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6 道试题
1 . 1949年11月,中国科学院成立,其主要任务是:有计划地利用近现代科学成就以服务于工业、农业和国防的建设,组织并指导全国的科学研究,以提高中国的科学研究水平。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A.开始实施“科教兴国”战略B.将科学技术视为重要生产力
C.以科学技术服务全面社会主义建设D.将发展科学技术作为国家中心工作
2024-01-20更新 | 519次组卷 | 10卷引用:江西省宜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创新部)历史试题
2 .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乡村都市化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农民不离本土,变农村为微小城市或准城市,其趋向则是连成规模,成为正式都市或者成为某个城市的部分。这里居民生活的条件、方式已与多数城市居民相同,其物质消费可以用超前、丰裕来形容。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农民增收B.乡镇企业的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带动劳动力转移D.土地流转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3 . 在1979-2019年的40年间,中国的GDP年均增长达到9.4%,远超世界2.9%的平均增速,GDP占世界比重也从1.8%提高至16%左右。2019年中国的经济规模是1978年的296倍,同时,对外贸易年均增长率也达到了10.91%。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B.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完善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D.中国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大潮
4 . 碑坡村位于山东省莱州市市东,处于城乡交界之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改革开放前后碑坡村村落公共空间的变化情况

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

大队部(现村委会所在地)是村庄内的主要正式公共空间,是农民年终领取劳动报酬,村里组织村干部学习、民兵训练及放映电影的主要场所。

田间地头是该村最主要的非正式公共空间,农民在这里被分派劳动任务、品评劳动质量、交换村庄内外信息。田间地头兼有生产和休闲的双重功能,同时不可避免的有着行政权力的参与。

村委会所在地不再是人们分取年终报酬的地方。改革初期,村委会前的空场是村民主要的娱乐场地——观看电影、电视等,行政权力的作用更加体现在其隐性指导上。

街头逐渐取代田间地头的位置,成为改革初期农民主要的非正式公共空间。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人们开始将一部分原来参与公共生活的时间用于看电视这种相对私人化的生活。20世纪末21世纪初,市政府在村周围修建了公路和公园,到公园散步、跳舞、健身成为了村民晚间主要的业余生活。

——摘编自鞠忠美《村落公共空间的变化与乡村文化建设》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改革开放前后碑坡村村落公共空间变化”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并予以阐释。(要求:至少概括出两条历史信息,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3-05-21更新 | 374次组卷 | 8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3-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江西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78年9月安徽省委针对特大旱灾,决定采取“借地度荒”,规定凡集体无法耕种的土地,可以借给农民种麦种菜,鼓励多开荒和利用“四旁”(村旁、宅旁、路旁、水旁)空闲地,谁种谁收。这一举措(     
A.抑制基层政府生产自救的积极性B.为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提供契机
C.改变了当地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D.打破农村集体所有制的主体地位
6 . 20世纪80年代中期,天津市12个工业企业实行改革,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企业对上级主管部门进行经济承包;企业实行“包”“保”相结合的经济责任制;企业内部针对薄弱环节、关键工序进行单项经济承包,主要有产量承包及新产品开发承包和成本降低承包。这些做法(     
A.缩小了城乡经济差距B.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主旨是增强企业活力D.率先确立了现代企业制度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02020年中、美、日三国GDP折线图


——据各国统计部门/世界银行/联合国统计司


根据材料,任选一或两个国家,结合二战以来经济发展情况,拟定一个论题,展开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8 . 1979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实施后,中国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进一步提升,唯有农田机械作业量随着农业机械拥有量的增加呈现出下降趋势。对这一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A.农业经营规模的缩小B.农业机械使用成本高
C.农民生产积极性下降D.机械化不适合于农村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时间的“值百抽五”低税率,刺激了外商纷纷来华牟利,国家经济门户洞开,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就连外国驻华公使阿礼国也不禁感叹说:“哪有国家像中国这样低的外贸税率呢?”中国关税完全失去了保护民族经济、促进国内工农业发展的作用。

——姚海琳编著《中国海关史话》

材料二   1951年新中国第一部进出口税则税率结构(部分)

类别税率主要商品
必需品免税农作物种子、金属矿砂、棉花、报纸杂志、书籍、有革命意义的印刷品、金银、科学仪器等
5农药、铜、飞机、航空器、机车等
12.5橡胶、加工出口抽纱原料、纸浆、纺织机械等
20磷、羊毛、工业用电冰箱、部分药品、铁皮等
需用品25小麦、缝纫机、部分化工原料等
40汽油、硫酸、塑料原料、印刷品、纸张等
非必需品50豆类、咖啡、纺织原料、收音机等
80水果、肉类、食用油、塑料制成品
100茶、饮料、海产品、煤、蚕丝等
奢侈品120山货、调味品、毛皮、化妆品等
200烟、酒、迷信品等

——摘编自杨圣明主编《中国关税制度改革》

材料三   中国平均关税税率水平变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低关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税率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92年后我国调低关税税率的原因。
2023-03-07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23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10 . 1953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指示:一切部门都要坚决削减那些可以削减的,可以推迟的,或可办可不办的事业拨款;有计划地坚决地精减冗员,节约支出;动员党政军民特别是农民注意节约粮食。这一指示(     
A.增强了中央治理经济腐败的能力B.不利于改善农村地区生活水平
C.为抗美援朝提供了财力物力支持D.有利于筹集工业化建设的资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