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民国初年,国内各地度量衡各异,北洋政府完全照搬万国公制,提出度量衡改革方案,终未能实施。1914年,在农商总长张謇主持下,提出改革过渡期“旧制与通制并行”的折中方案,以北京率先试点推行,取得了一定效果。这一时期北洋政府的度量衡改革旨在(     
A.调和新旧经济体制的冲突B.建立全国统一的经济秩序
C.消除军阀割据的经济基础D.促进民族工业的快速发展
2 . “至1940年,仅经国民党工矿调整处办理、协助迁到后方各地的民营工厂,即有452家,迁入物资共12万余吨,尚未包括浙、闽两省及自行迁徙的工厂。迁入地区,计四川250家,湖南121家,广西25家,陕西42家,其它省区14家。”(《简明中国近代经济史》)这表明当时中国
A.官僚资本主义发展迅速B.中国的工业布局有所改变
C.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最快D.国民政府压制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