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41 道试题
1 . 朱熹十分关注农事,在今江西、福建地区任职期间,每逢春播时节,都要事先颁发《劝农文》,要求农民及时播种。他认为,是否及时播种直接关系到收成的好坏。这反映
A.宋代君主重视农业生产B.程朱理学强调实事求是
C.南方地区得到较大开发D.传统农业注重精耕细作
2 . 如表为明朝官方对常熟县人口的统计情况。据表可知,明朝常熟县人口统计表
年份
洪武四年(1371年)62 285247 104
永乐十年(1412年)66 327284 671
天顺六年(1462年)83 558367 600
成化八年(1472年)87 474381 577
成化十八年(1482年)87 474381 577
弘治五年(1492年)88 044381 577
A.专制统治导致了基层治理体系崩坏B.高产粮食作物引进促进了人口增长
C.重农抑商促进了社会环境整体稳定D.赋税制度调整使户口登记沦为形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戏场原为临时性设置,宋朝时形成了“逢场作戏”现象,即每逢市集,都有演戏活动,郊区的皇家园林在对外开放时,艺人商贩可以临时作场演戏,城内的瓦肆勾栏成为作场演戏的常设场所。“逢场作戏”的出现表明宋朝
A.奢靡之风盛行B.城市商业经济发展
C.坊市制度瓦解D.传统文化受到冲击
4 . 如图为某一时期农业分布图。据此可知,该时期
A.饮食结构根本改变B.土地利用效率提高
C.土地兼并渐趋缓和D.区域经济发展均衡
2022-06-03更新 | 400次组卷 | 5卷引用:宁夏银川一中2022届高三四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秦律·金布律》规定“有买及卖也,各婴(挂)其贾(价)”,从事手工业和为官府出售产品的人,“受钱必辄入其钱缿(陶制容钱器)中,令市者见其入,不从令者赀(罚)一甲”。这一规定说明
A.政府对市场交易的管理严格B.重农抑商政策得到有效落实
C.秦朝法律形式主义色彩浓厚D.民间商品交易市场乱象丛生
2022-06-03更新 | 559次组卷 | 7卷引用:安徽省合肥一六八中学2022届高三最后一卷文综历史试题
6 . 嘉靖三十四年,金都御史张濂上疏:“臣颇知海寇始木,始以海禁乍严,遂致猖獗……相机稍复海市之旧,不惟散已聚之党,而滨海穷民假此为生,又足以收未溃之人心。”这表明
A.海寇的出现导致海禁的推行B.当时出现开放海禁的思潮
C.政府意识到海禁的种种弊端D.海禁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据明万历九年(1581年)徽州府的—份土地登记图册记录,该图内的业户共占有3195.87亩土地,分别属于6719个地段,平均每个地段不足0.5亩;这些业户的土地有45%分布在本乡,其余的均分散在外乡。由此可推知,当时徽州府
A.弃农务商现象成为潮流B.以一家一户的小农经营为主
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较高D.大地主田庄经济占主导地位
2022-06-03更新 | 209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2届高考考前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工部奏准,轮班匠不愿当班者,听其出银代役。嘉靖四十年(1562年),政府又下令,班匠“不许私自赴部投当”,一律以银代役,每名每年纳银四钱五分,这笔钱被称为“班匠银”。这些举措反映了明代
A.政府鼓励民营手工业发展B.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
C.资本主义经济萌芽的产生D.政府减轻了对班匠的剥削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南宋都城临安六部桥一带是政府机关办公地,专供中央政府官员品尝的丁香馄饨精美异常,是杭州一大名吃,连皇宫里的宫女也借选购早点和菜肴之际溜出来吃上一碗,这反映了
A.政府官员享有吃喝特权B.宋朝礼制遭到严重破坏
C.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D.南宋王畿商品经济发达
2022-06-02更新 | 429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临门一脚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汉(公元25年—220年)与魏晋(公元220年—420年)时期,以游牧民族为主的各北方少数民族纷纷南下内迁,随着南下内迁的深入,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的疆域界限逐渐消亡,这一客观外部条件的改变必然促使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风俗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和融合不断深入。而伴随北方少数民族南下内迁而来的是其生产方式也逐渐由游牧生产向农耕生产转变,少数民族与汉族生产方式的趋同成为了民族间风俗文化交流互动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民族地域界限的模糊,相同的生活、生产环境为汉族风俗文化与少数民族风俗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提供客观条件。

——黄赤《浅论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内迁原因及“胡文化”与“汉文化”的融合》

材料二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汉末以来北方人口南迁的利与弊。
2022-06-02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2022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一)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