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19世纪七八十年代,清政府向美国、欧洲分批派遣总计二百余名留学生,他们学成归国后,主要投身于军事工业和近代海陆军,成为海军、船舶制造等领域的骨干力量。这表明洋务运动(     
A.废除了科举制度B.加强了国防建设
C.发展了民用工业D.实现了富国强兵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1919年,中国兴业烟草公司刊登了一则歌曲形式的创意广告,内容为:近年来,烟厂多,兴业烟真正是国货……利权挽,兴实业。这说明当时(     
A.社会文化生活丰富多彩B.私人资本引领经济发展
C.实业救国成为主流思潮D.民族企业注重营销策略
3 . 1878年,李鸿章委派商人唐廷枢,筹资从国外购买设备,聘请外国技术人员开办了开平煤矿。产煤质优价廉,逐步代替洋煤在天津市场的地位。据此可知,开平煤矿(     
A.属于近代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B.不利于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
C.一定程度抵制外来的经济侵略D.标志着晚清放弃了抑商政策
4 . 下列与如表企业乙的标准最相符合的是(     
企业老板是否与市场联系
外国资本家
封建地主
民族资本家

A.开平矿务局B.南海继昌隆缫丝厂C.发昌机器厂D.江南制造总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钱理群在《1948:天地玄黄》中记载了民国某杂志刊登的一则小品:“法币满地,深可没胫,行人往来践踏,绝无俯身拾之者,谓之‘路不拾遗’。”小品所反映的情景导致(       
A.官僚资本彻底崩溃B.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C.民族资本迅速发展D.民族工业陷入困境
6 . 下表是1912-1915年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变化表。影响该变化的因素除第一次世界大战外,还包括
年份1912191319141915
工厂数(家)4646122

A.自然经济最终解体B.洋务运动的抵制
C.提倡国货运动的推动D.新文化运动的直接冲击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时期,茗茶倍出。如安徽庐州府霍山茶,“茶生最多,品亦振”;云南普洱茶,雍正时名扬全国……而在清代,茶叶成为中西贸易之重,“粤东岁运,番舶通之北夷”。此外,茶叶种植区域逐渐推广,除安徽、云南、广东外,江苏、浙江、湖南、湖北、四川、福建等都有专业种植区。如福建崇武县武夷地区,只有数百家居民,但“皆以种茶为业,岁产数十万斤”。

——摘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茶产业的特点。

材料二  1866年,左宗棠奏称:“闽省产茶,多在荒僻之区,日久采植,菁华势必日歇。而行销又以外洋商贩为大宗,每年春间,新茶初到,省垣洋商昂价收买,以广招徕。……故闽茶专恃洋商,而洋商不恃闽茶。”1880年,福州的茶叶出口达到顶峰,此后呈下跌之势。1889年邵武等地的春茶因质量低劣无法销售,被迫降价35.3%。“茶商亏本之由,洋商压价之故,使因茶庄过多,每思侥幸朦混,制造粗率,烟熏水湿,气味不佳,兼以劣茶搀。”

——摘编自熊昌锟《近代福州的茶叶出口与外国银元的流入》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福州茶市出现困境的原因。
8 . 1936年,国民政府棉纱进口下降至1928年的38%,棉布进口下降至20%,麦粉进口下降至15%。同年钢铁机器进口各约增加20%。下列选项与材料所述现象相关的是
A.北洋军阀政府的倡导B.辛亥革命的促进
C.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D.一战爆发的影响
9 .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中国经营的外国轮船公司因为洋务运动的兴起,生意大受影响,中国海关进口的洋布等商品数量也大大减少。这说明洋务运动
A.吸引了私人资本投向近代民用工业B.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使中国走上了富强道路D.对列强的经济侵略有一定的抵制作用
10 . 19世纪末,以福州为中心的机坊术约500家,散布在福州市内及附近各村。他们接受布庄行的委托而织制,庄行将原料棉纱分送给各机场织制,制成的布再由染场收回,贴上本庄招牌出卖。这说明
A.农村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动B.福建农村近代工业占主导
C.通商口岸带动周边地区发展D.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深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