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1 道试题
1 . 从1914年到1930年,各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投资平均每年增长0.6亿多美元;而从1930年到1936年,平均每年增长达13.3亿多美元。到1936年,各帝国主义在华资本合计约43亿美元。这(     
A.说明帝国主义加大了对华商品输出B.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拓展了空间
C.表明商品经济已经取代了自然经济D.推动了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的深入转型
2 . 据北洋政府农商部统计,一战前注册的工业公司,共计146个,资本总额4100多万元;而自1914年至1920年,新注册的公司就有272个,资本额达1.17亿元,涉及行业众多,尤以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推动这一变化的因素有(     
①民国政府鼓励民间兴办实业
②西方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
③官僚资本凭借权力聚敛财富
④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此起彼伏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 . “本公司设立以后,无论华商洋商开矿,必须将该地亩与本公司议妥,订明地股办法,由本公司呈请北洋大臣批准后,方可作为合格之矿商,然后再请发照。”字里行间,尽显学熙先生拳拳爱国之情。这则材料的主要观点是(     
A.教育兴国B.实业救国C.军事强国D.农业立国
2023-02-14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下图为开滦档案馆所藏光绪七年(1881年)发行的开平矿务局股份票。其作为史料可以用来研究(     
A.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B.洋务派开办的民用企业
C.维新派开矿筑路情况D.清末新政奖励工商政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共创办新式学堂三十余所,主要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和科学技术,并大量翻译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和部分社会科学著作。这些举措(     
A.开启了国人学习西方的历程B.培养了近代化实用技术人才
C.唤醒了民众救亡图存的意识D.突破了“中体西用”思想的羁绊
6 . 当太平天国起义席卷清王朝半壁江山之际,列强又乘机大举入侵,清廷处于危局之中,统治者被迫逃亡。危机缓解后,清政府(     
A.全面新政,应对民族危机B.学习西学,筹办洋务企业
C.顺应潮流,鼓励民间设厂D.调整政策,充当列强工具
7 . 1865年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近代中国具有先进技术设备的“制器之器”的工厂;1899年创办的大生纱厂是近代中国“设厂自救”浪潮中出现的代表性棉纺织企业。它们(     
A.都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B.都深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C.都是封建官办企业D.都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2022-08-06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清朝末年,民族资本家为了逃避政府苛税和官吏的勒索,或将企业设在租借里,或“假托洋商之名”,或“船头悬挂着英国国旗,船尾悬挂着中国龙旗”。这反映了(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春天的到来
B.封建主义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阻力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全面萎缩
D.列强支持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022-08-05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之前,人类使用的动力主要是自然力,如畜力、风力、水力。工业革命动力的革新,加快了工业化的步伐。……第二次工业革命动力有了更高效便捷的能源作为动力,它给人类文明带来的深刻影响是l8世纪的动力革新所望尘莫及的。

——高中历史教科书岳麓版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二   1619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年代1520160016701700175018011851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5.258.2513.517.021.027.551.0

材料三   在此期间,城镇人口由1843年的2070万人,至1893年增至2350万人。从占总人口的5.1%上升为6.6%。至1949年增至5766万人,从占总人口的5.1%上升至10.6%。……从“五口通商”始,至甲午战争前,全国通商口岸34个。这些口岸一般是被迫开放的……中国各地工厂有外资工厂官办和官商合办工厂、民族资本主义工厂三大类。

——皮明庥《洋务运动与中国城市化城市近代化》

材料四   我国城镇人口数的变化表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两次工业革命期间人类使用的动力方面各有哪些革新?
(2)据材料二反映什么现象?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对比材料二、三归纳中国近代城市化的特点。
(4)结合所学分析材料四图表中E-F阶段我国城镇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是什么?
2022-08-05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发展的根本问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朝代粮食亩产水平(市斤)人均粮食占有量(市斤)全国耕地面积(亿市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所占比重
总面积北方南方
春秋
战国
91(全国)614.82.394%
秦汉117(全国)1048.355.7294%
魏晋南北朝122(北方粟、麦)
215(南方稻谷)
1167.73.851.9251.92590%
隋唐124(北方粟、麦)
328(南方稻谷)
1450.926.43.213.2190%

——卜风贤《传统农业时代的灾荒风险和粮食安全》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资本帝国主义挟其大量余资,与新式机械,在通商口岸渲染了些资本主义的色彩。……迨欧战爆发,列强无暇东顾,因此中国幼稚的民族工业,乘机抬头,使中国渲染了很浓的资本主义化的色彩。……于是农村中的劳动力,初则剩余的劳动者都涌到城市里去了,继则农村中的青年劳动力,即是生产的中坚份子羡慕着都市的繁荣,投身工业的比较能够多得些工资,也都向都市中乱涌,向资本家出卖其劳动力,终则以农村衰落,而建筑于农村上的工业,日形没落……因此,从农村涌到都市的劳动者,都成了可怜的失业之群。所以农村劳动力胡乱的拥进都市,一方面,使农村中失却生产的中坚份子——青年劳动力,而另一方面产生了大批的失业之群,这当然是人口变动的变态。

——金轮海《中国农村经济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到隋唐时期中国农业的发展趋势及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农村人口迁移的原因和影响。
2022-07-22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大练习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