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1 . 材料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较大区域人口比重的演变表(以合计数为100

公元2公元140公元742公元1110公元1491公元1880
黄河下游69.757.943.225.725.72.9
晋、陕10.74.715.9213.414.08.0
甘、宁2.40.91.93.41.83.2
淮南5.47.413.915.823.622.7
两广1.34.64.910.110.613.4
两湖4.413.88.320.219.620.4
四川6.110.79.811.54.78.4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图为1800~1850年间中国白银、制钱购买力的折线变动图。

其中,促成1835~1850年间两者的购买力呈现出不同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A.传统制钱丧失竞争力B.中国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
C.中外经济联系的加强D.白银开始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徽州商人认为“义”与“利”并非截然对立的两端,在经商过程中,商人完全可以做到“义利双行”“义中取利”,所以将“以义为利,利缘义取”作为他们经商道德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这表明徽商(       
A.继承传统,勇于担当B.追求平等,为国聚财
C.义利兼顾,取财有道D.勤于本业,贾儒合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据嘉庆《崇安县志》载,清朝前期的福建崇安“土茶最多,乌梅、姜黄、竹纸次之。客商携资至者,络绎不绝。……工作列肆皆他方人”。据此可知,当时的崇安
A.特色资源吸引商业资本的介入B.本地生计受到外地人严重冲击
C.农产品商品性经营占主导地位D.粮食种植被经济作物生产取代
5 . 在宋朝城市消防治理方面。最突出的成就是诞生了中国最早的专职消防队。据考证,截至淳佑十二年(1252年)临安已有消防队20隅,7队,总计5100人,有望火楼10座。这一成就反映出宋朝
A.政府着力强化城市管理B.城市居民防火意识淡薄
C.城市经济发展日益繁荣D.城市职能发生根本改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据宋人《铁围山丛谈》记载,“天下苦蚊蚋,都城(指东京)独马行街无蚊蚋。……蚊蚋恶油,而马行人物嘈杂,灯光照天,每至四更鼓罢,故永绝蚊蚋。”该记载可用来佐证当时
A.卫生状况得到极大改善B.坊市界限开始被打破
C.政府对市场监管的疏漏D.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图5唐朝怀集庸调银饼

材料二   至德宗相杨炎,遂作两税法,夏输无过六月,秋输无过十一月。置两税使以总之,量出制入。户无主、客,以居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

——《新唐书·食货志》


分别指出材料一、材料二的史料类型及其体现的赋税制度。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唐赋税制度变化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下图是在四川出土的汉代酒肆画像砖,画面上“前店后坊”(当街卖酒、后台汇集原料酿酒)的场景依稀可辨;画面上熙熙攘攘的人群,直观地呈现了汉代人的物质生活。对画中信息解读最准确的是,汉代
A.商业突破了严格的时空限制B.商人的社会地位大幅度提高
C.重农抑商的政策出现了松动D.生产力发展推动了市场繁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明初货币为钱、钞共用,禁止民间用金银交易;洪武后期,在一些地方,民间已开始私用金银交易:正统九年(1444年),明英宗不得不“驰用银之令”,官商军民等皆用银。据此可推知
A.商品经济发展影响国家政策B.赋役征银致使白银广泛流通
C.政府的货币政策具有原则性D.民间交易使白银流通法定化
2021-12-14更新 | 265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据考古发现,西汉中后期的铁器比西汉前期明显增多,铁制农具、手工工具、生活用具及兵器已经基本取代了铜制产品,冶炼技术和器物质量都有所进步。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冶铁官营制度的实施B.水力鼓风技术的应用
C.铁犁牛耕方式的推广D.青铜文明的日渐式微
2021-12-13更新 | 330次组卷 | 6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