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下图为1894-1920年民族工业资本的变化情况。其中,推动1913-1920年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A.欧洲列强忙于战争B.群众反帝爱国斗争
C.政府鼓励兴办实业D.官僚资本大力支持

2 . 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开始了辅助军事工业,以“求富”反哺“自强”,为军事工业提供燃料、运输、原料、资金等支持的行动。为此,洋务派创办了(       

①江南制造总局②上海机器织布局③开平煤矿④上海轮船招商局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3 . 据北洋政府农商部统计,一战前注册的工业公司,共计146个,资本总额4100多万元;而自1914年至1920年,新注册的公司就有272个,资本额达1.17亿元,涉及行业众多,尤以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推动这一变化的因素有(     
①民国政府鼓励民间兴办实业
②西方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
③官僚资本凭借权力聚敛财富
④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此起彼伏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 . 洋务派是从洋枪洋炮开始认识西方的,他们的“借法自强”亦从军事工业起步。下列企业属于军事工业的是(     
①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②福州船政局       ③上海轮船招商局       ④开平煤矿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04—1907年中国兴起了一个兴办实业的新浪潮,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相信能认购一股就等于收回一份利权,于是争相认购股份,引起了全国到处创办股份、合伙或独资经营的新企业。”以上材料说明这次兴办实业的浪潮
A.根本驱动力是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B.是民国政府颁布的鼓励发展实业政策的结果
C.欧洲列强放宽了对中国经济侵略是主要原因D.与人民挽救民族危机相联系,带有爱国性质
2023-01-09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期高一上学期期末综合模拟历史试题
6 . 下图为1890年张之洞创办的湖北汉阳铁厂,从企业性质的角度看,下列洋务企业与之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A.天津机器局B.天津永利碱厂C.福州船政局D.上海轮船招商局
7 . “况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制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逆,勤远略”。由材料可知,洋务新政的目的在于
A.学习西方先进技术B.“自强”、“求富”
C.发展资本主义经济D.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2022-09-03更新 | 32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山水联盟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历史试题
8 . 经济政策和现象反映出社会形势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780年,唐朝推行两税法,以国家财政开支所需为总额,所谓“量出以制入”。所有民户在现居地登记,根据财产情况定户等,按户等高低交纳赋税,“户无主客,以现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分夏秋两李征收。“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结果“赋不加敛而增入,版籍(户口册)不造而得其虚实,贫吏不该而好无所取,自是轻重之权,始归于朝廷”。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中国的资本主义近代工业,在1912年到19198年间,建成厂矿470多个,投资9500万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大于1.3亿元,8年超过了过去的40多年。

——摘编自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统计资料选辑》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两税法的特点。说出两税法的实施有何作用。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
9 . 张之洞掌管湖北期间,重点发展汉阳当地工业,建设长江中游交通网;左宗棠掌管福建期间,大力发展当地沿海区域的航海及船舶工业,并建立了厦门这一近代化城市。据此可知,洋务运动
A.成立了总理衙门B.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C.创办了新式学堂D.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10 . 下图为清末洋务派兴办的福州船政局的组织结构图。下列关于福州船政局说法正确的有(       

①以自强为创办目标       ②突破了对西方器物层次的学习
③属于官办军事工业       ④未能达成抵抗外来侵略的目标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