场所瓦子,都通宵营业。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三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

——摘编自[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北宋地方官制呈现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该地方官制对北宋王朝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北宋城市商业发展的主要表现。
(3)根据材料三,概括该学者关于宋代科技发展的观点,结合所学找出支持该观点的史实。
2022-12-31更新 | 411次组卷 | 25卷引用:西藏拉萨市拉萨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下列历史史实最能体现宋朝商业繁荣的是
A.开始使用牛耕
B.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C.棉花在两广、福建开始种植
D.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3 . 秦灭六国后,统一规定:货币分二等,以黄金为上币,以镒为单位;圆形方孔的铜钱为下币,以半两为单位。关中及其他地方出土了很多半两钱,其轻重、厚薄大致相等。这一做法
A.遇到了六国民众的普遍抵制
B.保证了计量器具的准确与统
C.便利了商品交换和经济交流
D.加剧了封建国家对百姓的盘剥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据《续资治通鉴》记载:“先是益、邛、嘉、眉等州岁铸钱五十余万贯,自李顺(北宋前期的农民起义代表)作乱遂罢铸,民间钱益少,私以交子为市。”从材料可知,宋朝的“交子”
A.官方推行的最早的纸币B.官方铸钱困局下的民间货币
C.宋印刷业发达的产物D.中央对地方控制放松的产物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6 . 劝农活动是中国古代农业推广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农耕时政府给农民以鼓励和帮助,向农民推广一些好的农业技术或作物品种。劝农活动反映出
A.政府对农业生产的重视B.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
C.土地兼并现象十分严重D.小农经济男耕女织的特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749年,唐朝政府的现金收入不过200万贯,1065年,北宋政府一年赋税的现金收入高达3700万贯,到了南宋,现金收入在政府收入中的比重全面超过了谷物和纺织品。以上现象
A.说明唐朝已经大量使用纸币B.体现了农业和手工业的萎缩
C.表明宋朝放弃重农抑商政策D.反映了宋朝商品经济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图(一)为考古发现的西汉时期的彩绘雁鱼铜灯,雁喙张开,衔一鱼,鱼身短肥,下接灯罩盖。当灯火在鱼身内点燃后,烟雾和废气便会上升至雁颈,并导入雁体,经过水起稀释作用。据此可知西汉时期
A.人们已经具有环保意识B.人们重视艺术品的适用性
C.日常用具普遍施以彩绘D.人们已把雁作为家禽饲养
9 . 秦兵马俑出土的陶俑、陶马都经过精心彩绘且几乎无一雷同,青铜兵器制作精良且形制、大小几乎一致。每批陶俑、陶马、兵器上都打印或刻有工匠的名字。这反映当时
A.战争催生青铜制造产业B.国家管理运用法家思想
C.陶器制作工艺达到巅峰D.器物制造技术领先全球
10 . 明代中期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商业化速度的加剧,随之而来的则是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以及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多。道光《苏州府志》记载晚明苏州府“江南烟户业田多,聚居城郭者十之四五,聚居市镇者十之三四、散出乡村者十之一二。”这说明当时
A.工商业者成为社会的主要阶层B.市民阶层人口的增加
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D.南北经济差距的加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