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材料     有正就有反。有光明,就有黑暗。

我们认识事物,认识矛盾,不仅要看到事物的这一面,又要看到事物的那一面,也就是既要看到矛盾的这一方,又要看到矛盾的另一方.

一种橘子大但是酸;另一种橘子小但是特别甜。


根据材料归纳出一个观点,并结合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以说明。(要求有观点,有阐述,有总结。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符合材料的意思)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玛雅人分布较广,他们培植了玉米、蕃茄、辣椒等重要农作物。14世纪初兴起的阿兹特克人不断向外扩张,征服周围许多部落,形成一大帝国。阿兹特克人的农业、狩猎、捕鱼比较发达。印加人是南美洲印第安人的一支,住在安第斯山中部。印加社会等级森严,农业、手工业发达。印第安人在其有限的活动范围内,难以逾越自然界的重重障碍而将其文明的星星点火,带到更远的地区……拉美古代印第安文明是古代人类文明中的一种特殊类型,他们处在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十分落后且极端孤立隔绝的状态。

——摘编自程洪《论拉丁美洲古代印第安文明的特点》

材料二   15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原先孤立的拉丁美洲历史开始真正意义上融入了世界。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在此之前,人类生活在相互隔绝而又各自独立的几块陆地上,没有哪一块大陆上的人能确切地知道,地球究竟是方的还是圆的。正是从那个时候起,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经由地理大发现而引发的国家竞争,拉开了不同的文明间相互联系、相互注视,同时也相互对抗和争斗的历史大幕。

——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18世纪60年代,起源于英国、扩展至世界其他地区的工业革命,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资本家为了获得利益最大化希望自由市场发挥更加重要的调节作用;与此同时中世纪的宗教观念也逐渐被科学观念取代,科学态度不断普及,民众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更加倾向于采用切实可行的(世俗)办法去解决;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欧洲许多国家的妇女要求享有选举权,女权运动应运而生;工业革命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

——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古代拉丁美洲文明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地理大发现”对文明发展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业文明带来的时代变化。
3 . 工业革命“发现”了儿童,也唤醒国际社会对儿童的关注与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一个压延钢厂,名义上的工作日是从早晨6点到晚上5点半。有一个儿童,每星期有4个夜晚,至少要干到第二天晚上8点半。另一个9岁儿童有时一连做3班,每班12小时。第三个儿童,10步,每星期有三天都是从早晨6点一直干到夜间12点,在其余几天干到晚上9点。

贫困家庭儿童和童工问题引起了有志之士的担化。但19世纪中期前,孤儿进难所是照料贫困家庭儿童的一种普遍方式,投会及感善人士通过市立孤儿院、儿童救助站等福利机构对儿童予以拉助。……然而进入20世纪,特别是经济大莆条的冲击,传统的依靠自救与互助被抛舟,政府开始担青。1035年,美因颁布《社会保障法》,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对儿童权利的保护。同年实施了面向孤儿,单亲家庭或爽能父母家庭儿童的“家庭授助计划”,由展邦政府和州政府共同向儿童支付津贴,占联邦政府财政总支出的50%-79.6%。

——满小欧《美国儿童福利政策变革与儿童保护制度》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童工的社会状况和孤儿救助的主要方式的变化。

材料二   国际联盟1924年通过了《日内瓦儿童权利宣言》,首次在国际上提出了“儿童权利”概念。1949年11月,在莫斯科召开的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提出保障全世界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决定每年的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

195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儿童权利宣言》,确立了四项基本原则,即:第一,不歧视原则,第二,儿童最大利益原则,第三,确保儿童生命权、生存权和发展的权利。第四,尊重儿童意见的原则……西方福利国家规定:(16岁以前)每个儿童每星期得6.85英镑津贴。贫困失业家庭11岁以下儿童每星期得9.60英镑津贴,可享受免费牛奶、午餐,小学和中学教育免费。未失业贫困家庭可获得家庭收入补助。

——乔东平等《西方儿童福利理念和政策演变及对中国的启示》


(2)根据材料二分析人们对儿童的观念发生了怎样的改变?请举例说明国际社会对儿童的关注与保护。
2023-02-18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就宋代整个市场情况看,由一系列的城市、镇市和墟市组合而成的区域性市场,自小而大地发展起来了。这些市场可分为:以汴京为中心的北方市场,以东南六路为主的东南市场,由广南东西路组成的两广市场等。货币的发展是宋代商业发展在深度上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宋代,金、银、铜钱和铁钱是主要货币。铜钱不仅在国内和周边各族之间流通,也在南海诸国流通。随着商业信贷关系的发展,宋代最先产生和使用了交子。

——摘编自漆侠《宋代经济史》

材料二 经过“商业革命”,欧洲已经快速富裕起来了。相应地,对贵金属的需求和供应空前增加;有了早期的银行信贷业务;出现了经过政府批准的各种股份公司、商业机构;每个国家都建立起自己统一的货币,以适应贸易和工业的需要。“商业革命”的深入发展与近代民族国家在欧洲成为普遍现实几乎是同步的。所以,在“商业革命”后期,所有民族国家都把“商业革命”抓在自己手里。这样“重商主义”也就应运而生了。

——摘编自陈乐民等《欧洲文明扩张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商业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欧洲“商业革命”产生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商业发展和欧洲“商业革命”带来的启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学者马丁·威纳在《英国文化与工业精神的衰落:1850-1980》一书中指出“反工业文化”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工业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如资源的破坏、环境的污染,社会的贫富分化、城市化带来的脏乱差等,这引起了人们对工业化的批判;另一方面是由于英国的贵族制度和贵族精神影响,企业家及其继承者漠视生产创造,追求绅士生活,进取精神衰退。还有学者指出,政治社会变革也是造成英国企业家精神衰退的重要因素。19世纪70年代后,英国的工会组织日益强大,垄断了劳动力供给,挑战雇主对其雇员的传统权力。此外,经济生活的许多方面越来越受到政府的严格管制,崛起的工党更是凭借其政治权力,抑制了自由企业精神。在英国史学家霍布斯鲍姆看来,英国未能适应新形势,是因为其企业家有着广阔的帝国市场,仍能从旧的投资中获得充足利润,对海外传统产品市场的依赖,使英国企业家安享其成,竞争精神衰退。

——摘编自郭继兰《企业家精神与英国经济兴衰》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以来,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德国的蓬勃发展不仅引发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也促进了人口就业结构与地域分布的重大变迁,从而推动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德意志帝国在1871年仅有8个人口超过10万的大城市,到1910年则飙升至48个。另外,10万人口以上大城市的人口之和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持续增长。从大规模人口流动的情况看,德国城市增长呈现出巨大差异性,城市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是工业发达的莱茵、威斯特法伦、西里西亚、萨克森等地区。在19世纪70年代兴起的技术革命的助推下,柏林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合并了周边的施潘道、克罗伊茨贝格等城市,建立了新型工业区。据统计,1880~1900年柏林在行政区变更后人口增加了766518人,增长率高达68%,其中行政区并入的人口为490425人,约占柏林人口的26%.

——摘编自徐继承《德意志帝国时期的高速城市化与公共卫生危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企业家精神衰退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德国城市发展的主要特征。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1500年之后的时代具有重大意义,因为它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开始起冲突。数万年来人类一直生活在互相隔绝的状态中。经过几千年时间他们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文化,甚至在形体特征上也产生了差别。这一过程一直扩展到全球,因而至公元1500年种族隔离现象开始遍及全世界。当西方于公元1500年前后开始进行其海外扩张时,这种传统的地区自治也就开始让位于全球统一。成千上万的人自愿或被迫移居到新的大陆,各个种族也因之而不再互相隔绝。欧洲人由于在这一全球历史运动中居于领先地位而支配了这个刚刚联成一体的世界。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16世纪,葡萄牙垄断了到东方的跨洋运输:17世纪,荷兰取代葡牙掌握了东方贸易,将贸易范围扩大到印度、锡兰、波斯、阿拉伯以至南非。而且,欧洲与亚洲贸易的商品种类增多,印度的纺织品等逐渐取代香料,尤其是胡椒成为欧洲人喜爱的商品。18世纪,欧洲重要的变化是许多奢侈品成为普通商品,过去欧洲与东方的贸易,由于运输困难、风险较大,所以价格部贵,是只有少数贵族和富人才能享用得起的奢修品贸。新航路开后,随着进口量的增长,价格下跌,砂糖、咖啡、茶叶以及各种香料成为大众商品

——摘编自高德步等《世界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公元1500年前后“全球统一”进程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公元1500年前后“全球统一”进程带来的有利影响。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后,西、葡最早走了殖民扩张的道路。葡萄牙扩张的主要方向是亚洲和非洲。西班牙扩张的主要方向是美洲,西、葡两国屠杀当地土著居民,掠夺全银贵全属,建立封建制庄园经济。17世纪,英、法、荷开始加入殖民扩张的行列。经多次大规模战争,英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在工业革命推动下,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列强加强了对外侵略扩张。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已经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土地和人口,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摘编自王雷军《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评析》

材料二   以1791年爆发的海地革命为界标,撤起了大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一拉美独立运动。到19世纪20年代末,形成了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史上的第一次高潮。拉美国家最先全面殖民地化,随之殖民地社会经济、政治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北美独立战争胜利的鼓舞下,拉美人民利用欧洲拿破仑战争的极好契机,掀起了推翻殖民统治的革命斗争。当亚非人民反殖斗争正蹒跚前进的时候,拉美人民就已经掀起了波澜壮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拉美独立战争推翻了长达三百年的殖民统治,建立了16个独立的国家。

——摘编自薛源官《近代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史分期问题初探》


(1)根据材料一,指出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拓展方式。
(2)根据材料二,概括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亚非拉美民族独立运动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发展与亚非拉美民族独立运动的关系。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时代是江南市镇发展繁荣的时期。苏州常熟县的潢泾镇(即明代太仓的赵市)宋元时是大镇,明初因遭兵火闾里为嘘,但到明成化年间又恢复成市。进入清朝以后,在它的周围又涌现出一批小市镇。如镇西南七里有乾隆末年成市的归家庄,镇东南九里有乾隆中兴起的时思庵镇,镇西北十里有陆河镇,西北十二里有横塘市。

市镇发展较快的松江、嘉定、太仓一带,是棉花的产地,棉纺织业发达又靠近沿海,利于海上贸易,是商品经济发达的地区。吴江的河里、平望,湖州的南浔,都是著名的水乡市镇。这些市镇有的以经营手工业为主,有的以某些行业著称,有的是农副产品的交易市场或产地等。随着市镇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达,明中叶以后,在经济作物和水陆交通发达的地区,先后出现了一批著名的工商业市镇。如苏州的盛泽、平望、唯亭,嘉定的南翔、诸翟,湖州的南浔、乌镇等地。这些市镇人烟稠密,街道繁盛,市场繁荣,手工业、商业都很发达,且为各地商贾所集,进行大宗交易。

——何荣昌《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发展》

材料二  英国西北部工商业城市的兴起,吸引了大量人口,形成了新的人口中心。1801--1831年,伯明翰、曼彻斯特、利物浦等城市的人口增加了两倍多。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已占人口全国总人口的52%.年轻人纷纷外出求职,自由择偶组成小家庭的现象剧增,社会生活发生巨变。机械化生产使工人的一部分体力消耗和技能的运用被机器所代替,使工人的劳动失去了独立的性质,成为了机器的附庸,同时也使得资本家可以利用女工和童工来排挤成年男工,从而压低工资。使用机器进行生产又成为资本家增加工人劳动强度和延长劳动时间的有力手段,它甚至突破了起码的道德标准和人的生理承受限度。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发展的原因及其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上半期城市发展过程中英国社会发生的变化。请结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城市化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