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4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雍正年间,在实行摊丁入亩的问题上,朝廷存在“通省均摊”和“各州县自行均摊”之争。如表是直隶十府五州通省摊丁后负担变化表(单位:两),表中现象反映的是实行“通省均摊”后(     
府、直隶州顺天府永平府保定府天津府大名府……总计
原征丁银36264.7526783.2442789.528278.3747188.41……400171.7
摊入丁银26903.7714357.4438996.4917183.6956760.58……404854.9
负担变化—9360.99—12425.80—3793.03+9572.17+9572.17……+4683.2

A.政府收入大幅度增加B.农民丁税负担减轻
C.各府州丁税负担不均D.地主负担大大加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图为北宋时期汴河水系的示意图,由图可知,汴河水系(     
A.为北宋东京提供便利的水运系统
B.造成黄河频繁改道洪灾泛滥
C.累积治河成果形成军事防御体系
D.促成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北宋初期,福建地区矿冶业迅速发展,颇具规模,有银场二十七,铁场二十,铜、铝场各二十八处,占全国首位,产量亦颇可观。下列对北宋福建矿冶业迅速发展原因表述正确的是( )
A.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促进矿冶业发展
B.海外贸易兴盛扩大商品和货币需求
C.放弃重农抑商政策刺激了矿冶发展
D.私营冶铸业超越官营冶铸技术水平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如图为江苏邳县出土的汉代捕鱼归来画像石,被《中国农业考古图录》所收录。画面上有两名渔夫,六只鱼鹰,前面一人肩扛鱼叉,手臂上有一只鱼鹰,而其中一只鱼鹰正从嘴里吐出一条鱼。该画像石(     
A.是研究汉代农业的一手史料B.体现了江南农业生产的落后
C.反映了田庄渔业的发展状况D.说明汉代民众生活异常艰辛
5 . 西汉《盐铁论·水旱》记载:“家人相一,父子戮力,各务为善器,器不善者不集。农事急,挽运衍之阡陌之间,民相与市买,得以财货、五谷新弊易货,或时貰(赊欠)民,不弃作业,置田器,各得所欲。”据此可知(       
A.铁犁牛耕在汉朝开始推广B.手工业品工艺高超而深受农民欢迎
C.小铁匠与农民结合形成良好的供需关系D.官营手工业作坊是冶铁业发展的重要方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宋代城市获得了较大发展:城市区域向城外扩展形成“大都市”;封闭式的坊市制度打破,使得商业区域扩展;通过建楼扩展立体空间。这反映出(       
A.城市发展促进社会流动B.经济发展拓展城市空间
C.城市发展推动商业繁荣D.经济发展改变城市分布
7 . 清朝帝国后期盐税的收入愈加重要。全国的大盐商从朝廷取得经营许可,再将食盐营销资格承包给地方食盐商,从中赚取差价,小盐商的生意也得到了国家的物价保护,盐商在垄断了营销道路的同时也依附于政府的保护。清朝的这一做法
A.加速了商人向地主阶级转化B.维护了王朝政府对社会资源的掌控
C.表明重农抑商政策开始松动D.加深了封建政府与民间资本的矛盾
2022-06-28更新 | 29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2022届高三四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如图两幅牛耕图均出土于江苏地区,分别属于新莽时期(图1)和东汉中期(图2),据此两幅图,可以推知(  )
A.铁犁牛耕技术在江南普及B.重农抑商政策进一步加强
C.牛耕是主要农业生产方式D.耕作技术得到了一定提高
2022-06-27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宋朝时期,“天下无在官之田,而卖易之柄归之于民”,造成许多农民丧失土地,不得不开垦荒田谋生,这使当时很多地区出现“田无不耕”的状况。由此可知,宋代土地政策(  )
A.阻碍了精耕细作技术的提高B.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
C.削弱了农民对地主的依附关系D.促进了对土地的充分开发
2022-06-27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2022届高三4月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明器是我国古代专为殉葬而仿照实物制成的殉葬品,是死者生前生活的写照。如表是西汉墓葬出土的陶制畜类明器统计表。根据表推知,西汉时期(  )
单位:件
役畜类肉畜类
西汉初年22103--
西汉晚期
16644
A.饮食结构发生变化B.个体农耕经济衰退
C.畜牧业居主导地位D.社会经济显著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