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7 道试题
1 . 唐代中后期,许多城市市民占用街区自建庐舍,在大街两侧临街开设店铺,到宋代,特别是南宋时,更为普遍,朝廷以令其交纳租钱来应对,这反映出当时(     
A.商品经济不断发展B.城市管理方式滞后
C.政府鼓励商业发展D.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2 . 汉朝法律规定不得宰杀幼小或正值壮龄的牛,只允许宰杀年老病衰的牛以供食用,犯禁者依律应被处以死刑。这反映出汉朝(     
A.抑制奢靡之风B.实施重农政策
C.延续秦朝苛政D.民众食品短缺
4 . 历史学家根据敦煌文书考证出唐代敦煌县城内建有儒风坊、永宁坊、修文坊、定难坊、政教坊、钦贤坊、怀安坊、释教坊等,由此可知唐代(     
A.长安城的坊市规划最早起源于敦煌地区
B.除长安城外,也有其他地方实行坊市制
C.所有城市依照坊市制进行规划和管理
D.长安城的坊市制对各地城市的规划影响巨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明清时期,双林镇的绸庄常“赊丝于机户,即收其绢,以牟重利”;在南浔镇以产“苏经”闻名,农家“取丝于行,代纺而受其值,谓之料经”;宁波的鱼业牙行,分鲜行和里行,都对渔帮放款,约定以所获鲜、咸水产抵偿借款。这反映了明清时期(       
A.江南市镇商品经济高度专业化B.商业资本向生产领域的渗透
C.商人逐渐成为生产组织的主体D.货币供求矛盾催生商业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南宋以来出现了许多以农事耕作和丝棉纺织等为主题的耕织图(如图),这些画作前后因袭少有变化,重场景描绘而轻操作流程与技术细节刻画。据此可知,耕织图的创作(     

图:《御制耕织图》之二(清)
A.注重意境和笔墨情趣B.缺乏推广的价值
C.反映了农业技术停滞D.重在劝农与教化
2023-02-25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唐朝之前 ,没有单独的房产税种 。两宋时期 ,政府推出了“宅税”,也称“屋税”,将各类房 产分等进行征税 ,作为城郭赋税体系的一部分 ,并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适用于全国的房 产税 。这反映出(     
A.房税有序传承B.城市经济发展
C.税收体系完备D.社会治理混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五代时期,房产税在一些地方已成正式税种,名为“屋税”。赵宋立国后,将“屋税”定为正税,被视为城郭赋税的主项。后来,随着实际情形的日趋复杂,城郭赋税的征收出现了从地产物业走向综合家业评估的趋势。上述变化源于(     
A.国家赋税制度的完善B.城市功能的弱化
C.重农抑商政策的质变D.城镇经济的发展
9 . 据考证,南宋都城临安,与以往都城的方正格局截然不同。南北长,东西窄,皇宫位于城市的南端。从皇宫北面的和宁门往北通向城市中心的御街,是都城中最繁华的商业中心,在御街中段设立的金银盐钞引交易铺,生意兴隆。这反映了南宋时期(     
A.都城设计完全符合礼制要求B.“市”突破了时间上的限制
C.都城布局出现革命性的变化D.纸币已成为全国流通的主币
2023-02-17更新 | 493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德化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下表是中国古代有关农业生产的文献记载。该表反映出我国古代农业的特点是(     
时间出处记载内容
南北朝《齐民要术》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
南宋《 农 书 》多虚不如少实,广种不如狭收。
明代《沈氏农书》宁可少而精密,不可多而草率。
A.精耕细作B.耕地充足C.男耕女织D.集体劳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