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 . 商业广告是促销的重要手段。据史料记载: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广告起始于鸦片战争后,民国初年得到显著发展,1953年后消失,1978年末又重新出现。材料中广告业消失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三大改造,政府取缔
B.产品质优,供不应求
C.经济困难,物资匮乏
D.计划经济,无须广告

2 . 【加试题】建筑艺术与政治、文化、艺术等上层建筑密切关联,同时又与生产力、科学技术及经济发展水平有直接关系。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59年,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的日子里,北京建成了人民大会堂、中国历史博物馆、民族文化宫、钓鱼台国宾馆等“十大建筑”。

当时还曾规划了国家大剧院的建设,并由清华大学建筑系完成了设计,周恩来也明确批示地址“在天安门以西为好”,最后因财政原因没有实施。五十年后的北京,又有一批重要的公共建筑物落成,它们是国家大剧院(“蛋壳”)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中央电视台新楼(“大裤衩”)等。

材料二

五十年前北京十大建筑的设计在国家领导人督导下进行:专家汇报,上级审查,领导发话,很快定案。如当时有人提出过类似欧美现代风格的方案,但未被接受,也未引起大的争论。五十年后的今天,北京的这些重要建筑都引发激烈争议。如国家大剧院经过四轮国际设计竞赛才于1999年定下采用法国建筑师安德鲁主持设计的方案,但开工不久,四十九位院士和一百零八位建筑师上书反对,以至于停工,历经磨难,才于2007年9月落成。

(1)建筑的变化是社会发展的见证。上述四幅图体现了两种不同的特征,一种是庄严与厚重,它们是           (请填写图号).一种是新颖与奇特,它们是           (请填写图号)。

(2)建筑文化的变化是社会大变革的产物。概括指出五十年间中国社会出现了哪些“大变革”?请依据材料中的相关事实支持你的观点。

(3)国家大剧院、“鸟巢”和央视新楼的主要设计者均为外国建筑设计师。一位作者在《北京青年报》上发表批评文章,认为这是“文化殖民主义”,要警惕外国建筑师“将自己的价值与文化观念强加于我们”。对这一批评观点,你持什么看法?请从民族性视角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2018-09-26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三历史周末自测卷五

3 . 近代以来的企业家们在中国企业史上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永久的魅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13年张謇任农商总长,先后主持颁布了《公司条例》《公司保息条例》《公司注册规则》等一系列经济法规。他提出:“为今之计,唯有确定中央银行,以为金融基础,又立地方银行,以为之辅;厉行银行条例,保持民业银行、钱庄、票号之信用;改定币制。增加通货。”张謇在创办实业的过程中,倍感人才的匮乏,发出“临事需人而悔储才之迟”的感叹,所以他提出“父教育而母实业”,“窃维环球大通,皆以经营国民生计为强国之根本。要其根本之根本在教育”。“今日最亟之教育,即救亡图强之教育也”。

——雷巧玲、任培秦、韦林珍著《中国经济现代化史论》

材料二1998—2002年私营、国有和外资工业企业的工业产值比较表

年份私营企业国有企业外资企业
数值(亿元)比重(%)数值(亿元)比重(%)数值(亿元)比重(%)
199820833.903362162.901775033.21
199932455.623557161.571895432.81
200055207.944055458.322346533.74
2001876111.184240854.102722134.73
20021295114.304517949.873245935.83

——摘编自陈勇勤《中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张謇有关经济方面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1998—2002年三种类型工业企业的工业产值变化趋势,说明形成的原因?

2017-07-14更新 | 60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