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近代以来的企业家们在中国企业史上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永久的魅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13年张謇任农商总长,先后主持颁布了《公司条例》《公司保息条例》《公司注册规则》等一系列经济法规。他提出:“为今之计,唯有确定中央银行,以为金融基础,又立地方银行,以为之辅;厉行银行条例,保持民业银行、钱庄、票号之信用;改定币制。增加通货。”张謇在创办实业的过程中,倍感人才的匮乏,发出“临事需人而悔储才之迟”的感叹,所以他提出“父教育而母实业”,“窃维环球大通,皆以经营国民生计为强国之根本。要其根本之根本在教育”。“今日最亟之教育,即救亡图强之教育也”。

——雷巧玲、任培秦、韦林珍著《中国经济现代化史论》

材料二1998—2002年私营、国有和外资工业企业的工业产值比较表

年份私营企业国有企业外资企业
数值(亿元)比重(%)数值(亿元)比重(%)数值(亿元)比重(%)
199820833.903362162.901775033.21
199932455.623557161.571895432.81
200055207.944055458.322346533.74
2001876111.184240854.102722134.73
20021295114.304517949.873245935.83

——摘编自陈勇勤《中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张謇有关经济方面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1998—2002年三种类型工业企业的工业产值变化趋势,说明形成的原因?

2017-07-14更新 | 60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经济全球化既是过去历史发展呈现的一种趋势,更是未来世界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你如何理解材料一的观点?
材料二:一些学者认为世界经济全球化,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①萌芽阶段(16C—18C);②发展阶段(19C初—19C中期);③进一步发展阶段(19C晚期—20C初);④困境阶段(一战后——二战中);⑤制度化阶段(二战后期——20C80年代);⑥迅速发展阶段(20C90年代以来)。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以来,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材料三: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以苏联和美国为代表的不同经济模式使世界市场处于分裂状态。期间,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采取了新经济政策,……但对列宁来说,这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 “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罗斯福则变化了企业与政府关系,有人这样形容:新政之前,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新政以来,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
(3)指出新经济政策意味着“后退一步”的内涵?结合新政有关工业方面的史实说明“新政以来,政府是二老板。”
(4)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积极融入全球化进程。为应对全球化迅速推进的趋势,采取了哪些重大内外举措?联系材料三,指出中国入世并在区域经济组织中发挥重要作用体现了世界市场的发展有何新的特点?
2019-01-30更新 | 2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年浙江杭州市及周边地区高一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3 . 从专制到民主,人治到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主要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政治制度示意图

材料二: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

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这是一个大政策,一个能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政策,建议同志们认真加以考虑和研究。

(1)材料一反映了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哪些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的意义。

(2)材料二出自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文件,写出该文件的名称。用一句话概括该文件的重要历史地位。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此后中国在方针政策方面有什么重大调整?

4 . 读“全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抽样统计曲线图”,从图上看出,全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抽样份数:18529户)从l978年到1982年呈现上升趋势,出现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①农村逐步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
③走农业合作化道路
④实行政企分开的政策
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53年,党中央强调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和个体私有制,要使社会主义的公有制成为国家和社会的唯一经济基础。党的八大前后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和“可以消灭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的新思路。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中国(     
A.自主地选择发展道路的尝试B.经济建设指导思想尚未成熟
C.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发生变化D.原有经济体制弊端逐渐显现
6 . 下表反映了我国1961至1962年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产值之间的比例关系,表中数据的变化趋势主要反映了( )
年份国民经济经比例(%)
农业轻工业重工业
196021.826.152.1
196233.330.336.3

A.新中国已经建成工业化国家B.工业化建设严重受阻
C.农业发展最为迅速D.国民经济比例关系趋于合理
7 . 下图是我国改革开放后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变化情况。对其变化有影响的会议是
A.中共十一届三全会B.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三大D.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8 . 如图是西方学者绘制的中国、欧洲、美国、印度四个国家(地区)某一数据发展趋势图,根据图中的数据及其变化,判断以下哪项对应是正确的
A.美国的海关关税税率B.印度经济年均增长率
C.中国GDP占世界比重D.欧洲各国平均失业率
2020-01-09更新 | 1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高三12月仿真模拟考历史试题
10 . 表中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表(单位:万个)
年份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饮、服务业
198229.2874.925.389.5817.01
198823.28773.5295.58372.55623.23

表中的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
A.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B.城乡一体化逐步实现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D.工业结构趋于合理
2018-06-09更新 | 7822次组卷 | 9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