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8 道试题
1 . 钱理群在《1948:天地玄黄》中记载了民国某杂志刊登的一则小品:“法币满地,深可没胫,行人往来践踏,绝无俯身拾之者,谓之‘路不拾遗’。”小品所反映的情景导致(       
A.官僚资本彻底崩溃B.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C.民族资本迅速发展D.民族工业陷入困境
2 . 19世纪末,以福州为中心的机坊术约500家,散布在福州市内及附近各村。他们接受布庄行的委托而织制,庄行将原料棉纱分送给各机场织制,制成的布再由染场收回,贴上本庄招牌出卖。这说明
A.农村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动B.福建农村近代工业占主导
C.通商口岸带动周边地区发展D.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深远   
3 . “火柴大王”刘鸿生回忆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厂、火柴原料厂及在兰州办的西北毛纺织厂、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此则材料说明民族工商业所受的排挤和打击主要来自
A.官僚资本B.外国资本C.封建官府D.地主阶级
2021-12-04更新 | 122次组卷 | 44卷引用:2011年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4 .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这说明洋务派民用工业的兴办(     
A.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B.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扩张
C.通过国家力量将外商排挤出了中国市场
D.抢占了国内市场,使中国由此走上“自强”的道路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中以曾国藩、李鸿章为代表的开明官员,为了挽救国家的颓势,他们发起了旨在“自强”“求富”的
A.武昌起义B.百日维新C.洋务运动D.预备立宪
2021-08-18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2019年1月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6 . 有不少学者认为,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均为清政府的自救运动。上述历史事件对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均主张“中体西用”B.自救未成却促进社会进步
C.未能触及政治制度D.以政治制度的改革为核心
2021-04-01更新 | 477次组卷 | 19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图所示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图中A处所占比例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传统小农经济开始瓦解B.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C.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D.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8 . “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下列企业中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轮船招商局B.汉阳铁厂C.江南制造总局D.发昌机器厂
2020-09-21更新 | 267次组卷 | 47卷引用:辽宁省大石桥市第二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小赵查近代经济史资料时发现这样一段文字:“公司是私家经营,雇用外籍技师一人,中国职工约100人……它迄今还没有付股息。因为这个缘故,同时又由于原料昂贵以及日本的竞争,业务难以改进。此厂濒于停业。”该公司应该是
A.外商企业
B.官僚资本主义企业
C.洋务企业
D.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2020-09-18更新 | 287次组卷 | 26卷引用:辽宁省辽阳县集美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这种“解体”的含义是
A.大批洋货涌入中国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控制了中国市场
C.自然经济被近代资本主义企业取代D.封建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2020-09-09更新 | 99次组卷 | 60卷引用:2014-2015学年辽宁五校协作体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