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19世纪七八十年代,清政府向美国、欧洲分批派遣总计二百余名留学生,他们学成归国后,主要投身于军事工业和近代海陆军,成为海军、船舶制造等领域的骨干力量。这表明洋务运动(     
A.废除了科举制度B.加强了国防建设
C.发展了民用工业D.实现了富国强兵
2 . 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共创办新式学堂三十余所,主要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和科学技术,并大量翻译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和部分社会科学著作。这些举措(     
A.开启了国人学习西方的历程B.培养了近代化实用技术人才
C.唤醒了民众救亡图存的意识D.突破了“中体西用”思想的羁绊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20世纪初年,中国民族工业曾有过短暂的“春天”,1911年至 1913年我国注册设厂72家,平均每年设厂24家;1914年至1918年五年间,注册设厂达183家,平均每年近 37家。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A.政府鼓励兴办实业B.西方列强忙于欧战
C.群众反帝爱国斗争D.社会生活除旧布新
2023-01-04更新 | 102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辽阳市第一高级中学、大连市瓦房店市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经济政策和现象反映出社会形势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780年,唐朝推行两税法,以国家财政开支所需为总额,所谓“量出以制入”。所有民户在现居地登记,根据财产情况定户等,按户等高低交纳赋税,“户无主客,以现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分夏秋两李征收。“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结果“赋不加敛而增入,版籍(户口册)不造而得其虚实,贫吏不该而好无所取,自是轻重之权,始归于朝廷”。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中国的资本主义近代工业,在1912年到19198年间,建成厂矿470多个,投资9500万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大于1.3亿元,8年超过了过去的40多年。

——摘编自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统计资料选辑》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两税法的特点。说出两税法的实施有何作用。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世纪70年代,上海轮船招商局发行的股票成为近代中国人自己发行的第一张股票。为适应股票交易,上海平准股票公司成立,首开华商证券市场的先河。1895年以后,华商股票发行量大幅度增加,大量资金纷纷投向上海股票市场。这说明当时中国(     
A.洋务运动进入深化阶段B.货币金融市场趋于成熟
C.上海成为国际贸易中心D.新型经营形式得以发展
2022-07-09更新 | 149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辽南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钱理群在《1948:天地玄黄》中记载了民国某杂志刊登的一则小品:“法币满地,深可没胫,行人往来践踏,绝无俯身拾之者,谓之‘路不拾遗’。”小品所反映的情景导致(       
A.官僚资本彻底崩溃B.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C.民族资本迅速发展D.民族工业陷入困境
7 . 下面是1840年至1936年我国的经济作物比重变化数据,材料反映出20世纪前期的中国农村
1840—1936年经济作物的比重变化   单位:千元
年代粮食棉花油料烟叶合计经济作物的比重(%)
1840
1894
1911
1920
1933
1936
6159288
6697933
6836014
5340350
7754050
7880934
274455
284459
224837
192350
337041
494675
138606
519154
581427
733281
1407855
1283861
65280
81600
105876
130152
216665
218705
6637629
7583146
7748154
6396133
9715611
9878175
7.2
11.7
11.8
16.2
20.2
20.2

A.新的经济因素不断成长发展B.商品化的程度缓慢提高
C.同世界市场的联系日趋密切D.农业经济日益走向衰败
2022-06-23更新 | 194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辽宁省实验中学2022届高三考前模拟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13-1921年中国各经济类型面粉生产量比重的变化

1913年

1921年

总产量合计(千包)

213642.03

247197.28

1.商品面粉(%)

45.64

45.15

机器产品(%)

10.24

19.49

土磨坊产品(%)

35.40

25.66

2.自用面粉(%)

54.36

54.85

——据上海社科院经济所《中国近代面粉工业史》

材料二   1863年,英国资本家在上海开办了一家得利火轮磨坊。这种机器磨坊是在土磨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蒸汽机械动力代替劳力,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比土磨坊有所提高。机器磨坊范围不大,雇工亦少,日生产能力一般不过50-60包,积累资金不多,而改建、扩建与订购大机器等有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因而它发展为机器面粉工厂为数很少.1900-1913年创办的面粉厂,虽然安装了动力,但大多数仍靠石磨磨粉,生产能力不大,日产面粉100200包,实际上仍是机器磨坊。这个时期共有11家这种机器磨坊。1914年以后,国内发展了电动机,使用方便,凡有电力供应的城市,机器磨坊均有了较大发展。

——据徐新吾等《中国近代面粉工业历史概况与特点》整理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13-1921年中国面粉业发展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13-1921年中国面粉生产发展的影响。
2022-04-09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打破了一直以来重农抑商的政策,认识到“通商惠工,为古来经国之要政”。于是清政府对经济管理机构进行了调整和改革,创设了商部、邮传部等现代经济管理机构,清末新政时期工业发展盛极一时。这说明清末新政的实行
A.意在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B.为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奠定基础
C.有力地维护了清王朝封建统治D.客观上推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10 .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运动,给中国的“窗户”开了一条裂缝,拉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该运动是
A.洋务运动B.清末新政C.预备立宪D.五四运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