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波峰、波谷反映一个周期内经济增长的最大值、最小值,一般为正值、负值。落差是一个周期内波峰与波谷的差值,反映一个周期内经济增长的幅度,通过综合比较不同时间段内经济周期的波峰、波谷、落差可以明显看出经济波动的剧烈与平缓状况。总的来说,二战结束以来,美国经济周期的波动比以前更加温和,有的学者称之为“被烫过了的曲线”(如图3)。



1886- -2002 年美国GDP增长率波动

——摘编自【英】麦迪森《世界经济二百年回顾》等

材料二   19281937年,苏联经济发展速度年递增16%;19171940年,国民收入增长了814%,年均增长率高达9.6%,而同期美国GNP只增长了68%,年均增长率只为2.3%。19811985年苏联的国民收入、工业产值、农业产值、投资额、社会劳动生产率分别为3.2%、3.6%、1.0%、3.7%、2.7%,19861990年分别为1.8%、2.6%、0.5%、0.3%、2.0%,1990年分别为-4%、-1.2%、-2.3%、-19%、-3%。

——摘编自杨荣、季正矩《经济建设的成败与苏联的兴衰》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使1917—1940年苏美两国经济均出现增长的相似因素,并对二战以来美国经济周期波动为“被烫过了的曲线”进行解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81—1990年苏联经济发展的态势及其原因。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周朝 至汉代,统治者都曾大兴“常平仓”。隋朝后,官方“社仓”带有强制性。隋文帝下诏各州百姓及军人“输粟储仓”,如当地出现饥饿贫困者,以社仓赈济百姓。宋代设


“常平仓”“惠民仓”“广惠仓”等,有济贫、恤孤之用。明朝规定,各州县必须立东、南、西、北四仓,每年储米粮,储备满两年的量,仓由“笃农”专人掌管,民户出谷多者,可免征税两
年或补授官衔。清朝时也有社仓、施粥厂等做法。汉文帝时期“赐天下孤寡布帛絮”,南朝时期“孤老鳏寡不能自存者,咸加振恤”,宋朝曾“诏募民修农田水利”,清代地方常举办义学、施医局、埋葬厂等,进行社会救济。

——据郭亚雄《中国古代社会保障思想及其行为探究》

材料二   二战后,欧洲发达国家经济发 展迅速,在创造巨大财富基础上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以保障国民即使遭遇年老、疾病和失业等困境时,仍能过上温饱无忧、不失


尊严的生活。这种重视社会平衡发展的欧洲模式被称为“福利国家”模式。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洲发达国家发展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难,经济增长乏力给其福利制度带来很大压力和考验。该时期,失业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摘编自唐虹《欧洲福利国家的困境与改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代西方“福利国家”面临的困境。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应遵循的原则。
2023-02-13更新 | 135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劳动关系与时代发展】

材料一   英国1799~1800年颁布的《劳工结社禁止法》和法国1791年的《夏勃里埃法》是禁止工人结社、罢工的代表。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工会代表劳工与雇主谈判的方式开始在部分国家部分企业出现,并逐渐成为影响劳资关系的足够强势的力量。1871年,英国颁布了世界上第部工会法。针对大萧条,罗斯福政府颁布了《产业复兴法》,1935年通过的《国家劳动关系法》进一步确认了工会的权利。工会活动受到战争的影响进入低潮,工会、雇主和雇主协会反复不断地冲突、协调与和解,力量越发地步入均衡的格局。

——摘编自蒋文振《浅论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劳动关系的历史演变》

材料二   二战后,劳资之间大规模的激烈对抗冲突大为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日常的、规范的、有组织的行为,如劳资协议制度、集体谈判制度、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等。1999年,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的安南在瑞士达沃斯召开的世界经济论坛上提出了企业界的“全球契约”,全球契约的目的是通过集体行动的力量,推动企业负责任的公民意识,从而使企业界参与应对全球化的各项挑战。目前,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加入全球契约。

——摘编自王晶《西方国家劳动关系调整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至二战前西方劳动关系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后劳动关系发展的原因。
2022-11-13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510月,美国陆军五星上将麦克阿瑟领导的盟军最高司令官总司令部,对战后的日本进行了多方面、全方位的改革,用来根除军国主义,惩罚战犯,保证民主,建立和平政府。首先迫使天皇发布《人间宣言》,否定天皇的神权。确立立法,司法和行政的三权分立,取消贵族院,指定国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根除军部影响,彻底实行文官领政;下令禁止或拆除一切有关神道教的宣传品、标志物、纪念碑和节日,以铲除军国主义的思想根源;推动经济民主化,解体巨型财团势力,进行土地改革,解体了地主土地所有制;制定并颁布了《劳动基准法》等旨在保护劳动者权利、奖励和促生工会组织的法律法案;颁布新的选举法案,赋予妇女选举权与被选举权;颁布《学校教育法》,撤出所有战前及战时使用的军国主义教材。这些措施为日本20世纪5070年代的经济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摘编自《麦克阿瑟与战后的日本》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麦克阿瑟对日本进行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麦克阿瑟在日本进行改革的影响。
2023-05-26更新 | 90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阳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列宁认为,单靠热情是建不成社会主义的,他说:“在一个经济遭到破坏的国家里,第一个任务就是拯救劳动者。”并于19171029日(俄历)发布《关于八小时工作制》的法令,19193月发布《劳动保护和社会保证纲领》等法令。在《伟大的创举中》指出:“公共食堂、托儿所和幼儿园……正是这些平凡的设施,在实际上能够解放妇女,减少和消除她们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上同男子的不平等。”

——摘编自房管顺《列宁论社会主义社会福利》

材料二   1945年,工党在选举中获胜,提出以最快速度实施一个建房计划,直到每一个家庭都有高水平的住房;建立为所有人的保险法,保证将人们遭遇困难时的痛苦减低到最小程度等。1948年,首相艾德礼向全国宣布:“四项立法——国民保险法、工业伤害法、国民补助法、国民医疗保健法明天将开始生效。”如《国民保险法》的覆盖面不只包括特定的职业和收入群体,而是覆盖了全体国民,保险计划由国家具体执行并承担责任。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社会保险在制度上,有的形成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分权关系,有的出现不同行业之间的制度差别,英国将这些项目都置于一个统一的制度之中。

——摘编自杨吉磊《论战后英国的福利制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列宁发布社会福利法令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后英国社会福利制度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如果从莱布尼茨1700年创立的普鲁士科学院算起,德国科研建制走了300多年的不平坦之路。差不多每隔100年,德国的科研体制都会发生根本性变革。1810年柏林大学的建立,1887年帝国物理技术研究所的成立,1900年前后高等工学院升格为大学并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以及20世纪末以来开展的“卓越战略”计划等,都是标志性的事件。18711914年,德国在短短的40多年时间里,建立了一个分工明确的科研创新体制。此外,德国科学家和具有忧患意识的科学政策制定者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

——摘编自方在庆《持续不间断地推进科研体制创新》

材料二   日本经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迅速发展,与其适应时代发展、与时俱进地调整科技发展与创新战略密不可分。“日本是继美国后,第二个在国家层面推进科技政策成为一门科学的国家"。二战后的日本在“重经济、轻军备”的政策指导下,通过长期引进、利用、优化和发展其他发达国家已有的先进技术,实现了技术产业化。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日本文部省、通商产业省、科学技术厅等政府职能机构为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陆续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具有改革色彩的方针政策,走出了一条具有日本特色的科技发展路线:以民用科技为主,实现其与高新技术、军用科技的转化,引进、优化先进技术以进行集成性创新。

——摘编自夏婷《日本科技创新政策学发展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成为科技强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德国与日本科技发展的共性,说明日本科技发展的影响。
2023-08-29更新 | 235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南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80年代,德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1935年,美国颁布《社会保障法》,标志着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最终确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率先构建了包括家庭津贴、养老、疾病、失业、伤残和死亡等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实现了全民覆盖,大大推动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此后,瑞典、挪威、芬兰、丹麦等北欧国家以及法国、德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都建成了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全民就业、社会保障和服务等方面的内容,它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高度时产生的社会和经济制度。但是,过度的社会保障,加大了国家财政支出的负担,容易助长懒惰行为,使得整个社会缺乏工作动力,效率低下。

   ——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等

材料二   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开始向近代转型,在这个过程中国家赈济制度已经衰落,传统的家庭救济模式也无法适应新的社会结构变化。中国近代社会立法工作在民国北京政府时期已经略见成效,例如1915年仿照欧美《济贫法》制定的《游民习艺所章程》。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社会福利立法,则以1943年《社会救济法》为其典型,将社会上极度贫困的弱势群体与受灾民众作为优先照顾的对象。由于近代中国复杂的社会环境,社会福利立法产生的实际效果非常有限。

——摘编自聂鑫《近代中国社会立法与福利国家的建构》等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政务院颁布了《劳动保险条例》,这是新中国第一部劳动保险法规,至1957年,“初步建成了以国家责任为主体,覆盖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生活方方面面的福利制度”。改革开放后,以城乡统筹为特征的社会福利制度取得了极大的进展。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社会福利制度从城乡分割到城乡全覆盖,努力实现对全体社会成员的福利保障。

——摘编自胡晓义《当代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现代欧美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及其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现代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不同之处,并说明造成不同的主要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近现代中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经验。
2023-03-05更新 | 1019次组卷 | 7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晚清关税成为清廷的重要财源。鸦片战争前,粤海关每年税收约白银100万两。1864年,海关各项税收达787万余两;1871年达1120余万两。从1860年起,清廷为支付英法等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勒索的赔款,以海关税收总额的五分之一按季摊付。关税成为清廷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重要经费来源,各省舰船的购进,海防设施的设置,均依赖海关税款。此外,晚清关税还在各方面被列强掣肘,如税务司要职一般都由外籍人员担任,总理衙门支付税务司年薪银6000两;总税务司本人年薪高达银12000两,而海关的中国差役,年薪仅银72两。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1825年英国经济危机期间,大量工业制成品以破产价格涌向美国市场。刚刚起步的美国工业,坚决要求政府采取措施抵制进口。应税商品的平均关税高达49%,即便把免税商品加在一起,平均税率也在45%以上。1837年美国出现经济危机,1843年生铁的关税为35.7%。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颁布“1921年紧急关税法”,在提高关税的同时还制定了有关反倾销的规定,对价格便宜的进口商品,制造额外障碍。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形势变化后,美国通过高关税限制进口来繁荣美国经济。高关税导致出口锐减。这不但伤害了美国的外贸和经济,也带来了一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在这种情况下,1934年互惠贸易协定法应运而生,在签订双边协定时,可以在50%的幅度以内降低关税。

——摘编自李育良、修月祯《美国关税及贸易政策点评》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关税和美国关税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美关税自主权不同的原因以及对我国现在对外贸易的启示。
2022-03-02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昌英杰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收心检测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7年,黄炎培、张謇等发起成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职教社于1918年在上海创办了中国第一所正规的全日制职业学校——中华职业学校。该校《设立之旨趣》曰:“鉴于我国今日教育之弊病在为学不足以致用,而学生之积习尤在鄙视劳动而不屑为,致毕业于学校而失业于社会者比比。根本解决,惟有提倡职业教育,以沟通教育与职业。……故特设此职业学校。”该校之办学主旨在于“一方面在使无力升学之学生得受适切之教育,以为职业之预备;一方面在辅助各种实业,以增进其生产能力。”……据统计,仅1929年这一年,中华职业教育社人员就组织进行了各种职业谈话1521人次。与此同时,职教社还与南京、重庆等地青年会联合设立职业指导所,在当地展开了大量的职业指导活动。

——摘编自吴国荣《中华职业教育社与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发展》

材料二       在罗斯福新政期间,多个救济机构中都有涉及职业培训,并在联邦资金上给予支持,通过开展职业培训,帮助失业者更好更快地获得工作,有尊严体面地拿到薪水。国会也看到了职业教育在保障社会就业和社会稳定方面所具有的经济优势,因此对《乔治-埃利泽法案》和《乔治-迪恩法案》的通过最终给予了认可。……在大萧条期间,这些新政救济机构开展的职业教育培训,极大的丰富和补充了学校的职业教育,这些新政救济机构开展的职业培训课程在时间更既具有灵活性,通过开设非全日制和夜校课程,保证了学员可以在业余时间参加职业再培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同时,这些职业培训课程也更加具有实践性和针对性,学校内的职业课程偏向理论和学术型课程,受学校场地和设施所限,实践性的训练较弱。

——摘编自李纯童《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美两国当时发展职业教育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美国大萧条时期与中国近代的职业教育发展的不同特点。
(3)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中国近代职业教育发展情况。
2022-07-18更新 | 138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桂林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石油与世界多极化趋势。

材料一   西方石油公司控制产油国油价制定权,于19592月和19608月两次降低中东和其它地区的原油标价,使产油国遭受很大损失。为了联合起来反对国际石油垄断资本的控制和剥削,维护石油资源和民族利益,1960914日,伊拉克、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和委内瑞拉5个石油生产国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举行会议,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简称欧佩克。后来卡塔尔、印度尼西亚、利比亚、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尔及利亚、尼日利亚、加蓬、厄瓜多尔相继加入,到1986年欧佩克共拥有13个成员国。该组织成立后,多次迫使西方石油公司提高油价和石油税率,增加产油国的股权。1980年已探明该组织成员国的石油储量占世界石油储量的67%,开采量的45%,出口量的80%。

——摘编自李秀艳《世界通史》第四册

材料二   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后,欧佩克以收回原油标价权、提高油价、减产、禁运和国有化等措施开展斗争,不仅保障了产油国的合理收入,而且以石油为武器打击了以色列及其支持者,石油价格飞涨了两倍多,从而触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1973年底,经济危机首先从英国开始,席卷了美国、加拿大、西欧和日本等国。资本主义各国失业率增高,1975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失业人口达1950万,由此经济发展明显放慢,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4%,日本的工业生产下降了200%以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了8.1%;企业破产、股市行情下跌严重,如英国的股市比危机前最高点下跌了72%,超过了三十年代大危机下跌52%的幅度。这次危机表现出的“滞胀”局面,一直延续到70年代末。美国、英国和法国等西方大国纷纷寻求摆脱经济危机的办法。

——摘编自武寅《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石油输出国组织成立的历史背景及其在国际经济、政治舞台所发挥的主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70年代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其西方主要发达国家摆脱危机的举措。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